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构建和谐校园之我见

作者:杨 勇




  “民主法制、公平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阐述。学校作为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应该走在构建和谐的前沿。那么,学校应该从那些方面构建和谐校园呢?
  
  一、办学理念的求真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对学校历史与传统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对学校未来的一种概念定位。一个好的办学理念,从宏观上说应具有独特的凝聚力,感召力;从微观上说,它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每一处,与教师的追求、学生的发展紧密结合,被学校的每个人普遍认可,能激励他们为之不懈努力。因此,任何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都必须是务实求真的,它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调。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全面启动教育服务工程,把办学理念定位在“为学生的成长需要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应该是与和谐校园建设相一致的。实践证明,在以服务为核心的办学理念的校园里拥有民主、人本的氛围,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平等地位得到落实,“服务于每一个不同个体的发展”让因材施教进一步体现,“由服务对象说了算”使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发生重大转变。
  
  二、校园生活的温馨
  
  和谐校园是一个温馨的家园,它让师生的思维在自由中伸展,智慧在惬意中放飞,每一天都成为自己生命历程中灿烂的一页。在这里,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谐融洽。
  在和谐的校园里,学校为教师搭建民主、平等、发展的平台,真正落实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理念,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在教学上,既要加强研究,又要充分相信教师,鼓励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每一位教师都严谨高雅、务实进取,上能适应学校与时俱进的需要,下能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职业意识、价值取向、教育思想与学校的主体文化相一致,融入学校文化的主流。
  在和谐的校园里,学校同样为学生的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尊重并引导生本文化。“做一个身心健康、基础扎实、思维灵活的人”是学生努力的方向,“学会锻炼、学会生存、学会思考、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学生不必埋头做题被动接受知识,他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平等地和老师、同伴展开讨论,他们能经常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了解民风民俗,感受本土文化……在这里,孩子的天性得到淋漓尽致的释放,童年时代的种种美好回忆将伴随他们度过幸福的一生
  
  三、制度文化的人本
  
  和谐的社会需要法制保障,和谐的校园离不开制度建设。和谐校园建设需要构建科学的、民主的、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文化,把激励人、促进人、发展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让所有师生都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温馨和谐的环境里。
  和谐校园的制度文化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有机结合,既要充分考虑科学制度下的井然有序,又要以尊重和发展人为核心,努力提升人的生命价值,满足人的自我实现。要努力构建着眼创新活力,体现人文情怀和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让广大师生在有序中能充分发挥潜能,不断追求,不断发展。“不待扬鞭自奋蹄”是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
  和谐的校园探索一种“以人为本,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刚性管理主要是指制度管理,柔性管理主要指情感与思想的疏导,二者互相依托,互相补充,达到辨证的统一。既有制度的约束,又有情感思想上的疏导,尽可能地营造一种有纪律、有民主、又令个人心情舒畅的工作氛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人人都是学校的管理者,人
  人都是学校重大决策的参与者和执行者,让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和谐校园建设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校园内,而应该努力与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无论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他们都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校教育的开放性,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生活中学习。让学生关注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让社会成为学生成长的肥田沃土,需要学校社会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是教育的关键。学校要通过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提供教育资讯,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及时解答和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教育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