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呼唤历史教育的灵魂

作者:张昌红




  一、现实的困惑与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培养人才哪一方面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呢?让我们一起回忆以下这些事件: 2007年 的“海艺事件”网上录相:年近60的孙老师在课堂上被学生肆意欺负,百般辱骂,课堂秩序混乱不堪。2007年5月广东茂名市某中学发生一起重大伤害致死案:晚自修期间,6名初二男生在教学楼突然遭学生刺杀,一人当场死亡,一人抢救无效死亡,4名受伤……耳闻目睹,心中如刀割般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接受了教育却不知道如何做人。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也是历史教育的悲哀。正如杨振宁说:“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忽略人文,中国将付出极大的代价。”这话可谓振聋发聩。
  让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教育界上下一心,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艰难求索,可是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却最终也走不出应试为目的的“生存教育”、“实用教育”的怪圈。忽视了历史教育的根本追求是陶冶和升华人的精神境界,淡漠了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历史教育的本质
  
  教育最终要解决的是人的发展问题,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艺术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物品中感到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历史教学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其核心是人格的养成。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过:“历史教学关键主要有三条,第一条讲做人的道理,第二条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第三条讲历代治乱兴衰。在这三条之中,第一条是最要紧的。也就是说学历史首先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历史教育应当以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厚营养来促使人(学生)的智慧、情感和人格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和升华,是促进人的生命整体不断获得发展为根本追求的学科教育。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阐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以概括为“一观两情三感四态”。“一观”: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形成深厚的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价值观。“两情”: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培养高尚的爱国之情,关爱人类命运之情。“三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四态”: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科学态度;尊重、理解多元文明成果的海纳百川的态度;天、地、人之间和谐发展、顺其规律的自然态度。
  
  三、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法与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做到“心中有人”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来自于旧观念的束缚,传统“学科本位”的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它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将“人”变成了“物”和“器”,是典型的储蓄式教育。这种教育压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剥夺了他们作为“人”的自由。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意味着关注学生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养成。历史教师要建立注重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观。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是对生命的一种终极关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力求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与关爱,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准确把握每一堂课的精神核心,做到“情从史出”
  新课程中“三维目标”不是三个方面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立体的、稳固的三棱体。一个知识点,可能是三个方面的目标都有,也可能只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目标摆在首位。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组织内容、选择方法、实施教学,或者用自己的理解诠释该课的核心价值观。
  例如,必修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主要讲了三个制度: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纵观这一课,我们可以提炼出该课的核心点,就是一个词:稳定。该课的核心点有了,我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就明显了。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稳定是发展的基础。正是这样稳定的局面,才保证了古代中国的发展,保证了我们在古代世界里的地位。夏、商、西周的这些政治制度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再进一步联系现在,和谐社会的提出,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提法,等等,这些理论在学生的心目当中就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有理有据的共识。
  3.精心创设历史情境,实现“情理交融”
  历史教育要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前提是调动学生的情感。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就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进入历史情境,用自己全部身心去感受历史、体验历史,从而产生情感上的震憾,但这时的情感体验仅仅是暂时的、肤浅的,尚未内化而转变为情感态度,在教师适度引导下,不断塑造成具有理性的、崇高的、独立的精神家园。
  在学习必修一《伟大的抗日战争》时,为突出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教者用大量的图片、一段视频展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面对惨绝人圜的景象,学生无不愤恨、震惊,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教者借机向学生发问:“今天我们该怎样看待南京大屠杀?”学生深思片刻纷纷举行说:“以牙还牙,打到日本去,也来一个东京大屠杀。”“让日本赔偿,让小日本倾家荡产。”“也学美国放两颗原子弹到日本去”……听到这些,令人深感茫然。他们所流露出来的是凶残、血腥、暴力、冷酷,这不是理智的,是反人性的,这不是历史教育所期望的。随即,出示了一组照片《聂荣臻在战火中救助日本孤女》,1980年这位女孩访华见到了救命恩人聂帅,她为中日两国人民友谊做出了贡献。两组照片形成鲜明的对比,教者借机发问:“你如何看待聂帅的举动?”教室恢复了安静,每个人都在沉思,先前的偏执和冲动、凶残变成善良、宽容、理性。最后出示一组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材料,日本在国际上的知名品牌,引导学生思考日本崛起对我们有何启示?学生在又一次的震憾中发出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在整个教学中教师是情境的创设者,情感的引导者,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历史给予我们的惨痛教训,在邪恶与正义的辨析中,激荡起强烈的向善之心,在理性的沉思中激发强烈爱国主义,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美好的精神之旅。
  4.充分挖掘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做到“以人感人”
  在人类追求文明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 闪烁着无数古今中外杰出历史人物的光芒,他们的光辉业绩和睿智思想是整个人类最灿烂的遗产。 这当中有睿智的思想家;有顺应时代发展,引领社会革命的政治家;有孜孜以求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学家……他们用满腔热血谱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他们闪光的心灵,灿烂的人生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受。这些正面的、先进的、英雄的人物形象一旦潜入青少年的心里,就如熊熊燃烧的火炬在他们的心灵中闪光,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
  为此,高中历史新课程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出了22位杰出人物,学习他们的思想、活动,从中挖掘他们的人格魅力,达到感染学生,陶冶和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如在学习《美国国父华盛顿》这一课,首先让学生概括华盛顿的主要事迹,然后启发学生:华盛顿何以成为美国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人”?学生在伟人的身上看到了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之上,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专制的高尚境界,和他那无以伦比的军人勇气,政治家的风范,至高的荣誉感和人格魅力。关于伟人,人们这样说:一个伟人就是人类历史的一座丰碑。他们不仅提升了所有自已的同代人,而且也提升了后来者。学习历史人物健全的人格魅力,不仅感染了后人,也感召着后人奋发进取。
  泰戈尔先生曾深情地说道:“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据此,我们也同样可以说,“以陶冶学生的精神人格境界为根本追求的历史教育——更应当是直接向学生不断传送生命的气息”。但身为历史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在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非一朝一夕、一招一式之功。不管前面的路多艰难,多曲折,前进的方向不会改变,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