首页 -> 2008年第3期

“全民历史日”的构想与加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

作者:陈 萍




  教育部公布2008年工作要点要求“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把德育有机融入各学科教育教学中,加强中小学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教材建设。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为了更好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在这样的目标下,如果能在全国设立“全民历史日”,以及在学校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将能更好开展弘扬和培育全民的民族精神。
  
  一、“全民历史日”的设立可以有效推动国人的爱国情怀,弘扬和培育全民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强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繁荣富强的思想武器。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又给予中华民族的发展以重大影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曾经强大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使中国冲破重重阻扰,走向了繁荣强大。如今的中国正如拿破仑曾经预言的一样:“中国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她醒来的那天将让世界为之震撼!”
  不过,世界的刮目与震撼,我们的自豪与骄傲,并不能完全证明今天的“中华民族没有危险”。今天,回头再次审视警钟般的《国歌》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心头却是另有一番滋味。多年来历历在目的改革变迁,所有现象几乎无一不是与金钱崇拜息息相关,以金钱论成败成了社会的重要价值判断。
  物质文明不能取代精神文明,精神文明能够改善物质文明。物质文明完全有可能被各种各样的力量所摧毁,而精神文明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构成精神文明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有了爱国主义,人人才能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反观如今金钱的现实,缺乏精神文明的另一种社会危机,不是显而易见地摆在我们面前吗?又一次“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绝非危言耸听,夸大其词!中华民族的确需要重新树立精神文明,此时“全民历史日”的设立正是时代的需要!让人们围绕了解中国,热爱中国进行,这样可以有效推动国人的爱国情怀,才不至于使国人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现实面前迷失方向,才能让爱国主义正确引导全社会享受物质文明带来的进步。
  
  二、加强中小学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育,特别是加强历史课的教育,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全民历史日有着重要作用,将大大推动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共同基础,是 全社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不读史无以爱其国”,美国1776年宣布独立,1781年战胜英国获得正式独立,全部历史加起来还不到250年,但是自1821年波士顿建立了第一所近代意义上的学校——公立中学,历史即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入中学。随后,美国各个州相继以立法的形式规定本州中学必须开设历史课程,历史科很快得到了普及。 据统计,历史教育在美国中小学课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1991年全美教育改革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颁布,要求所有的中小学学生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五门核心课程都要合格。
  “全民历史日”的设立的目的是为弘扬爱国主义,提高民族素质,这是与学校教育息息相关,同时也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祖国再次腾飞的重任。在这方面历史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教育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思想武器。在中学历史坚持不懈地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胡锦涛同志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八荣八耻”的明确要求,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当前,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影响了可塑性很强的中学生,少数学生对祖国的命运和前途抱有怀疑,对传统教育和理论灌输有抵触情绪,那么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中学历史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三、历史学科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著名史学家、哲学家任继愈先生说:“历史课应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是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其中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任务。
  (一) 以中华民族辉煌的古代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对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一个国家的国民对本国历史的了解愈深,愈是能激发他的爱国心。”只有对祖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有深刻的了解,才能产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崇敬之情,进而产生对创造祖国灿烂而悠久的文明和现代经济政治生活文明的人民热爱尊敬之情。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在创造物质财富对人类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还创造了不朽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讲授大量丰富的史料,教育学生在祖国优秀的文化宝库中不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进而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及其对整个人类的卓越贡献,同时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确立学生对祖国的自尊、自信、自强的进取心,学习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教育学生在祖国优秀文化宝库中不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体验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及对整个人类的卓越贡献,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树立自信、自强的进取心。
  (二) 以中国曲折的近代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国人民,特别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应该知道并牢牢记住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历史,不忘国耻。我们要教育学生牢记历史,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学习他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起振兴中华人人有责、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人生理想。
  江总书记曾经指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当今爱国主义教育应突出:①加强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 ②加强改革开放的教育;③加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教育;④加强促进祖国统一事业的教育。
  (三) 以历代杰出爱国志士及其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忧国忧民、高风亮节、为了民族强盛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人物;更有现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鞠躬尽瘁,奉献一生。忧国忧民的屈原、范仲淹,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文天祥,维护国家统一的陆游,天下为公的孙中山,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正是他们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成为中华民族前进的强大推动力。这些杰出人物对人类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及他们的优秀品质、高尚道德和顽强意志,将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使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我们民族的宝贵品格。我们不仅要继承这一传统,还要发扬光大。历史课教学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历代仁人志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并自觉转化为关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前途命运的爱国热情。
  四、历史教学应激活课堂手段,从而加强爱国主义
  (一)运用语言与情感,创设氛围,声情并茂。历史教学中,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的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等,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目的。
  (二)利用历史节日,开展形式生动活泼的系列专题教育。如每年的“五四”纪念日,以《弘扬“五四 ”精神,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奋勇前进》为题进行专题历史讲座,每年的“一二九”纪念日,以《高 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精神》为题进行专题历史讲座,让广大学生参与,进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热情。
  (三)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愉快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如编演历史短剧;通过电化教学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或组织“ 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历史故事会”;组织以赞颂民族英雄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会”;组织 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主内容的“历史知识抢答竞赛会”等等,这些方式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可以起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上下五千年,爱国主义是一条粗重的红线贯穿其中,艰苦卓绝奋斗,创造灿烂文化,抵御外来侵略,推动社会进步,爱国主义是强大的精神动力。没有爱国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过去、今天和未来。在当今经济大潮中,时代更需要爱国主义。如果设立“全民历史日”将更有利于爱国主义的发扬光大,有了爱国主义中华民族才能世世代代昂首于世界民族之林!设立“全民历史日”意在培养全民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则应从学生抓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历史课教学,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全面振兴而奋斗。总之,要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的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提高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全社会进一步发扬以热爱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