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走进学生心灵

作者:刘丽华 李 茜




  2003年5月出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正是要着力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框架体例,真正使教科书的编写发生实质的转向,由面向成人世界的规范设计转而面向学生的品德与生活实际。新《课标》和新教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指导,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以至于学生在思品课学习中存在一些不良心理,影响了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
  
  一、管窥学生思想品德课不良学习心态
  
  “《思想品德》是初中的一门必修课,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基础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为核心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然而,其重要性并没有得到学生的心理认同,在大多数学生眼里思品课只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副科,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生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学习心态:
  1.消极型学习心态
  这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缺乏。于是在课堂上经常讲话、做其它科目的作业,甚至是发短信、玩游戏等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少数同学经常上课不带书本或者将书本弄丢。在他们看来,“思品课考试开卷,只要有一点语文基础的,即使不学习也能考好。”“思品课学习的好与坏对中考影响不大。”所以,对于本来是开卷的期末考试,也有少数同学因为记错考试时间或其它原因没带书本,答题敷衍了事。对于课外老师布置的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学习课题,基本上是被这部分学生所忽略的。
  2.消遣型学习心态
  这类学生兴奋好动、表现活跃,但缺乏认真思考,注意力短暂,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持久的意志力。在这群学生眼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放松身心的活动课,他们之所以喜欢思品课更多的是因为思品课具有较为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好玩”。他们经常提议老师多提供一些视频、flash和影片给学生观看。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持这种心态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根据每一框节内容和学生心情的不同,可能表现出活跃、沉闷等不同情绪,学习效果不理想。
  3.沉闷型学习心态
  这类学生多半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细心做笔记,有时也会回答问题,但多半是机械照搬教材上的观点。新课标要求下,以活动为主,重视情景体验的教学方式似乎并不适合于这部分学生。在他们看来知识的掌握是学习的首要目标,他们会把每个教材活动的答案认真抄写下来,但对于参与课堂活动则表现得很不积极。在思想品德课知识目标日益淡化,在中考中的地位弱化的情况下,这些学生在思品课学习中表现出一种十分矛盾的心理。于是有些同学经常会在思品书下面放一些主科的练习,趁老师不备时偷偷瞄几眼。很难说他们达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要求,但他们在考试中多半能考出好的成绩。
  4.逆反型学习心态
  这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存在严重的厌恶心理,对书本内容和观念有较强的抵触情绪。他们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空洞、形式化,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不相符合,是一门十分“虚伪”的课程。所以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公然“唱反调”,以自己故有的观点看法来否定教材观点。例如在学习“我爱我师,我知我师”一框时,在“夸夸我们的老师”这个小活动中,许多学生列举的却是教师对学生要求苛刻、不讲诚信、知识浅薄等;在讲到“人生而平等”时,有学生列举了当今社会上诸如贫富差距、权钱交易等现象来否定这一观点。还有学生将课堂学习与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割裂开来,造成了严重的知行脱节。
  
  二、思想品德课难以走进学生心灵的原因
  
  不可否认,新课改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状况较以往相比有了很大改观:更加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课堂气氛活跃;现代化教学媒体得以广泛运用……但是,思想品德课之所以仍然无法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中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身心各方面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而且这一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生理的成熟早于心理的成熟,因此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力较弱,行动草率。在面对学习的压力、升学的压力、人际关系障碍等问题时容易产生不满、厌恶等消极情绪。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抽象思维开始逐步占优势,但思维发展水平不是很高,属于“经验型”的,辨证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迅速发展。因此看问题比较片面、偏激,爱钻牛角尖,思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倾向的影响,而对教材上的观点难以接受。有时候,学生明知自己的观点论据不足,但为了维持自尊依然坚持己见,在口头上对教材观点和老师的教导加以反驳,表现出行为逆反。
  2.教师对新课标要求理解有失偏颇
  新课标和新教材的颁布使用,为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空洞的理论性说教,更多地采用活动法、讨论法、体验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等课堂教学方式,将教学目标由知识灌输转变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然而,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淡化知识目标的同时,没有十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有的老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学生则认为教材上的知识简单明了不用听也能弄懂,于是对思品课提不起兴趣;有的老师在教学中过分追求教学形式的新颖和课堂气氛的活跃,对于学生的活动与讨论既不参与也不分析点评,在引用了大量材料之后没有回归到教材观点,把思品课上成了娱乐活动课,学生在课堂上收获不大。
  3.新课改过程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按照新课标要求编写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其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也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与新课标的目标要求相对应的课程评价方式改革没有跟上,当前思品课学习评价依然采取的是纸笔测验的方式,开卷考试与知识目标的淡化则进一步降低了考试难度。于是,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学生认为思品课没有语数外那么重要,即使不学习也能考好,学与不学一个样;其次,当前思品课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没有跟上新课改的节奏,教师可利用的既能体现教材理念,又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容易为学生接受的教学资源太少。导致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感到无所适从,很难将思品课讲得生动活泼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然后,思想品德课在中学生中的重要地位没有真正确立,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存在“德育首位”与“德育无位”间的矛盾,这也是思品课陷入当前的尴尬局面的原因。
  
  三、让思想品德课走进学生心灵的思考
  
  思想品德课对于确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发展,逐步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当前学生思品课学习中的不良心态,我们应该在掌握学生心理特点的和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让思品课受到学生的欢迎,提高教学而对实效性。
  1.教师应在教学中倾注更多的情感
  德育课程是一门以人格影响人格,以情感唤醒情感的艺术,教师只有与学生产生心灵上的沟通,所传授的知识观念才能为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想学生对自己的课感兴趣,首先教师自身要重视这门课程,精心准备,认真授课,在教学中倾注更多情感,而不能把思品课看作一门副课,在讲课时敷衍了事;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对学生表现出尊重、理解和信任,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肯定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而不要对学生提出不合情理的要求或表现出厌烦的情绪;再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人格魅力,言行一致、平等待人、发扬民主,做好学生的榜样,而不要给学生留下不讲诚信、言行不一、见识浅薄等不好的印象;最后,对于学生思想上的偏颇之处以及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逆反心理,要宽容对待、耐心引导,而不能强行压制。
  2.注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与落实
  思想品德课能否吸引学生,主要取决于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当前思想品德课教材比以往内容简单,同时设计了较多活动与链接,所以教师在授课时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而要注意课外知识的扩展,将课堂内容与学生逐步扩展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思品课学习的重要意义。当然,教师也不能一味追求各种教学素材的堆积,使思品课成为一节各种故事、图片、案例的展示课,除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外一无所获。教师在开展活动和讨论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教师要积极参与,耐心指导,让学生领会活动所蕴涵的道理与观念,在活动中实现认识的深化。我们在把学生从机械记忆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也要交给学生科学的学习与思考的方法。
  3.改革思想品德课学习评价方式
  从学生把“没有了考试的压力”作为对思想品德课不重视的理由可以看出,要想确立思想品德课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改革学习评价方式势在必行。当然,我们不是要通过加大考试比重和难度来强制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应改变通过纸笔测验来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方式,重视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能力倾向、价值观倾向、道德行为等的诊断作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评价,应立足于生活,倡导采取成长记录袋、日常观察、情境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而且,评价者也不仅是教师,还可以是家长、其他同学、学生自己等。只有逐步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才能使思想品德教育深入学生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