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课后延伸”语文教学 有效发挥学生个性

作者:陈锦如




  “课后延伸”是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往往指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地留作业,使知识得以进一步拓展,能力得以进一步培养。可是长期以来,老师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常常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原本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应该完成的,由于课堂教学中不厌其烦的问,收效甚微的讲,占去了学生自读自练的时间,却不得不把“提高质量”寄托在课后。家庭作业如海如山,反反复复、枯燥无味,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怎样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结合起来,使知识向能力迁移,阅读向社会延伸,课内向课外延伸,笔者认为可以从培养学生善写、善读、善观、善画、善演等等的语言能力及习惯入手,从而陶冶美感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一、善写
  
  作为教师,要承认学生在智力水平、性格特点、家庭状况等方面的差异。为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就要关注个体差异,设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学习是打基础阶段,因此,在留有必要的作业外,要把一定时间留给学生,留给他们选择的余地。如:学完新字词后,我布置的作业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觉得今天学的生字哪个容易哪个难记,自己选择写几遍都可以,只要明天默写时会写即可。”另外,还可以请同学抄写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名言名句,格言古诗;提倡写日记、编童话故事;办小报;办展览;交流课外阅读书籍等。
  
  二、善读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选入教材的文章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只有加强阅读,厚积薄发,才能融汇贯通,提高语文能力。课外阅读内容可以是课堂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以指导读和开放自由读相结合。指导读是学完一篇课文利用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读另外几篇文章。因此,指导学生有选择、多方式、高质量地阅读和使用书籍,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学生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譬如,语文教材收入许多名家名著的片段、章节,在教学时,我就可以有意识的向学生推荐这些名著。教学《草船借箭》和《赤壁之战》时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教学《景阳冈》时就向学生推荐《水浒传》等等。通过这样开放自由阅读内容,提倡读课堂教学内容以外的报刊、书籍。在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就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词、句、段)或主要的问题发表见解,也可以对课文内容、写法作出评价或对课文作出补充、修正……还可以充分利用汇报、演讲、朗诵、研讨开故事会等活动介绍好书、交流心得。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把理解逐步引向深入,不断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发展他们的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读中积累知识,在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在读中陶冶情操,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批判精神。 这样课内外结合起来,即丰富了学生知识领域,扩展了知识视野,又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善观
  
  新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入社会。观察活动作业就是小学儿童智慧启蒙的真正学校,是打开儿童智慧之门的金钥匙。通过观察积累材料,培养能力,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兴趣,激发求知欲。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我让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课余时间,结合课内学习内容,布置观察作业。如,学习《燕子》一课,让学生到农村的田野等地去游览。当讲到《鸟的天堂》、《秋天的雨》等课时,亲自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引导学生将课上学的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把书本上学到的观察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行有顺序、有重点、认真仔细地观察。
  
  四、善画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忠实原文,动手以直观、形象的画面再现原文或部分段落。这样做,可以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加之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色彩鲜艳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布置一些涂涂画画的作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无疑会有好效果。譬如:教学《秋天的雨》和《听听秋的声音》这两篇课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我喜欢这金色的秋天,我要用我的画笔描绘我心中的金秋,而且给自己的画取个诗意的名字,再描述画面的内容,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描述画面内容可以加进自己的想象,不局限于画面本身,让画面有动感。画好后,我们举行一次画展,看谁用手中的笔,画出自己心中最美最美的秋天。 这样的作业本身就具有了美与艺术的意味,用色彩鲜艳的画,使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并展开了联想的翅膀。 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在画展中,有的同学画了十几幅画。这样创造性的作业,不单是学生复习了课内所学的内容,而且又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表现能力。
  
  五、善演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课后作业形式多样化。表演是思想的外化,是才气的展示,是能力的发挥。让学生把在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培养的能力能淋漓尽致地表演出来,能提高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也能使欣赏的同学从中受到情感体验,获得提高和发展。在教《寻隐者不遇》古诗时,我在课上先解释清楚个别字词的含义,让学生细致地了解诗的大意,然后我就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导演了这首古诗的课本剧。我扮演诗人,叫一位学生扮演童子,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我去寻找深山里的朋友,与童子相遇,我以诗人的口吻向学生提了三个问题:“你师父干什么去了?”“他在哪儿采药了?”“你能找到他吗?”以便考查学生是否理解了诗意。一首短小精悍的古诗演变成了一个情节完整,口语化很强的故事了,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这样学习古诗灵活易懂,情趣盎然。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每个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布置一些非常规作业:或随堂练习;或课前的预习;或是学完课文,回家之后的动手动脑作业。应该说,比起常规的抄写练习,难度是较大的,可是完成的情况肯定要比想象的好许多,学生不但不把它们看成是负担,而且还会花上很多时间,把他们自己的作业完成得与众不同,独具匠心,并以作业为乐。 “课后延伸”的改革还有更为广阔的空间等着我们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只要我们心中时刻记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就一定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有效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