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根植农村 建设乡土音乐教材

作者:张俊蓉




  一、建设乡土音乐教材的重要性
  
  1. 从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看乡土音乐的作用
  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产生的条件之一是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即只有对音乐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音乐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有了音乐学习的兴趣,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有了审美的愉悦体验,又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二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把乡土音乐教材中的曲目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一个学生熟悉而亲切的音乐环境,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己熟悉而喜爱的音乐旋律中去学习音乐,诱发学生对音乐和音乐学习的兴趣,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的接受和发现学习,可以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2. 从音乐教材的结构,看乡土音乐的作用
  目前中学教学中使用的音乐教材对于经济文化较落后地区的中学生来说,这套教材有相当的难度,主要体现在:①知识和技能训练的起点较高,用于巩固乐理基础知识,训练视唱能力的谱例很少;②西洋的音乐较多,本土的音乐近零。因此,初中学生普遍认为对于外国的作品很难喜欢,如再加上教学设备的不完善,老师自我教学素质的后天学习不足,这色彩内涵的欣赏课便会成了枯燥无味的解说课,导致学生厌学。因此使多数学生只会抽象地背诵一些定义,或用语言、文学叙述乐理知识,不能把旋律准确地默唱或视唱出来,更不会从听觉上区别各种节奏、声部、调式、调性及和弦,更不会全面理解和辨别各种旋律的特征和风格。
  乡土音乐教材的内容题材多样,风格各异,主要是简谱。因此,把乡土音乐教材用于教学,从内容和形式上是对教材的补充,使音乐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更加合理。同时,也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减缓了教材的坡度。
  3. 从学生正确认识民族民间音乐和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看乡土音乐的作用
  当前,外来音乐文化的渗入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音乐文化生活,让人们领略了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但同时也可能使年轻一代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和特色意识日趋淡化。因此,我们要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持和发扬民族音乐传统文化。
  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乡土音乐教材,可使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把一些有较高艺术性的以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音乐作品和经过改编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介绍给学生,可使学生认识到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对音乐艺术创作有着借鉴与启迪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维护、发扬光大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意识会对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4. 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教育事业,看乡土音乐的作用
  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它对德育有着强化与辅助的作用。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但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而且对培养人的性格和意志品德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乡土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通过学习乡土音乐教材,可加深学生对家乡的风土民情,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与热爱家乡的教育事业有着特殊条件的辐射作用。
  
  二、根据农村小学的现实状况,进行乡土音乐教材的建设研究
  
  农村小学的孩子们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每天所听到的是鸡、狗、猫等各种动物、家禽以及各种鸟的鸣叫声。他们与大城市的小学孩子所见所闻的不一样。大城里的小孩子从小就听着各种各样,协奏曲;同时,城市中的绝大多数的小孩子从小就参加各种各样的音乐培训,听各种名家的独唱、独奏音乐会。这样一来,这些孩子自然就要比农村孩子的音乐素养高得多。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农村小学中不管是教师的音乐教学能力、音乐专业水平,还是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都没有办法与大城市相比。
  要想真正使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根据农村的现实情况,进行音乐教材的建设研究,构建起我国根据各地实际需要的“一纲多本的音乐教材体系”。在进行农村音乐教材的研究时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是,现行的农村教材的编排体例应充分考虑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调整难度,循序渐进,避免出现过于专业化的内容和技巧性的内容。教材力求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使学生喜闻乐见,以利于普及。
  二是,音乐教材应着眼于发掘民间的优秀乡土音乐文化。其实这对于全国的音乐教材都是至关重要的。“音乐是没有国界的”,长期以来许许多的音乐家和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者多持这一观点,似乎已成为“口头禅”了。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太准确的。在中国,它成为某些西化倾向的音乐家和西化音乐教育教学一线的工作者的依据。笔者认为:音乐是有国界的,但音乐可以超越国界而为人类所共享。贝多芬,无疑是德国的;肖邦是波兰的;柴可夫斯基是俄国的;李斯特是匈牙利的……但他们的艺术都超越了自己的祖国而成为世界人民的。我们不赞成狭隘的民族主义,但任何人在文化上必然有一个根基,一个立足点。有了稳固根基、立足点再延伸出去,流传于世界,我们才不至于像浮萍一样飘忽不定。这个根基、立足点便是我们的母文化、音乐母语,而这恰恰是我们的音乐教育所欠缺的、忽视的,以至被颠倒的。
  三是,我们有责任使这些大山深处的各类优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走进音乐教材,走进音乐课堂,最后牢牢地扎根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当然,也要兼顾外国的优秀音乐文化,使他们能够借鉴、比较地吸收世界音乐文化的有机养份,最终使他们能真正的理解音乐、欣赏音乐、热爱音乐、创造音乐。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的人格最终得以提升。
  四是,教材的编写必须以教学大纲和新音乐课程标准为基础,不能降低对学生的培养标准,同时又要使农村小学在现有的条件下能顺利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