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敢问不难,善问不易

作者:汪家良




  曾经的语文课堂,是以老师提出的问题为主线,以学生顺利解答这些问题为完成教学任务的标志。提问的权力在教师的手中,学生是围绕教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与思考的。如今,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把质疑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现在的课堂中学生的提问较之以往确实多了许多。可是,学生提出的问题的质量参差不齐,浅表性的问题较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较少。可见,学生善问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教师精心、科学地引导。
  
  一、质疑问难要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具有真实性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在朗读、理解、感悟的过程中,文本的内容与自身的认知、经历、情感会产生碰撞,发生矛盾,甚至会百思不得其解,这个时候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这样的问题,是学生真实的问题,学生的内心也会产生真正的学习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否则,没有一定的感知作基础,疑问便成了无源之水。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如何敏锐地发现问题,比如:在重点词句处质疑。在教学《给予树》时,紧扣课题,让学生提出问题,抓住“给予是什么意思? ”和“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这两个问题引领学生读文感悟,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从而让学生懂得关爱他人。
  在内容矛盾处质疑。《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老奶奶为什么会既焦急又耐心地等待周总理的灵车?“焦急”和“耐心”放在一起矛盾吗?《凡卡》一文中凡卡在信封上既没有写清楚爷爷收信的地址,也没有贴上邮票,这样的信爷爷是无法收到的,可他为什么还会梦见爷爷在念他写的信?
  在含义深刻处质疑。《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鲁迅说:“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学生读后会想:鲁迅的鼻子真的是碰扁的吗?为什么说四周围是黑洞洞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学生读了之后也会想:这小女孩的命运这样悲惨,为什么被冻死的她,嘴角上还带着微笑?
  在表达精彩处质疑。《养花》一文中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写得凝炼而又有韵味,学生读来琅琅上口。读着读着,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忧’和‘泪’也成了养花的乐趣?”
  在情感复杂处质疑。《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作者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战友被熊熊烈火包围,心里既担心又难受,感情相当复杂,学生读到此处内心也波澜起伏,不禁会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不敢朝邱少云那儿看?又为什么忍不住不看?……
  学生在对学习内容感知的过程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认知基础和情感阅历,提出真实的、有学习价值的问题,是个体学习的出发点。教师在课堂上把握好这些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引领学生披文以入,细细品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质疑问难要紧扣教学目标,具有方向性
  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有深度。有的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多而散,教师疲于应付,一节课下来不知干了什么,真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甚至美其名曰“自由教学风格”。殊不知,这是目标失落的重症。不管是什么课,也不管是哪个教学环节,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严谨灵活的、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的引领,学习活动的随意性太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向不明,学习的效益是不会高的。
  课堂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语文基础的学习是灵与肉的交融,切不可人为的分割,两者的侧重点在哪,要根据文本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来确定。现在,有的语文课堂中,老师缩手缩脚,错误地理解“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造成学生说什么都行,提什么问题都可以。这样的提问答问不仅无益于活跃思维、解决教学问题,反而会使课堂结构松散,学生注意力分散,甚至于只是让课堂添些混乱而已。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势必造成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局面。因此,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鼓励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时,要牢牢切住教学目标这根脉搏,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纬度中,科学合理地提出有价值问题。如《草船借箭》一课,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文章的最后一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这句话中的“神机妙算”就是文章的中心词。学生质疑问难时就引导学生抓住“神机妙算”这中心词做文章:(1)诸葛亮敢用草船借箭,他首先神机妙算到了什么?(2)为保证借箭成功,他还算到了什么?(3)从“神机妙算”中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人?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这样既抓住课文的教学目标,又为学生的质疑问难把握了方向。
  
  三、质疑问难要紧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具有针对性
  “学习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应该追求学生能提出“大疑”,促进学生“大进”。“大疑”在哪儿?在文本的重难点处。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知识结构得以更新,收获自然就颇丰。
  学生的好奇心是儿童心理的特征,因为好奇,他们会产生许多问题,甚至是异想天开的问题,这是他们心理品质的宝贵之处。然而,这个层面上提出的问题,感性的因素会多一些,比如教学《找骆驼》,学生提出的问题:谁找骆驼?怎样找的?找到了没有?这些问题学生凭借着知觉就能提出,学生读了文本后也很容易解决。如果我们的教学只是到达这一步,学生的感悟与思维是比较浅表的。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文本,学生在不断的品悟中或许就能提出“为什么照老人的提示,商人就找到了骆驼了呢?”“为什么老人有这个本事?”等比较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学习的重难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学生将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又如 《田忌赛马》一文中,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第一场齐威王胜了,第二场田忌在孙膑的指导下,赢了齐威王。很多课堂中教师都在引导学生利用教具排列比赛的出场顺序,课堂上也是热热闹闹的。这个时候如果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田忌能在第二场比赛中能获胜?”,带着这个问题在深入地研读课文,抓住三个要素:(1)孙膑观察仔细:“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2)孙膑胸有成竹;(3)齐威王得意洋洋的夸耀自己的马,讥讽田忌,态度轻蔑。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综合地解读领悟,从而懂得遇事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以及骄兵必败的道理。
  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思维最活跃,知识结构更新最快,无疑也是“大进”的时候。
  
  四、质疑问难需要及时地梳理、反馈,具有发展性
  如果说仅仅把质疑问难只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只作为体现新课标理念的一种手段,为了质疑而质疑,显然是不够全面的。现在的课堂中,教师往往都安排了学生自由质疑的环节,但也往往是学生的问题提完了,这个环节也就过去了。学生的参与状态较好,但其生成状态并没有得到发展。因此,在学生质疑问难时,教师或自己或组织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综合,并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去解决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