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文本解读要瞄准“焦点”

作者:吴玉裕




  文本是文道质的和谐统一体。《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学生是阅读教学中人的资源,文本是阅读教学中物的资源。如何对文本进行正确地解读,笔者认为一定要找准切入点。
  
  一、找准文本的争议点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课应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只有教师的繁琐讲解,没有学生的积极理解争议的课堂就好比是一潭死水,没有活力。培根曾说:“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那另一半就是学会分析争议,学生争议时,不仅是追求正确的学习成果,更重要的是追求取得正确成果的思维活动。争议的形成不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裁判学生的答案,而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争辩,相互裁判;教师的作用不是包办思维过程,而是确定任务,定向点拨,引导深入。这样,学生就被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来,为了在争议中尽可能使胜利的天平倾向于自己,争议的双方学生必须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思考,这就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感性、独立性、多面性。
  在《赤壁之战》教学中,每谈到曹操未能识破庞统所献“连环计”的用意,采用了“铁索连船”这一决策的利弊时,绝大多数学生往往认为“弊大于利”,让人无形中感到“曹操很笨”。这时,教师用带有鼓励的口吻启发道:“有不同见解吗?曹操可是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真的很笨吗?“在老师的引导下,稍过片刻,便有几名学生大胆地提出了质疑,认为原先同学们的分析太片面,曹操并不笨,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利大于弊“的观点。由此,一场小型的课堂辩论展开了。反方的理由主要有三点:(1)铁索连船是根据曹军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不连船,曹军会晕船,不能顺利渡过长江;(2)冬天东南风罕见,火攻机会很少;(3)铁索连船还可以增加曹军的战斗力。经过一番面红耳赤的争辩后,全班同学达成一个新的共识:铁索连船有利也有弊,是利大还是弊大,关键在于曹操能否小心谨慎,注意风向,扬长避短。这样抓住了文本的争议点,使全班同学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思维训练,而且还产生了一个创新的见解。
  
  二、洞察文本的空白点
  
  所谓空白处,是指叙事作品、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行文简洁、文章节奏变化,以及阅读审美感受的需要,将一些内容省略以后,使文章的展开过程形成的“断裂”。这些“断裂地带”,正是我们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利空间。
  1.人物语言空白处
  语文是语言的载体、舞台,课文中很多时候没必要写得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教学《我为你骄傲》中的小男孩打碎玻璃后用字条向老奶奶认错,字条具体内容课文中没有写出,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如果你就是小男孩面对老奶奶你要怎么讲述事情的经过,想想当时人物的语言、神情,这样既充实课文内容,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一次训练。
  2.人物心里空白处
  古人云:“文章大抵实则尽,虚则无穷。”伊瑟尔说:“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需要读者以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去填补。”在教学中,教师精心铺垫,设境蓄情,挖掘人物的心里活动,使读者与作品产生共鸣。教学《倔强的小红军》一课,当陈庚看到倒在草地上的小红军时,“心里明白,”明白了什么?让学生进入角色,体验陈庚这时心里活动,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人物动作空白处
  《珍贵的教科书》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可让学生结合下文,以“指导员护书经过”为题,说一段话,要求用准动词。学生根据“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鲜血染红了”这句话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用上了“移、搂、抱、扑、压、护”等动词,把指导员“舍身护书”的过程描绘得活灵活现。这样的发散,使学生基本掌握了动词的灵活运用,并且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了,还从中受到了思想教育。
  4.文章结尾空白处
  有些课文的结尾,嘎然而止,余意未尽,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如《凡卡》的结尾:“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教师可启发学生想象:凡卡的梦想能实现吗?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凡卡的结局。
  
  三、触及学生的兴趣点
  
  疑而问则知,疑而思则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藏满秘密的“盒子”,在这个盒子里藏着各种各样希奇古怪的东西,教师只要激起学生内心的好奇,孩子的思维就如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如教学《草船借箭》,引导学生探究:如果三天之内江面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计划落空了,事情的结果会怎样呢?问题一提出,即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各人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对课文中人物的理解,纷纷发表意见:有的学生说,这样一来,诸葛亮肯定会大难临头,栽在周瑜手上了;有的学生说:诸葛亮足智多谋,肯定会有化险为夷的计策;有的学生说:诸葛亮虽然神机妙算,但也有失算的时候,例如他晚年的几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所以,这一回诸葛亮很可能凶多吉少……围绕着对诸葛亮这个特定人物命运的预测,学生的看法虽然不一致,但都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对此教师并没有简单地下结论,而是热情地肯定了学生这种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并鼓励学生课后结合课外阅读,对这一假设的结局继续探讨。在这个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前提条件虽然是假设的,却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他们都关心一向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在此情此境下命运会怎样,并由此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主动去思考,寻找答案。
  
  四、直击文本的矛盾点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学习不应局限于文本,应超越文本,挑战文本,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从人的思维特点看,往往习惯于求同思维,而缺乏或忽略求异思维。在解读文本时,教师要及时抓住“矛盾点”,激发学生求异思维的积极性,在思维发散中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所蕴涵的思想内容和语文知识。以《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一文描写拦河大坝一句“我坐在车上远远望见一座银灰色的大坝,镶嵌在狭窄的山壁中间”中“镶嵌”一词的教学为例:先让学生查词典初步理解词义:“镶嵌”大多指较小的、精巧的东西卡进较大的东西的凹处,把物体装饰得更美。学生马上有了疑问:对照解释,40曾楼房那么高的拦河坝镶嵌在山壁中间,“镶嵌”一词用得正确吗?这一质疑,抓住了“矛盾点”,教室了顿时掀起轩然大波,大家议论纷纷。为了说明这个词语用得正确,学生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作出了解释。他们认为“镶嵌”一词,不但写出了“山壁的高不可攀”、“工人修大坝的艰辛”,更写出了“大坝的美丽”。同学们认为“镶嵌”一词用得很精彩,认识到只要能分出大小的两个物体组合在一起很合适、很美,便可运用“镶嵌”一词。学生的思维从求同达到变通,从变通中又开拓了新意。
  解读文本是一门学问,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参与文本、超越文本,让学生透过文本感悟知识,训练思维和培养能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要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多元的对话,培养学生在一定语境中,根据交际的需要,通过读写听说的灵活运用实现语文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培养自然人成为一个语文人的语文学科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