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点滴

作者:陈 霞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教学时,从一个个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以“操作任务,介绍(或探究)完成任务的方法,归纳结论”的顺序展开教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边看书边操作,由易到难完成一个个信息处理任务的过程中,在学生观察到了现象、有了感性认识时,再帮助他们分析完成任务的基本方法;最后适时地加以总结,使之获得规律性的知识,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过渡。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感“任务驱动”法的优越,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尽量采用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兴趣密切相关的事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运用“任务驱动”法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班级中,有的学生家里有电脑,父母也不时地教他们,他们懂的也就比较多。有的学生因为没有这个条件,懂的就少。在给学生具体任务时也就区别对待,任务有轻有重。教学时,还可将学生按照其认知水平分成两组或者三组。比如在学习“制作目录”这一节时,只要求部分学生按照课本“实践目的”中要求的“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能够熟练编辑艺术字”和“掌握文本框的基本编辑方法”两点去操作;而对于电脑知识懂得比较多一点的学生,则将要求增加到“学会应用图片、自选图形、文本框、艺术字等美化作品的方法”;对于基础特好的个别同学则要求“了解制作目录页的一般方法,设计并制作目录页”,并对整个版面进行个体化设计和整体美化。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懂得少的学生就学得少,落下的部分,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将落下的知识补上去。
  
  二、要创设良好的情境
  
  初中学生由于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阶段,他们的年龄还相对偏小,所以他们的学习不少还是依靠兴趣进行,而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自主、协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情境将会刺激学生的学习情趣。比如,我们在进行了上网搜索和走访水资源有关部门后,发现有少数化工厂排出的污水污染了水资源,为此,我们决定通过制作宣传手册,既倡导保护环境,又让学生掌握利用word制作宣传手册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为了让学生对制作宣传册子有兴趣,笔者创设了动态感很强的教学情境。上课一开始,学生的电脑显示屏上就出现了全国著名的五小山之首的狼山,辽阔的苏北平原上高楼林立,清澈流动的河水中游鱼在悠闲地往来,一幢幢别墅式的民居在河两岸逶迤矗立。突然,一股黑色的浊流肆无忌惮地冲进了荡漾着清波的河中。刹那间那浊流便迅速蔓延开来,河水顿时变色,一条条死鱼浮出水面。这时,河岸的一块大幅标语以特写式的镜头占据了整个屏幕,上面写着: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看了这样的情境学生深有感触,当教师布置任务,设定了评奖目标后,每个学生都兴致盎然地进入到具体的操作中。
  
  三、要注重能力培养
  
  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课程。面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教学内容很难超前或与发展同步。学生学习到的一些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不了多久往往就会过时。因此,教师在注重介绍基本操作与技能、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等相对稳定的知识内容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教学中,常常将与网络相关的内容贯穿教材内容的始终。通过一些实际任务,让学生从网上搜索、获取信息,进行诸如作文、贺卡、班报幻灯、网页等的制作、加工处理,从而体现信息技术应用这一主线。
  笔者的体会是,培养能力、领会思想重在潜移默化,在“任务驱动”中,不知不觉地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就能够触类旁通,开阔思路,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过渡,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产生学习上的正迁移,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引导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展示独特个性,启发他们从各个方向去分析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避免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克服思维定式。
  “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课程中一种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它改变了以往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开发式学习,特别是学生在经过一番周折后完成任务而产生的强烈成就感,将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而这,又是其提高学习能力的最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