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美术欣赏课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作者:周 霞
一、 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美术作品的内容、情节、形象、色彩具有特殊的魅力和形式美的内涵,对于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极易唤起学生的兴趣,但要保持和发展这种兴趣,使之内化为对欣赏活动有意义的基础,则需要引导。例如,教师让学生欣赏石膏像《米洛斯的维纳斯》并谈感受。当学生发现“断臂”这个特点时,教师可讲述“断臂”的来历,并让学生畅想“断臂”的原始模样,研讨“残缺美”的涵义,以此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 提高学生观察的品质
美术欣赏中的观察品质是学生在观察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并表现也直接影响欣赏效果。美术欣赏中的观察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 对欣赏对象主要特征的观察。把握欣赏对象的主要特征是指把握欣赏对象的形象特征,是在同类形象共性的基础上,对所观察的具体对象的个性特点的观察与分析,是对欣赏对象细致入微、全面比较、准确判断的体现。观察的内容有欣赏对象的形态特征、形体结构特征、色彩特征、表情与动态特征、材质特征等,以便对观察的对象有较全面的了解。
2. 对欣赏对象中物象相互关系的观察。世界上任何一种物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表现为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美术欣赏中观察对象间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受环境影响呈现的外部形象与特征,是欣赏活动中的观察要素,主要是对比例关系、明暗关系、色彩关系、空间关系、情绪气氛、情境的营造关系等进行观察,为形象思维和审美活动提供依据。
3. 对欣赏对象中的审美因素进行观察。美术欣赏活动中,应善于发现和捕捉欣赏对象的形象美与形式美,以及这些美的造型方法。审美的观察是以视觉感知为基础的,有联想、想象与理解参与的观察、有情景交融的观察、形式表现的观察以及形式美的观察等等。对审美因素的观察是美术欣赏活动的核心,是将学生带入美术这一特殊的视觉艺术领域,使他们在大量接触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精细鉴赏美术杰作的过程。训练对视觉形象的形式美的敏感观察能力,可培养学生对视觉艺术的领悟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力和高层次的审美鉴赏能力,进而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理想。
三、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还应该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正确的观察方法有助于观察效果的提高,使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做到有序、有利、有获。
1. 整体观察法:是绘画基本的观察方法,要取得对客观形象的正确认识,必须从整体出发,首先看对象的全貌,然后看主要部分,其次是局部细节。看局部细节仍要注意与整体的关系,若只看局部不顾整体,容易造成错觉,不能把形体各体面都看完整。
2. 比较观察法:要看清楚对象并画好对象,不能只是瞪着眼睛盯着看,要上下左右比较着看。只有比较才能掌握诸多因素间的关系,对象的大小、前后、宽窄、方圆、长短、轻重等不同差别都是相对的,对象的形体、空间、色彩、明暗、材质等特征更要去比较分辨,并加入自己的认识、想象、理解、评价等审美感受,对象的形体特征越比较越清楚明显。也可以利用辅助线比较的方法,在对象及其环境中寻找接近垂直线、水平线、轴心线、平行线、倾斜线、连接线、延长线、弧线、重心线的形体轮廓,比较着去看倾斜度和空间上的位置关系,检查确定倾斜的角度和动态特征。
3. 联系观察法。当一个形象在美术作品中呈现给观众时,必然会有各种隐性的原因存在,应该联系作品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时代背景、社会经济、作者生平、风土人情等进行逐层推进的观察、了解、分析,然后综合各种因素的影响及了解的知识,概括总结得出完整的审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