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选材,从名家作品中学会找“米”

作者:姜 强




  不少中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摇头,觉得作文难写,特别是没有材料可写。说起生活,又认为生活太平淡、太乏味,不就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吗,不就是教室、饭堂、宿舍吗,多没劲。材料在哪里?没有材料。于是,作文时搜索枯肠,老材料翻来覆去不厌其烦地使用,作文也就写得干巴巴缺少活力,学生作文成为“无米之炊”。生活中到底有没有材料?这是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够找到生活中的“米”?如何使他们感悟到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问题的关键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生活,在感受和体验中发现和提取作文材料。本文谈谈从解读和比对名家作品中学会找到作文的素材。
  
  一、生活中有“米”
  
  只要打开语文课本,翻开名家作品,我们就不难发现,名家作品中的好多材料其实都是他们在生活中听说或亲身经历的事情。魏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作家,他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直是初中语文课本中保留的基本篇目,文章表现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松骨峰战斗、表现国际主义精神的烈火中救朝鲜小孩、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的山洞里一把炒面就一口雪还笑谈苦与乐的事例等都是从作家采访所记录的100多个事例中遴选出来的。特别是松骨峰战斗,场面之激烈、残酷,战士视死如归的精神在作家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作家在文章的开头所写:“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事实也正是这样,只有先感动,才能有感而发,要被生活感动。
  再看朱自清的《背影》,这是作家亲身经历的事情。家道中落、祖母去世、父亲卸职,“我”要去北京读书,年迈而体胖的父亲亲自送到南京火车站台上,然后又穿过铁道去买橘子。《背影》其实就是写父亲过铁道时跳下去又爬上月台时的背影。父母亲的背影可能不少学生也都多次见过,但没有像朱自清先生那样把背影放在一个特定的家庭背景中去写,没有想过这样的背影中所蕴含父亲的拳拳爱心。以上两个事例说明生活中处处都有作文材料的“米”,关键是有没有留意观察。
  
  二、感悟中得“米”
  
  中学生虽说年龄不大,也有了十几年的生活经历,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自己平时也注意了观察,但是,为什么还是觉得作文没有材料可写?原因就在于生活中的好多材料如果拥有了但是没有经过自己头脑的加工,那么这样的材料最多只能说是一个“毛坯”,还不能作为素材而加以直接使用。这里存在着思考和感悟的环节。如果仔细品读名家的作品,我们就会惊讶地看到,好多文章的材料都是很平常很平常的,但是经过作家的加工就成了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中间的一个必然过程就是作家对材料的消化、选择,而这个过程就是“感悟”。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百草园”其实就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去的房子后面的园子,这一点可能不少学生在小时候都会有类似的“乐园”,而“三味书屋”是“我”小时候上学去的学堂,这两个材料如果各自独立,还真的看不出有什么独到新颖的地方,但是,将它们放在同一篇文章里加以对比,从儿童两种不同的生活感受中,否定了束缚儿童智力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其产生的艺术震撼力就非同小可了。即此一例,我们就可以看到,有了材料,还需要感悟,只有感悟了的“米”才是作文的好素材。
  冰心的《荷叶母亲》也是这样。这篇文章选自冰心《往事·一》,写的是一件很小的事。大雨滂沱,雷声大作,由于担心女儿害怕窗外的雷声,母亲在对屋里唤着,“我”也就“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这样的小事不少人都经历过。如果仅仅是观察到这一步,那还是很肤浅的,但是,冰心把自然界荷叶母亲对红莲的呵护和母亲对自己的担心联系了起来。因为,正巧她院子里的缸内“那朵红莲”被暴雨“打得左右欹斜”,此时,自然界的一个奇异现象发生了:“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荷叶这位母亲,以它独有的方式在关键时刻呵护了自己的女儿红莲。它跟外面响雷母亲唤“我”坐到她身边同样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这就有了“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的感激,也就有了这篇不到600字的流传至今的精美散文。这就是感悟的魅力。
  
  三、挖掘中见“米”
  
  有了观察,有了感悟,生活中的许多都可成为作文的材料。但生活中还有一种材料,需要作者进行理性地思考、深入地挖掘。这样的材料看似平凡,但经过作者的开掘,其所反映出来的深刻思想内涵却往往能鞭辟入里、警醒世人。余秋雨的《为自己减刑》可算这方面的力作。这篇散文也是从一件小事说起,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几年后出来的时候,竟“带出来一部六十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作家就有了不少慨叹。他笃信这位朋友是为自己减了刑。联想到社会上很多人实际上并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能自我减刑,自我赦免。”比如,“一位年轻的公共汽车售票员”,“懒洋洋地招呼,爱理不理地售票,”可见他非常不喜欢这个职业,作家断言,“这辆公共汽车就是他的监狱”,由此推而广之,“一个仇人也是一座监狱”,“把自己嫉妒的对象也当作了监狱”。余秋雨先生精辟地指出,“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并因此大声疾呼,“舒一舒眉,为自己减刑吧。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恢复自由?”试想,如果不是作家对这些司空见惯的材料进行深入地挖掘,怎么能写出如此石破天惊的富有睿智和哲理的文章来。
  只要我们认真品读名家作品,认真从名家作品的材料中寻找名家选材的思维轨迹,我们定能从中学会找“米”,从而突破作文选材这一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