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浅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刘 妮




  教师要在有限的45分钟内讲“活”历史,增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知识的密度,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历史教师应该认真探索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浅谈几点体会。
  
  一、 驾驭教材的熟练性
  
  首先,宏观把握教材。备课时将每节课放到整个历史长河中去,纵横驰骋地讲述。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读教材,故开学初领取新教材后我就会先通读一遍。例如高二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包括3节内容,这3节前后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俄国十月革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亚非拉各国是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它们都是总的世界革命运动的组成部分。世界现代史的首次革命高潮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开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为主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形成了世界规模的革命。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再如中国近现代史给学生讲请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将后面的内容分类到每一条线索中去,从而使学生更清楚地把握这段历史。
  其次,微观拓宽教材。中学历史教科书曾被一些史学学者形象地称为“压缩饼干”。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时,一些知识点要充实和具体化,使之生动形象和更易理解。当然,拓宽是适当地,教材有关内容的顺延、史料的补充、理论的深化能激起学生的读史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很有好处的。就理论的深化来说,因高考越来越把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作为主要内容,这往往使学生感到高深莫测,无所适从,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适时地把有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观点向学生渗透,使学生有规可循,心中有数,从而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时引用了赵尔巽在《清史稿》“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让学生思考这一观点,然后对学生进行阶级斗争观点辅导,即:阶级斗争为发展的直接动力,它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展的量度过程中。
  再次,深化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一节内容一般涉及几个问题,那么教师在讲课时不但要突出重难点,还要注意深化内在联系。例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一节,重点讲清马克思列宁主义诞生的条件、意义和巴黎公社成立、颁布的革命举措。如果把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作为衔接点,内在关系就容易讲请了。第一目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而第二目即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就是社会主义运动的表现,其中第一国际成立反过来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中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二、课堂结构的严谨性
  
  严谨的课堂结构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要做到这一点使学生将历史学活,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1.课堂气氛“严”与“活”的关系
  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课堂气氛控制能力。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泼,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严”表现在:课堂纪律要严;师传授知识应注意准确性,做到史实准确、观点简明,不可随随便便,信口开河;生回答问题时,师应严肃认真对待,对正确答案要予以肯定,对错误的答案要及时纠正。“活”表现在:教师要有亲切的面容和和谐的态度;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料、历史小故事,讲述要耐人寻味;更重要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讲述要有层次感,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有惊涛骇浪的叙述,更有涓涓细流的描绘。
  2.教学过程中“疑”与“释”的关系
  “学而不思是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处理“疑”与“释”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上课时,可多用一些设问句、反问句来设疑,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讲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并非简单地将要点盘托出,而是提供四则材料,在学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提示。当然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和深刻性,不宜过难,也不能过易;不应停留在要求学生用“是”“不是”来回答上,也不应设计得无从下手,而是难易适度,“跳一跳就能摘到”。设疑的目的在于释疑。释疑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教师讲授法、学生思考法等等。教师应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用不同的方法。若是概念性、知识性的问题由教师直接解答。如“什么是五色旗?”;分析理解型的题则应引导学生回答。如:“蒋介石为什么一定要发动内战?”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蒋介石的阶级本质,由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本钱。”所以教师要把握一个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三、知识能力的合一性
  
  现代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还离不开思想教育,怎样做到同步提升呢?有人说教给学生的知识等于教给他们“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于教给他们“乘法”,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史实,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在掌握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评价某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做到投石激澜、巧设障碍、扩充延深、诱导争论、变换角度等等,启发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思维的独立性,拓展思维的广阔性,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将学生的思维意向纳入课堂教学的轨道,与教师的思维同步,做到知识能力的合一性。例如:讲述德意志的统一时提问:“在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英、法、美、俄、日、德等国分别具有哪些特点?你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这样,不仅有助于思维热点,有助于学生联系性思维,而且也拓宽了学生对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必定要经过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理解的深刻性。
  
  四、课堂语言的优美性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所说的:“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教师必须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你一进教室,学生就兴奋,就会觉得这是种艺术享受,这确实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而这种高超的教学艺术则来自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对专业课的精深理解乃至气质。例如:“亚洲革命风暴”与“亚洲的觉醒”两节时间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学生非常容易混淆,若简练地用“革命风暴将沉睡的亚洲人吹醒了”,一句话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并且记得很牢。
  
  五、课堂小结完整性
  
  小结应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复习归纳本节所讲核心内容,突出重难点,找出学生记忆的方法,如讲述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过程时,可以概括为一个序幕、两个阶段、三个中心、四个人物以便记忆牢固,而且归纳本节的关键所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是留下悬念,激发学生反思的余波。一节课的结束不能认为是思维的完成,恰恰相反,应该是思维进入更高层次循环的开始。如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的思想主张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又是怎样实践的呢?这样引发学生思考,为讲好后面的新课《法国大革命》埋下“伏笔”,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更应注意目标反馈、讲练落实,让学生动手动脑,发挥主体作用,从而强化记忆。卢梭有句名言:“大自然塑造了我之后,就把模型打碎了,所以我正是这世界上的第一个‘我’,也是最后一个‘我’。”这也就强调了教师应给学生发展良好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规范中有自由,一致中有特色,统一中含个性,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可缺少的养料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