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利用教材 为学生作文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者:王洪军




  诗圣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确实,如果能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海洋,学生自能博闻强识,“腹有诗书气自华”,写起文章来自然会洋洋洒洒,飘逸多姿。但可惜的是,在现行的学习中,我们的中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进行大量的有效阅读,更不用说“读万卷书”了。正是由于阅读量的缺乏,学生每到作文时,常常表现为抓耳挠腮之余也无从下笔,即使勉为其难的写出作文,也由于材料的匮乏和陈旧,语言的干瘪,而陷于老生常谈,毫无新鲜感和个性可言。
  写作是中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大到升学考试,小到阶段性测验,写作文是语文试卷中必考的一个内容。既然如此,作为语文教师,帮助学生突破阅读瓶颈,使学生在考场上短时间内能够点击到适合自己所构思文章的材料,写出一篇文通句顺、立意深刻的作文来,就成了必须要做的工作。
  那麽,应如何去做呢?我们不妨引导学生“返璞归真”,归向教材。
  语文教材中所节选的篇章,多以名家名篇、优秀时文为主,它既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材料,也给学生提供了精妙的写作方法。语文教材是个例子,学生学好这个例子并能举一反三的用好这个例子尤为重要。“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们语文教师应好好帮助学生成为这样的“君子”。
  
  一、顺手名言警句俗语,让文章先声夺人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名句不胜枚举,学生作文题目,题记,开头或是中间,如能恰切运用上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阅卷老师的目的,从而获得比较满意的分数。试问哪个学生默写不出几首古诗词,几句格言,几条名言俗语呢?考场作文中,学生因题而异,因情而异,随机引用,顺手拈来,增加闪光点,何乐不为?看下面这段引用非常成功文字:
  李煜也是寂寞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陆游在沈院写下“红酥手,黄滕酒……”,将寂寞定格在对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缜以阳刚之手书写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林则徐被贬伊犁,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
  当然,要让学生明白:引用时要做到准确无误,避免出现一些低级的知识性错误。
  
  二、提取文本素材,使文章“似曾相识燕归来”
  
  考场作文时,学生在扫描不到写作素材时,不妨沉下心到教材中找找,从它的“身上”提取出能为自己所用的材料,从而轻松愉快地写出符合要求的佳作。请看下面这一精彩片段:
  我打开其中一扇门,发现上面雕刻着许许多多的小字,我仔细凝视,仿佛时光在这里轮回翻转……
  “曾经的东坡从这里走过,为了以往痛苦的失意,他穿着粗衣淡定的走了过去,在荒凉的黄州‘依仗听江声’,任凭人生的失意而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 我品读着这曾经的故事,路旁的竹林也在歌唱,我要把它谱写成一曲沧桑而美丽的歌谣。
  我又走到另外一个路口,仰望另一扇门,它上面同样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西楚霸王项羽面对刘邦的追兵从这里逃走,忆起昔日的鸿门宴,不禁哀叹‘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残忍阴险的秦桧从这里步入罪恶的深渊,杀岳飞,贬忠良,他的一生必定是一个让人唾弃的一生,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我不想再读下去,抚摸眼前的这扇门,沧桑而厚重。历史本没有错,错的是他们洞开了本不应该洞开的大门,跨出了他们本不该跨出的一步!
  不要过于惊叹这位考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因为这精彩的评说大多化用我们所学过的课文内容,引用的名句也来源于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诗句。考生只是把它们作了巧妙的糅合、概括,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三、走进经典,另辟蹊径
  
  经典名著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血脉,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和故事很多是家喻户晓的。写作时我们可以回顾名著,点击久别的历史人物,重新演绎情节,反映现实生活。
  比如:1999年出现了《爱因斯坦复活之后》、《堂·诃吉德新传》等。2000年出现了《红楼选美记》、《谁是打虎英雄》、《宝玉的困惑》、《三国英雄开会》、《三个和尚新传之一:变,变,变!》、《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一类优秀作文。2001年更是出现了如《赤兔之死》、《朱贵开店》、《刘备访友》一类的优秀作文。2002年同样出现了这类佳作,如江苏的《东坡的选择》、《谏屈原书》、《昭君的选择》等。2003年出现的《普朗克的忏悔书》、《吊屈原赋》、《搬家》、《武侯自责表》等。近几年出现的此类文章更是不在少数。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在运用经典名著时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和故事,只有这样才能编出与原著人物性格和语言风格相近的新作;编写的情节要依托于经典名著,不能天马行空,瞎编乱造;写的人和事要紧扣“话题”,不能和原材料或是话题脱节。
  “你看这堵墙,似乎它连一点有趣的地方都没有。可是你凝神地看着它,就会在那里面有所发现,找到别人以前还没有注意到的东西。”(契诃夫)是的,对于学生的写作而言,教材中可供学生借鉴和汲取的俯拾皆是,它需要发现,更需要积累,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