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引导学生走出模式化作文误区

作者:李 明 韩国新




  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虽然以话题的形式出现,打破了以往命题作文对于文体、选材角度的限制,解放了学生的手脚,拓宽了思维面,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但纵观几年来的中考作文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没有因此有很大的提高,而模式化的现象却异常严重。其主要表现为:表达形式单一,思想肤浅,缺乏想象和创新。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生活模式单一,阅历贫乏
  
  尽管素质教育的开展已有很长时间,但由于应试的选才模式没变,因此传统的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笼罩在人们的心头挥之不去,追求高分的情结在中国家长们心中也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孩子一旦踏上求学这条道儿,老师家长给布置的学习任务会让他们应接不暇,不少孩子背负着师长的厚望在单调、苍白的求学之路上目不斜视地走到天黑。孩子们犹如笼中的小鸟,生活在学校这块“真空地带”里,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自然,更谈不上对生活的品味、深思,导致学生阅历贫乏,见识短浅。因此写作课也只有比葫芦画瓢,人云亦云地去应付了。
  
  二、阅读面窄,积累薄弱
  
  优秀文章的写作是厚积而薄发的结果,除了生活阅历,大量阅读中外名著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然而学堂里的学生所能接触的书籍被剥夺得仅剩几本教科书而已。学生的课外阅读,得不到有效的鼓励和指导,甚至被老师、家长视为违纪、不务正业,这样做无疑是为知识设置栅栏,同时这种画地为牢的后果束缚了学生视野,其思维空间也变得窄狭而凝滞,没有丰富的知识贮备,没有源头活水般的灵动思维,要想写出佳作美文,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缺乏想像力,缺乏创新意识
  
  生活道路的平坦、单一,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学生只会单纯地接受知识,对生活的观察太少且只停留在表面,学生只乐于把老师的一些启发和别人的范文当样板,写不出表现自己独特见解和张扬个性的优秀作品,更谈不上个性化的表达。做出来的文章自然是大同小异,面目似曾相识。那么最能体现人的心灵的自由状态和丰富个性的作文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难怪学生讨厌写作文,一上作文课就头疼。
  从以上学生作文的现状看,我们的语文教育现状仍然是令人忧虑的。作为语文教师更没有理由等闲视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笔者做了以下尝试,以期引导学生走出作文写作的困境。
  首先,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生活,深入观察了解生活。
  经常搞一些社会调查活动,比如《校园实录》、《初三面面观》、《今天我来当校长》、《我爱我家》、《邻里之间》、《乡村五年变迁》等等,每次活动结束,让学生及时在文章中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并相互交流,启发学生品味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规划美好前景。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关注国内外要闻。两会期间组织学生开时事评论会,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深入地了解社会生活,使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专一学习的“真空世界”。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逐步提高,写出来的文章力度也不断加深,选材范围也由家庭、学校扩展到社会。例如有同学在《我看两会》中写道:“近年来,党的惠民政策真是好戏连台,免除农业税,办理农村医疗保险业务,今年更是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关注民生之举,件件落到实处。朴实憨厚的农民心里一直认为孩子上学、有病就医、种地交税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做梦也没有想到连这些事也由国家承担。每次走近他们,看到那一张张激动、喜悦的面孔,我也常常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是呀,国富则民强,国泰则民安,有伟大祖国作我们的坚强后盾,人民的生活水平才会迅速提高,精神面貌才会大为改观,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刻苦学习,长大后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去报效我们深爱着的伟大祖国。”字里行间,透露出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和正确人生观的确立。
  其次,引导、督促学生搞好文学阅读。
  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读经典名著,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一生奠定精神的底子,培养他们的文化气质。优秀作品遣词造句、运用语言的精妙,启承转合、布局谋篇的谨严,知识思想、情意气韵的深厚,都给学生以很好的启发。每学期指定两部名著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结合每部作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如本学期的名著阅读篇目是《红楼梦》、《童年》。把阅读分为两步。首先是初步感知,在这个阶段为学生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读后找出作品中你认为写得最为精彩的地方,并加以评析;(2)找出作品中你最欣赏的故事情节,讲给别人听;(3)作品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让学生在初读后进行讨论,畅所欲言,自己也参与其中和学生们一起探讨,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多角度认识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是精读,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为达到这一效果,我又设计了这样几个题目:(1)作品塑造人物的方法有哪些?最值得你借鉴的是哪一种?(2)作品在艺术特色上有那些闪光之处?(3)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作品触及到了不同时代的哪些社会生活,其深度如何……学生在研读、讨论的过程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稳步上升。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的阅读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正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到体验。此项活动的开展间接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内容,使他们掌握了大量的写作材料,还接受了很多写作的技巧,开阔了眼界,锻炼了思维能力,丰富了情感。有了这些基础,作文方能达到高境界。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广泛的阅读,丰富的积累是每位学生提高自己写作能力的必备要素。
  第三,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想像是写好文章的重要条件,没有想像,就不会有可爱的表象、生动的形象。大自然摆在人们面前的景物十分丰富,但同样的景物在不同人的眼里会显示出不同的画面。如面对黄土高原上那一排排傲然耸立的白杨树,茅盾先生想到了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抗日军民,并写出了热情洋溢的散文《白杨礼赞》,托物寓意,借物抒情,表情达意委婉含蓄又形象生动,而在想像力贫乏的人眼里,白杨树也许永远只是个树的形象。语文教材中巧用想像的例子有很多,像《松树的风格》、《荔枝蜜》、《爱莲说》、《天上的街市》、《咏柳》等等,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这方面的教学资源,适时地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写作技巧,经过多次训练能在自己的文章中熟练运用,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单调、枯燥,才会充满着智慧的灵光。陶行知先生说:“人人都是创造之人。”青少年正值人生的黄金阶段,想像丰富且独特,教师的正确引领犹如送给他们一双金色的翅膀,使他们在想像的天空里自由遨翔,尽情挥洒自己的才华和激情。
  最后,要激励学生在写作中敢于创新。
  创新的实质是人的“个性”的张扬,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其创新的勇气,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在写作上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教师不能以自己的“个性”喜好来限制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受到伤害,甚至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正如不同的作家有着各自不同的写作风格,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不同,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表达风格。教师应对这种现象给予鼓励,并妥善地加以引导,尽可能地给予学生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呼吸新鲜的空气,启发他们体验感悟生活和人生的真善美,尽情尽兴地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弹奏出各自心底最激昂高亢的旋律,使学生习作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从而走出模式化的写作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