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实现两个走向 促进教学相长

作者:李 洁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绝对主宰,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上课,课堂仅仅是传达教师本人教学意志的舞台而已,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接受力,因此,教学效率相对低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想法、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即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要实现这个目标,笔者以为要实现两个走向的转变:一是教师由教材走向学生;二是学生由被动走向主动:
  
  一、 教师从教材走向学生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主体,是中心。学生的学习往往局限于课堂、书本,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一般是以教材、教参和自己的教学思路来组织课堂教学,实现所谓的教学目标。但是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教学相长。也就是说,要求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参与课堂构建,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凭经验操作,不能按自己的想法设计课堂教学,而应该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到每节课知识内容的设计与实施上来,并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预设。
  教师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了整个课堂教学设想与实施,学生才能更加轻车熟路的学习知识,才能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让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谐与快乐。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学习兴趣、能力、思维方式和目标志向等方面均存在不同差异。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成为自己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充分让自己的肌体与思想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感受自己知识构建的酸甜苦辣,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生命的成长。
  人类心理的生理基础研究表明:除孪生者具有相同的染色体配对组合和基因外,世界所有人口中再也找不到任何两个人的遗传因素相同。这是人和人之间永远存在者个别差异的根本原因。传统的课堂面授教育在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的同时,往往也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因此,要实现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学生学习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教师的备课思路、上课方式、问题设计等真正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二、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
  
  实践证明,一节充满活力的课,不是看教师的表现如何出色,而是看在课堂上,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和嘴巴是否都得到了恰到好处的运用,是否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是否让每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已经把教学定位为:课堂是教与学共建,教(教师)、学(学生)互动、交流、互助的双主体结构。这就要求学生要全方位参与课堂教学,参与知识的学习与建构。因此,学生必须改变过去被动的学习方式,主动地参与教材、参与备课、参与课堂教学,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自己的生命成长和知识接受完全结合。如在每节课教学前学生主动做课前准备,查阅资料,按照教材要讲述的内容 ,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照自己显性知识对教材知识的融合性,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课堂上,学生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各种活动之中,无论是表演或回答问题,都应该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学生从课堂活动的参与中感受参与的快乐,成功的自信。这时,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辅导者和教导者。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没有对教师的畏惧和约束感,师生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在内心接纳了教师,喜欢了教师,就会乐意参加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思维活跃,个性得到发展。、
  总之,要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的备课、上课,必须时刻以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前提,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学生也应该主动探求自己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找到和老师共建和谐课堂的方法,激起自己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使自己从内心需要的角度,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样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体现师生共同的生命成长的美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