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撒下美的种子 绽放心灵之花
作者:陈德文
语文课用“美”吸引学生,这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在语文课中怎样实施“美育”呢?
一、指导学生美读,体会美育的直觉性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要“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文学家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美读”是感知语文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多方面地感知教材,从而感受审美对象的美。“美读”,即有表情地朗读、吟诵课文,读者如文中人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抑扬顿挫,读着读着,与作者心灵相通,随着文章的感情起伏跌宕,理解随之增进,也自然会领受文章的美感。就如要读出李白“缘愁似个长”的满头愁,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满河愁,李清照“载不动许多愁”的满船愁一样,有意蕴,有味道,让学生通过美读走进情感艺术的殿堂。
二、引导学生“遵路”,突出美育的形象性
文学作品的美,具有形象的可感性,直接性,离开了具体的形象,美就不复存在。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如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智解,曹操“伏骥千里”的博大胸怀,柳宗元抨击“苛政猛于虎”的精神,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闻一多“拍案而起”的铮铮铁骨,朱自清不食“嗟来之食”的民族气节等,无不让我们眼花缭乱而心有所仪。奥楚蔑洛夫的见风使舵,菲利普夫妇的惟钱是亲,镇关西的横行,杨二嫂的市侩都令人憎恶。古人云:“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观照,既是对美的欣赏,又是道德的比较与默化。要激发审美情趣,仅让学生感知具体形象外露的,显而易见的美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把学生带进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中去,感知形象蕴涵的更为动人细腻的美。
三、带领学生“入境”,抓住美育的情感性
美感美感,情感是关键。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别出心裁地把美育叫“情育”,足见感情对于美育的极端重要性。因此教学中要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景中,让学生置身其境,如扪其形,如闻其声,如嗅其味, 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产生对审美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评价,“象喜亦喜、象忧亦忧”,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以美感人,以情感人,心灵日臻“净化”,摈弃假、恶、丑,趋于真、善、美。“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一幅画,“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一幅画,“日出江花红似火”是一幅画,“接天莲叶无穷碧”是一幅画等等,不能说这些画面不美,这是意境美的感性再现。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无言美,曹操东临碣石的博大美,北方地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苍劲美,杜甫登高的凄怆美,陈子昂登台的孤独美。这又是意境美的理性再现。总之,通过意境再现,让学生对美的欣赏达到“悟”的最高境界。
四、指点学生“悟神”,强调美育的愉悦性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感的主要特征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快感”。这种愉悦感是一种自由的舒畅的感受。唐代诗人杜牧《读韩杜集》曾用诗句描述过这种体会:“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他愁苦烦闷之时,吟读杜甫诗韩愈文,渐感舒畅愉悦,这种感受如那美丽的女麻姑,用那柔嫩小手在痒处搔摸一样。语文教学中,教师“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让学生自力品文,“自求得之”,“随时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得到美的欣赏,充实自己的经验,让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审美的愉悦性是增加语文教学的吸引力的关键之一。
五、促进主体的发展,明确美育的功利性
鲁迅说:“享受着美的时候,虽然几乎并不想到功用,但可以科学地分析而被发现美的享乐的根底 ,倘不伏着功用,那事物也就不见得美了。”这段话辩证地分析了审美活动中自由与功利的关系。因此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不单是为使学生获得愉悦感,而是遵循《大纲》,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它要引导学生学习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语言,借鉴前人创造“美”的经验,“美”的规律,“美”的表现方法等,形成合乎要求的读、写、听、说 能力。与此同时,接受文章的情感陶冶,形成学生美的心灵,美的人性。
六、教学“机机诱发”,注重美育的渗透性
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必须“机机诱发”,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之中,切实做到: 寓教于乐 ,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情绪高涨地学习,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寓智于美, 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孜孜以求地遨游,美神叫他们顿悟、开窍; 寓德于潜 , 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让他们“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他们的好影响, 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教师寓思想教育于课文学习之中,寓情感陶冶于知识的传授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知、情、意、行熔于一炉,使学生在精神品质、知识、能力、智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语文教学为美育开辟了用武之地,美育使语文教学生动活泼, 富有情趣。美育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和闪光生辉的教学效果。
总之 我们的时代需要美,我们的生活需要美,我们的心灵需要美,我们的教学需要美。所以,我们要陶冶美的心灵,酿造 美的甘泉,播下美的种子。让语文教学载着美育的甘泉,去绽开学生心灵美之花,结出全面和谐发展的创造美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