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后现代知识观对我国高校教学评价的启示

作者:刘宗南




  [摘 要]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未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其影响遍及各个领域。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不确定性”、“情境性”、“个体性”、“建构性”、“价值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后现代知识观对我国高校教学评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多元化、发展性、对话性和质性评价。
  [关键词] 后现代知识观 高校教学评价 启示
  
  自从2003年教育部确立并实施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以来,我国已经顺利完成了对500多所本科高校的评估工作,按计划,今年上半年将完成首轮评估。日前,教育部在北京召开规范评估工作提高评估质量主题研讨会,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在我国,大规模的高校教学评估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有一些问题和不足,要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改进评估方法,加强评估规范,严肃评估纪律,实施“阳光评估”。因此,对教学评价有关问题的研究,应当成为当前高校教学评价实践亟待解决的课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开始借助后现代主义的有关思想来审视教育。本文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知识论思想的观照,展开由后现代知识观引发的对当前我国高校教学评价有
  关问题的思考。
  
  一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它以一种全新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来观察世界。作为一种具有“极其丰富、复杂的思想和理论内涵”的泛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解构,对同一性的消解,对理性主义的抨击等观点为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在教育领域,后现代主义思潮为我们审观教育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
  概括而言,建立在对现代知识观批判基础之上的后现代知识观呈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的“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用以确保知识客观性的“实在”基石(即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或实体假设)进行猛烈的批判,认为“认识对象无论是作为一种事物、一种关系或一个问题都不是‘独立的’、‘自在的’,它们与认识者的兴趣、利益、知识程度、价值观念、生活环境等等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证伪并动摇了现代知识观的客观性信念之后,后现代主义者明确提出了自己对知识不是客观的,不是对现实准确表征。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知识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和新的知识的出现而不断地被否定或抛弃,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知识的本性就是“猜测”,所谓的超时空的普遍真理、永恒的规律和纯粹的客观的知识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暂时的、相对的真理,相对的规律。
  (二)知识的“情境性”
  随着现代知识观关于知识的“客观性”这一基本属性的假设被证伪后,现代知识观的其他属性也就失去了保证。后现代知识观认为,不存在任何精确抽象和概括,它必须依存于具体情境之中。由于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也不能提供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所以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这一“再创造”,才能真正让知识具有“真实意义”。
  (三)知识的“个体性”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生成的,它取决于一个人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传统观察、风俗习惯,他所处时代的物质条件和精神风貌、知识水平。尼采曾声称:有各式各样的“眼睛”,因而有各式各样的“真理”。这也就是说,知识总是某个人从某一角度(或视角)对事物的看法,带有明显的个体性,对不同个体,知识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他们的“心”中。
  (四)知识的“建构性”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不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知识更不是可以简单地从主体之外的“客体存在”搬运到主体之内,知识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是主体基于自己的经验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通过主动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融入主体世界的知识。知识的建构性意味着个体的思维具有反思、批判功能;反思、批判功能是个性的思维指向认知对象和认知活动本身,通过调节、控制自身的认知过程并不断地加以质疑、反思和批判,以达到认知的目的。据此可知,知识的增长方式并不是线性积累起来的,而是非线性批判的结果。
  (五)知识的“价值性”
  “知识只能是人的知识,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人在求知的过程中,也必然地将自己的欲望、理想、意志投射到对象世界,即人所创造的知识涵盖着人类的价值取向、目标理想、审美尺度,表征着人的本质特征,不存在冷冰冰的、置身于人类活动之外的客观知识,知识总是烙有人类主体精神与创造的印记。”后现代知识观认为,不仅人文科学的知识、社会科学的知识,就是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知识,都是渗透有价值的,反映着价值和追求价值的。福柯认为,权力与知识休戚相关,哈贝马斯、吉鲁等人也认为,知识不是价值中立的,它包含着人类的知识、兴趣的一般现行假设,它总是代表着某些集团或阶级的利益。
  (六)知识的“多样性”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知识的类型是多样的,科学只是知识王国中的一种,每一种知识都应该是平等的,知识没有等级之别,只有类型之分。后现代主义对缄默性知识进行了分析,认为恰恰是这些为现代知识观所不屑的意会性知识,是人类科学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后现代主义者坚决反对现代知识观的“惟科学知识独尊”和“知识霸权”,在后现代主义者眼里,公共性知识和个体性知识,言传性知识和缄默性知识,结构性知识和非结构性知识等等都是一样重要的。
  
   二
  
  正如后现代主义一直没有逃脱过批评一样,后现代知识观的一些主张也一直还有争议。很显然的,后现代知识观还需要我们对之进行再批判,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现代知识的质疑和解构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有助于彻底消除知识问题上的“权威主义”,从根本上解决知识问题上的狂热和迷信,使人们以一种更加“理智的”、“清醒的”和“谦逊的”态度来看待任何知识。其次,它有助于彻底清除知识问题上的“科学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使很多“被压抑的知识”和“被剥夺资格的知识”重新合法化,重新受到重视并在社会生活和个体生活中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再次,它使普遍人的知识身份得以改变,他们不仅被视为单纯的知识消费者,同时也被视为知识的传播者,解释者和生产者。由此观之,后现代主义及其知识观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思维模式,特别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和教学评价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子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后现代知识观的影响,对我国高校教学评价理论和实践而言,后现代知识观给予了方法论意义上的启市。
  (一)走向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多元化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后现代知识观要求在评价中打破对权威的迷信,打破对评判标准的迷信,允许评价对象畅所欲言,并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与手段,从多角度、多侧面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每所学校的实际的教学发展水平,并引导他们运用多种视角来认识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我们面对的不是已经固定在那儿等待发现的实在,而是解释上帝笑声回音的各种方式。”让每个评价对象都发出自己的声音是后现代评价方式的基本宗旨。因此,要切实保证高校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学评价主体从一元到多元。从一元到多元是实现从单一的政府评价到多元的评价主体,如社会中介机构、院校自身、学生等的转变。鉴于我国高校的实际,要提倡院校自评和社会中介机构的评价。院校自评就是要强调院校经常性的评价,增强院校自我教学质量监控意识。社会中介机构评价则在于增加社会对高校的认可,增加社会参与的广泛性和透明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