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作者:梅爱雪




  “活动”是儿童与人们交往、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强”,蒙台梭利的这段话在一定程度上较深刻揭示了活动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大教育家杜威“三个中心论”思想体系之一就是“以活动为中心”。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可见加强数学活动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形式的较有效的方法。个人认为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一、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
  
  兴趣是学好一切的基础和重要因素。有兴趣的学习是积极的、主动的、愉快的学习,在此情况下,学生的各种智力因素如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才是最活跃、最主动的。好奇、好动又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而数学知识本身又是枯燥、抽象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符合儿童自身的特点。所以,让“活动”和“兴趣”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活动是学生、教师、教材三者之间独特的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地利用教材、挖掘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适量的调整、增删,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突出“平均分”的概念,在引入时,笔者拿了6支铅笔说:最近小黄和小江表现很好,老师要奖励他们几支铅笔。(师分别给他们4支铅笔和2支铅笔),马上有学生叫起来:不公平!
  师:那怎么分?(很多学生跃跃欲试),师指一生分。(学生把小黄的1支铅笔拿给小江。)
  师:为什么?
  生1:这样他们就一样多了,就公平了。
  生2:这样他们就平均了……
  教师很轻松、巧妙地引出了“平均分”。此举激起学生要“分铅笔”的兴趣,让他们都想当一个“公平者”。然后在小小的“分铅笔”的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平均分”,为“分数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
  
  二、创设能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
  
  改变学习方式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传统的教学是“灌输式”的,教师一味地讲,学生只能是“认真”地听,靠练习衡量效果。教师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机械地重复,直到熟练。学生掌握的是计算的技能,而不理解其算理、意义等。学生的厌学情绪也很明显。
  《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活动,它能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和空间,学生乐意做,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在学生动手中、相互合作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学生的思维。比如: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是出一道算式,师生共同解题,发现除不尽,引出有余数的除法,再练习。根据新课标提倡让学生理解性学习数学,因为儿童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主动地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可改变教材上摆花盆的活动,先让学生用8根、13根小棒摆正方形,通过让学生操作,知道能“正好摆完”或“还剩下几根”两种情况,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表象,感性地认识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再相互说说是怎么摆的,把所做与所想联系在一起,关注学生的发现。然后让学生把摆小棒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展现学生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动地去建立“余数”的概念,探究有余数除法的写法。学生写出以下几种算式:①3×4+1=13,②13÷4=3(个)多1根,③13÷4=3(个)剩1根,④13÷4=3(个)……1(根)。教师再告诉学生:在数学上,有余数除法的表示方法如④。此活动的设计,让孩子们在经历数学、体验数学中,对余数、有余数除法等概念体验深刻。
  对于“余数不能比除数大”,传统的教法是教师在练习的订正和反馈环节中直接告诉学生的,学生不是在数学模型中得出,而是机械死记。在设计本课时,让学生在继续摆小棒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如果余4的话,又可以摆一个完整的正方形。”从而理解“余数不能比除数大”。由于是以活动贯穿整节课,所以很好地体现了新的学习方式,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见解、想法、结论供给对方。教师一旦宣布“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哪个小组汇报一下?”学生们会纷纷举手发言交流。
  学生在交流、操作、反思等活动中,不仅增长着知识,而且从中也发展着解决问题、数学思考、合作交流等能力,提高着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三、创设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意识的活动
  
  根据《新课标》理念,“策略”不仅仅是“方法”,更应是发散的思维,是一种“谋略”,是对问题的多个思考角度。“解决问题”在数学中不仅指解决纯粹的数学题,亦指以非数学题形式呈现的各种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所采用的策略,在老师眼中也许有优劣之分,但对于孩子们的思考过程来说并没有,它们反映的是学生对于某一问题所持的见解和对此做出的努力,只要思考的过程合理,讲得通,老师就应予以肯定。这对于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课堂中要给予学生这一机会。在一年级上册《20以内退位减法》中,对于14-8这个问题,在教师要求学生商量讨论后,学生会出现许多种方法:
  ①从14开始一个一个地减;(利用小棒)
  ②8+6=14,14-8=6;(做减想加)
  ③把8分成4和4,14-4=10,10-4=6;(变为不退位减法)
  ④14分成10和4,10-8=2,4+2=6;(利用数的分成,变为不退位减法)
  ⑤14-10=4,10比8大2,14-8=6;(简单的推理)
  ⑥14分成10和4,8-4=4,10-4=6。
  对于方法⑥,学生虽然不知如何去解释,但这种方法却是很简便的:减数8减去被减数个位的4,表示4减8还差了4个,所以十位要减去4。这种方法亦可以迁移到二年级《10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如:58-9,9-8=1,50-1=49;65-7,7-5=2,60-2=58等。如果没有充分的讨论交流,又怎会生成如此有价值的“发现”!
  又如,三年级上册《周长》一课,教师在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后,出示各种形状的图形,要求学生利用学具,先讨论用什么方法来测量周长,再动手测量。学生反馈情况如下:①用卷尺量,围了图形一周;②用线先把三角形围一围,用手捏住终点,再用尺子量;③用尺子量四边行的每条边,然后把四条边相加……在此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体验与感知,允许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测量,体现了从多个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做真正的学习主人,得到自主发展。课堂中,能处处闪现出学生的智慧,充满学生成功的喜悦,绽放出课堂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