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高效课堂,因你参与而精彩

作者:狄建如




  21世纪的教育呼唤注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为此,我们设计了“‘主体、目标、情感、思维’课堂整体优化”实验方案,制定了“课堂整体优化评价标准”,即凸现学生主体地位,以目标定向导学,以情感激励乐学,以思维启迪善学。推行地理课堂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而优化过程可分三步走:
  
  一、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首先要营造一种参与的氛围。主要途径是:
  1.更新思想观念,以学生为主角,造成参与氛围
  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学习角色,进入角色,最终成为角色。为此,必须做到“二个三”。一是转变三个观念:转变学校观念——校内的学习是为了社会上的再学习,人生所用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少数是从课堂中得到,大部分是靠校外的自学和实践;只读一本教科书的学生,是很难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转变教师观念——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相信所有的学生都会学习,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成功;转变学习观念——学习是生活的需要,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学习过程;只有积极进取才有发展;我能学会想要学习的一切知识。二是保证三个比例:保证课堂教学中学生有3/5的活动时间;课外辅导学生有2/3的参与时间;每天学习训练中学生有1/2的自主时间。
  2.调整课程结构,以学生为主体,造成参与氛围。
  首先优化基础教育课,让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发展。抓好常规教学,增大地理课堂教学容量。有计划地使用地理补充教材、乡土地理教材,抓好课题教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增强课堂教学力量。“四机一幕”在笔者所在学校早已全面进入地理课堂,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单一教学为微机、电教、实验等多媒体教学,几乎所有新课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从音、色、光、形等多角度教育学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其次强化学科教育课,让学生积极主动充分发展。如果说基础教育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教育,那么地理这门学科教育则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教育。
  3.推介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主人,造成参与氛围
  学生是主角,要求学生都扮演学习活动的主要角色;学生是主体,是指一切从提高学生的学力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出发,要求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学生是主人,把学习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建设“思维同步”的认知氛围
  
  教学的关键在于思维,即以教师的正确思维引导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思维。怎样才能保证教与学思维同步?①改革教法,使教路适应文路。教学有法而无定法,选择一种与教材的内在思路相适应的最好的教法,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②吃透教材,使文路与教路相应。确定教学思路先要理清教材思路。文路是丰富多样的,往往又是多种思路交织在一起。只有吃透了教材思路,才能确定相应的教路。③研究学情,使学路与教路呼应,研究学情,主要是研究学生的思想状态、知识底细,研究学情最重要的在于教师思想的转变。因为任何方法,经验都带有教师个人特色,是不能简单重复的。只要有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又熟悉学情,就会想出许许多多的教学方法,不断教出“一石击起千重浪”的优质课。尚能如此,学生也就“一呼百应”了。
  建设“举一反三”的创造氛围。教学的最佳状态,表现在学习的最佳状态。学习的最佳状态是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超越自我,这是教与学的最高境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教师从三方面去多鼓励学生,教学就能达到这种境界。
  
  三、拓展课堂教学内涵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形式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但决不是唯一的形式。营造由视听教学向操作教学深化氛围。重点在于制作“学具”:①现行人教版的初中地理教材上安排了很多学生自行动手操作的实验,如制作地球仪、制作高线模型、量算地图曲线距离、绘制七大洲轮廓图等等,将抽象的知识设计成实验教学,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②改进原有实验。可从实验类别上改进。凡教材上只有演示实验的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③设计系列实验。就是组装一系列演示或学生实验链,使实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坚持教育与劳动结合,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④学科教学与劳技活动结合。
  营造由小课堂向大课堂深化氛围。随着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入,中学素质教育教学越来越要求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其流程有三:①流出去,课堂教学向社会延伸。学生带着知识或问题深入实际,学以致用,实事求是。②流进来,社会浓缩于课堂教学。③纵横流,课堂教学走向世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设备,把学生的视野投向世界;计算机联网,把学生的教材向世界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