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丽丽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宽学生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一、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数学,增强学习愿望
  
  数学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在教授信息窗2《老鹰捉小鸡》这一课时,笔者把学生领到操场,实地做游戏教学活动。通过学生非常熟悉喜爱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学习1—10数的认识。在游戏中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参加游戏?”“男同学有几人?”“女同学有几人?”等等,在数数扎长辫女孩“排第几”的过程中感知数的另一个含义——“序数”。整节课,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开心的学习,活跃的课堂气氛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被动式教学局面,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学习中,学习热情很高,便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二、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认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兴趣。比如教“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可从学生熟悉的红领巾、自行车车架、电线杆架、桥架等引出三角形,再让学生通过推拉等实践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运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如修补摇晃的椅子,学生会马上想到应用刚学过的“三角形稳定性”,给椅子加上三角形木档子,从而使椅子稳当起来。这样学生学得容易且印象深刻。在实际生活中,数、形随处可见,无处不有。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周围的生活环境相联系,帮助他们在形成知识、技能的同时,感受数学应用范围的广泛。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让学生搜集自家用水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人口的多少、老人和孩子等诸多因素)的过程,得出自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做出今后用水情况的决策。既渗透了环保教育,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价值
  
  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特别是小学数学,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达到边学边用的目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应用,还会增强策略意识,如:在让学生动手数100根小棒时,用的方法很多,有二个二个地数,有五个五个地数,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在数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发现十个十个地数又快又不容易出错,因此在数较大的数时,许多学生选择了十个十个地数。以上这些例子从生活实际入手,把知识点融于生活当中,又把生活融于学习中,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起来轻松、有趣。
  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生活服务,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