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作者:王艳明




  目前,课堂依然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依然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现行的语文教材相对稳定。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立足课堂,那么改革课堂教学就是当务之急。本文试图探讨一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问题,以求教于同仁。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1.教与学的关系
  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牵着鼻子走”是其具体表现。显然,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因为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束缚了学生的能力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及应有的创造力。究其根本原因,传统的教学颠倒了主次,是以教师为主,把课堂当“讲堂”。要真正地改过来,就必须为学而教,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当“学堂”,正如叶老的“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学会学习。
  2.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课内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可以说,播种在课内,收获在课外。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只能是点“睛”、点“拨”、点“种”,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空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必须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有机结合起来。
  3.短期效应与长远目标的关系
  为考而教虽然奏效,但只是短期行为,从长远看,学生得不到实惠。眼下有些同学高分低能,学习中明之于心而不能言之于口、诉之于笔,一篇作文几百字,错别字常见,病句不断,语言苍白,正是短期行为的结果。衡量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应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着眼;听,能了于心;说,能达于聪;读,能通其意;写,能感于人。因此,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二、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基于上述论述,笔者认为,改革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应切实改变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其次,要研究学习的全过程。备课,不是只想自己教什么,而是研究学生应学什么;授课,不是把学生限制在自己既定的框框内,而是应在紧扣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作业,不是只布置了事,而是要分出层次,定好标高,注意坡度,让学生明确要求且指导方法,及时反馈。具体地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而不仅仅是出示目标,因为目标是一堂课的统帅,是灵魂,是整个语文学习系统中的一个“点”,必须向学生交代清楚,让每个学生懂得这节课学什么,怎么学,应达到什么要求,以利于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落实。为此,确定目标就不能太笼统,太抽象,太繁杂,而应该具体、简明、得当,做到一个“实”字。
  2.创设民主气氛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组织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问题在于,组织教学不仅仅是维持秩序,维护老师尊严,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组织教学应贯穿于一堂课的始终,使整堂课在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气氛中进行。为此,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创设氛围的方式很多,但须知,无论什么方式,都必须依据学生特点,把握学生的思维流程,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始终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
  3.遵循教育规律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由浅入深,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由局部到整体的。因而,课堂教学也应该循序渐进。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三点: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由浅入深,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由局部到整体的。因而,课堂教学也应该循序渐进。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三点。
  ⑴做到三位一体。所谓三位一体,即预习、授课、训练三者统一于教学目标。
  ⑵以诵为主线,将诵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是把指导学生读书当作头等大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试想,没有充分的诵读,语感又从何而来呢?诵读是获得感性认识的必要步骤。在诵读中识字,在诵读中释词,在诵读中析句。在诵读中感悟要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熟读深思学自知”,这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的。
  ⑶精心设计问题。授课离不开提问,但“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叶圣陶语)。问,要把握要旨,给学生以指向;问,要问得所巧,让学生愿意思考;问,要有坡度,使学生能循序渐进。
  当然,有教无类,教无定法,但是抓纲务本,以学定教,遵循规律,是永远也错不了的。否则,我们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综上所述,要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语文教学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知识?对于这个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我们要以新的教育时空观和教育价值观来进行重新的审视。目前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目标和任务应该是让受教育者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创造。因为这是未来人所应具有的诸多品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语文教学无疑应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总目标。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却与这个目标相距甚远,而缩短这个距离的途径只有深化语文教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