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走下神圣的讲台

作者:靖汝生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样,师生要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就会涉及到一个实际问题,那就是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距离如何把握?
  传统的课堂,大部分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讲完课后也在讲台上坐着。这样,师生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都大,其弊端是很明显的。首先,坐在后排的学生有可能听不清老师讲课的内容,时间长了就会不听讲课,进而厌学,上课开小差、玩耍、看闲书,要么睡觉、打闹。再者,老师总是在讲台上,后面的学生会觉得老师不公平,自己得不到关心,受到歧视,在心理上会受到伤害。现在有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前面坐的都是“好学生”,后面坐的是“差生”。所以,班主任在安排座位的时候,总是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想学习的学生总是想往前面坐,有的甚至还动用家长,找关系,把自己调到前面,班主任也很为难。
  如果说,传统的教育以学生的分数为学校生命,以教学成绩是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可以不注意面对全体学生的话,那么这种做法还可以理解。但是,面对新的课程改革,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面对这种形势,如果还这样做,就不合情理,甚至是不负责任的了。
  那么教室空间是固定的,学生又那么多,总会有学生要坐在后面。如何解决呢?
  解决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是班主任要改变传统意识和观念,经常调座位,不能总是把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排在后面;第二就是所有的任课老师要摒弃居高临下的姿态,经常走下讲台,走进学生。
  这样做,首先是学生的需要。一方面在空间上,老师走下讲台讲课时,全班学生都能听清,同时对于后排的那些“捣乱分子”或者“瞌睡分子”有很大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地维持课堂秩序,对前后排学生的学习都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在学生心理上,老师走下讲台,对后排学生来说觉得老师也在关心自己,对全班学生是平等的,于是获得心理上的平衡。而教师在讲台上,学生有问题时,那些性格内向的,学习成绩较差的一般是不会上去问的。教师能够走下讲台,主动走到他们身边,他们可能就会勇敢地提出他们的疑问。如果教师若能“明察秋毫”,了解学生,走到他们身边,主动问一句“还有什么问题吗?”,他们可能会受宠若惊,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增,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再者,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建立全新的“学生观”。新课程改革还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信息交流,相互补充、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在讲台上固然也可以做的,但是教师如果能走下讲台,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对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就会更直接,更便捷。同时这也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加强交流。
  所以,希望教师们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健康地成长,为了更好地促进课程改革,放下架子,更多地走下讲台,走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