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从需要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作者:袁 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然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应,绝大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中积极情感体验,产生或满足某种需要,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只要以引起学生的某种情感(即产生某种意向或愿望)体验,同时又有相应的较能满足学生这种情感体验的活动存在时,就能产生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形成学习动机。因此,从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出发,满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需要,易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一、以爱心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小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转变为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如果一位教师在学生面前摆架子、耍威风、自以为“师道尊严”,势必易造成学生畏惧和反感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就易于产生学习中的惰性心理,缺乏自信心,思维也变得迟钝,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进而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减弱学生学习这位老师所授科目的学习动机。因此,作为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只有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形成一种互教互学,建立起良好的朋友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轻松愉悦的教育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学好该学科的心理需要,方可形成良好的学好数学的积极动机。
  
  二、从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新课堂改革一个最重要的理念就是:从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出发,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生活实验都会涉及到数学问题,比如,购买或销售商品时,需要各种各样计算;丈量土地或测量某种事物时,需要数学中的有关知识才能顺利完成。因此,适时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范例,设计一些有关数学的问题要求学生解答形成陷阱,使学难于解答时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形成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学好数学的心理需要,进而产生学好数学学科的动力,达成学习数学的动机。
  
  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成功感受,满足学生情感需要
  
  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获取知识、迁移知识的效果。我们都知道,效果问题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效果优,学生学习有劲,易于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就会获得成功的感受,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形成学好该科目的强烈动机。现代教学方法主要应体现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必须将传统的授受教学改变为学生的主动获取,在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因此,教学方法还必须符合自己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个性特点,符合自己学生的生活经历,还必须注重其方法的适时性,内容性。教学方法也是在不断改进中的,也只有适时改进,优化教学方法,才有可能促使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获取成功的体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形成学习的强烈动机。
  总之,动机和需要总是密切联系着的,人的动机大多是需要的具体表现。而需要又是由于人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引起的。由客观事物引发学生活动的动机,由体验产生某种需要,引发活动的动机。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引发的某种需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教学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