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地理教学需要关注的三个问题
作者:甘 彬
一、师生角色的定位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1. 地理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新课程的实施呼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地理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要摆正位置、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消除畏惧,活跃思维,大胆思考,发展个性。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达到新课程强调的师生间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教互学的境界,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以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2. 地理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推动者
地理教育的关键并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多少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地理思维习惯,培养可持续学习的能力。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两个转变。
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传统的地理教学突出了“教师中心”和“知识本位”,地理教学必须“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为核心,注重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新课程十分强调学生探知的经历与体验过程。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过程,一般经历感知地理知识—理解地理知识—巩固地理知识—应用地理知识等阶段。在教学活动中,要遵循这些规律,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教学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丰富个性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帮助学生构建起自主、实践、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近几年,我们结合高中新大纲和新教材的教学,在高一年级开展了以课堂探究和课外研究为主要形式的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
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教学,采用小组(以4~6人为一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推理、总结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成因。具体做法如下:
课堂上用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运动并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课本图A、B、C三幅图,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发挥创造性思维活动:①同一季节,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分布有什么规律?用坐标图如何表示二分二至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②同一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如我们学校(31°N),什么节气太阳高度达最大,什么节气最小,从而归纳温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进一步引导分析热带地区及寒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③通过对比分析三幅图中任意两条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和纬度差,你们发现什么规律?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解答过程,学生按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相互讨论,大胆发言,敢于创新,提出独到的见解。如:学生发现“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两条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多少纬度就差多少;直射点移动了多少纬度,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变化多少度。”探究教学活动的实施,不仅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相关原理和规律,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创新和实践能力。
探究学习可以渗透到高中地理课程的各个环节。虽然从理论上看,探究学习有比较固定的步骤:提出地理问题、提出假设和猜想、收集证据、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但教学中应灵活运用。
三、教学资源的挖掘
1. 校内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教学设备和实践场所:包括地球仪、三球仪(用实物)等各种地理教具和模型;地理园、地理专用教室、天象馆和小天文台(用图片或视频)等。如利用升旗的旗杆可观测一年中太阳的升落及正午时影子朝向,进一步了解日出、日落及正午时太阳的方位。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影子的朝向与太阳光线来向相反。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偏北升落;直射南半球时,则偏南升落;直射赤道时,正东西升落。
(2)人力资源:包括学校的领导、教师、职工、学生等。利于这些人力资源开展活动,如地理兴趣小组、天文小组、环保小组;学生编辑校报、编写墙报、板报、橱窗报;学生自办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等。
2. 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校外地理课程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图书馆、科技馆、气象台、天文馆、博物馆等活动场所;专家演讲智力资源以及乡土地理资源和各种自然风光与人文旅游景观等。如5.12的汶川特大地震,从各种媒体了解到地震的危害,以及该如何防震,而且中央电视台特邀专家对这次地震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介绍相关的地震知识。这些内容丰富了教材,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乡土更是地理课的实验室,要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进行本地区岩石调查、河流水污染调查、植被调查、土地利用调查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有效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教学也不应脱离生活。如商店里琳琅满目的水果,它们从哪里来?为什么不同果物产地步同?各地关于衣、食、住、行的风土民情、乡村俚语,也是人们所生活的地理环境的反映。再如“地域文化”教学,师生的旅游经历和体验,旅游中拍摄的中国各地区的照片等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将地理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知识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