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听物理探究课的几点收获
作者:李志杰
生:“我们小组探究了动滑轮的效率与物重的关系,结论是‘物重增加机械效率增加’。”
师:“还有哪些组探究了同样的问题?”
三个小组同时举手。
师:“你们的发现很重要。”
“为什么?”有的组提出疑问。
学生沉思……
生:“物重增加时,有用功就将增加,机械效率就变大。”
生:“可是总功也变大了?”
又是等待……
师“此过程中额外功怎样?”
生:“额外功没有增加。”
还是等待……
生:“在额外功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例变大,所以机械效率就变大;就像在一瓶浅红色水中再滴加红墨水,水的总量增加了,可水变得更红了。”
生:“分数3/7若分子、分母都加1、2、3比值将变大,这和此问题类似。”
教师评价“太精彩了”。
生:“我们小组探究了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物重100N、150N、200N时,斜面的机械效率分别为35%、35.7%、35.2%,我们认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无关。”
学生沉思……
生:“前面我们学过摩擦力与压力有关,压力增加时,摩擦力将变大,额外功就变大”,其他学生反驳“虽然额外功变大,但是有用功、总功都变大,所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不变的。”
师:“该组同学探究的结论是正确的,但要解释原因涉及高中物理力的分解和摩擦系数知识,就让我们到高中再解决吧。”……
此教学片段中教师对物理实验探究课的教学作了有益的尝试:收获一:“用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课例中教师把文本中两个探究内容(省力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和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做了先期处理,随后在把探究的触角延伸到滑轮机械效率与物重和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探究上。既尊重了文本,又超越了文本,实现了“教材只是个例子”的课改理念。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充实、整合,只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能实现课标要求,都是可以大胆尝试的。如《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计算机教室组织教学活动,通过网络查询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媒体模拟技术直观呈现教学内容,通过网络平台交流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收获二:培养动手能力,更关注学生思维升华。科学探究以观察、制作、实验等手段为基础,但真正意义的探究并非只停留于学生手头上,而是发生在他们的头脑中。课例中,学生的等待、沉思、又等待;学生相互的质疑、辩论……是学生认识由模糊向清晰的过渡,是学生思维梳理深化的过程,“精彩”由此而生。让探究者在相互倾听中明白他人的解释,有利于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有利于促进对探究问题的更深入理解,也有助于形成思想开放、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关注探究结果的表达与交流。
收获三:“宽度”与“深度”有机结合。物理探究问题的辐射面即知识的宽度,和探究问题的深度一直是教学中难以兼顾的问题。西方学者提出“一英寸宽,一英尺深”观点。我理解:“一英寸宽”那就是探究问题比较集中,知识面要窄;“一英尺深”那就是知识点要深,在某一点上充分展开、延伸。无边无际的探究是盲目的,没有延伸的探究是肤浅的。课例中探究活动紧紧围绕机械效率展开,实现了“知识面要窄”;同时探究出滑轮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和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做到了“知识点要深”。虽然在解释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时存在遗憾,但学生的收获已经足够了。
探究是学生或通过自己的活动,或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各种方式的主动学习,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探究对学生思维构成挑战,也正是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知识体系得以构建,知识内涵得以沉积。有人把探究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比作导演和演员,导演为演员提供舞台,演员为作品付出心血和汗水,收获成功的喜悦。教师搭建的舞台越宽广,学生还我们的精彩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