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探索

作者:王元静




  声乐作为学前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教学形势,因此,在新的教育环境下,进行不段地探索、研究,边交流边创新,改革教师教学方法,使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更科学、规范、有效,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现状
  
  (一)学生情况
  由于学前专业的学生较多,每个学生都要上声乐课,他们入学时演唱水平较低;有的同学只是因为喜好,而嗓音条件较差,再加上学习期限短,因此只采取专业院校“一对一”上课就不能解决普通高校声乐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这种方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不适合普通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
  (二)教学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主要以集体课教学为主,难以照顾到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个别差异,久而久之,除了少数悟性较好的学生学有所成外,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减少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找出适合学生并且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模式。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可以采用包括独唱、重唱、对唱、小组唱、合唱等多种模式进行教学。
  
  二、学前专业教材分析
  
  目前学前专业声乐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规范,完全靠上课的教师来自选歌曲教学,严重制约着上课效果。学前专业的大学生大多没有学习过正规的发声方法,演唱技巧,目前老师们采用的教材大多是专业院校的,专业性强,技术难度较大,如:音域宽、旋律复杂多变学生演唱起来困难,因此学生丧失了积极性和热情。所以,根据学前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心理、生理等特点,选择古今中外思想性较强、艺术性较高、训练价值较大的的艺术歌曲和优秀民歌做教材显得更加重要,同时要不断更新教材,补充和选用反映时代精神和现代生活的新作品。这些作品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精神人格得到陶冶,思想品格得到升华,从而得到了美的享受,提高了审美能力。
  
  三、学前教育声乐课探索
  
  (一)科学地分组
  根据学生不同基础,把学生分为2-3个组,在分组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就会发现学生在学习速度、掌握程度上存在着差异,这样我们就需要通过考核重新对学生进行分组,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差异,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分组教学应该让学生清楚的是,分组的形式不在于优劣,而是按该同学起点的程度而定的,这样在心理上为学生解除负担。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每学期有一个整体计划,每一节课制订出周密的教学计划,教师应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心中有数,使教学过程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在教学计划进度上,由于学时和课时的限制,不能按传统的教材按部就班,可以精练,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教法设计形式多样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并进的方法以“合唱课”、“小组课”、“个别课”等几种形式交叉进行授课,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1. 合唱教学。除传统的齐唱外,可以让学生演唱一些短小、优美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让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提高合唱的听觉能力,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以此来培养学生合唱的兴趣。还可以自编一些比较简单的两声部练习曲,以此来帮助学生揭开合唱的神秘面纱,同时要求学生演唱时做到能监听另一声部的音高及和声效果,通过训练使学生的音准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在学唱歌曲时还要注意加强节奏感的培养,只有这样,在音准和节奏上,才能做到高低两声部的和谐统一。
  2. 小组教学。全班以小组的形式练习,以提高声乐技能,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声部或相同声部的组合,进行重唱、对唱,小合唱等形式的训练。在小组中,因为人数少,时间相对多一些,可以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观摩、相互研讨,在观看、聆听中得到启示。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歌唱技能、舞台演唱经验、心理素质,提高了学生的演唱水平,又能观摩到其他同学的演唱,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不同声部、不同嗓音、不同水平,还能了解学生歌唱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3. 个别教学。个别课就是“一对一”单独指导,是每个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阶段。教师必须针对每个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从声音类型、音色特点、音域范围、换声点位置等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案,有针对性地教学。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要使学生的声乐技巧得以完善,这是大课很好的补充。
  (四)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把学生上课的情况和舞台表演录音或录象复制给学生,这就可使课堂教学有延续性,学生可按自己在课堂上良好的声音状态去练习,以自身为参照,对比清晰,可把课堂上的感觉较长时间地保存,加强和巩固良好的歌唱状态。也可以利用录像学生能够及时纠正缺点,培养学生的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可以将教材的知识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展示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强化音乐教学的视听效果,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节省教学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遇到较难的地方,学生可以反复听,可以使学生更快了解乐曲风格和演唱风格,在优美的乐曲下很快进入角色,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自信心。
  (五)声乐教学评价
  改变传统的一次性定结论的、单一的评价方式。以前的考试是让学生唱一首歌就可以了,凭一次简单的考试就给学生下定论,唱完了就过去了,不能随意停顿,不能随意修改,这样显得有些片面。所以改变评价方式事在必行,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不仅关注结果,更应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应适当地将评价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评价方式的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因此,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法:
  (1)登记学生的课堂行为,记下每位同学在课上的表现,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2)音乐会表演,这是在学期中或期末进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兴趣自选内容、自选表演形式、自己排练、自己组织,演出时请班主任、课任老师、领导来参加并担任评比。
  
  四、强化实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活动,如:各种声乐比赛、卡拉0K大赛,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小合唱、表演唱、独唱、二重唱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每学期可以定期地搞小型的,以班级合作形势的汇报演出,以声乐为主,可以穿插一些儿童歌舞表演等,让学生大胆上台演唱,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还可以在学院附近的幼儿园、艺术中心、文化馆等从事声乐教学和观摩工作,这样更有利于贴近现实,对学习更有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