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构建初中思想品德“幸福课堂”

作者:郭贵坤




  所谓“幸福课堂”有两个鲜明的标志:一是从形式上看,学生是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的;二是从内容上看,一堂课必须有效益,并且在有限时间内求得了最大的教学效益。本着建设“幸福课堂”为目标,通过建构以“结伴学习”为教学方式、以“学习活动”为课堂教学流程的“幸福课”范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水平,促进个体差异均衡的发展。
  
  一、理论指导
  
  1.关于儿童学习特点
  儿童的学习是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实现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人都有一种根深蒂固、改变不了的精神需要,这就是要与人们交往,在交往中,他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和充实自己的生活。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艺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绩的喜悦。”只有学生把增长才干当作一种幸福的体验,教师把教书育人视为一种快乐的责任,才能在幸福与快乐的彼此互动中,不断推动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
  2.关于儿童的心理学机制
  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儿童的思维才能发展。维果茨基认为,由于人的心理是在人掌握间接的社会文化经验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儿童心理发展离开了教育也就无法实现。在社会和教育的制约下,人类或儿童的心理活动,首先是属于外部、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以后就内化为人类或儿童自身的内部活动,并且随着外部和内部活动相互关系的发展,就形成了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又是相互作用、互相过渡的,外部活动可以转化为内部活动,内部活动又可以转化为外部活动。
  3.关于儿童情感的发展的途径
  朋友关系是增强幸福感的重要来源。18世纪法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幸福不能离开别人,别人是自己存在和幸福的最重要的条件,因此,爱他人是人本性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学生年龄越小,对生活满意度的判断更多依赖于外部因素,如学校和环境;年龄越大,对生活满意度的判断同时侧重于内外部因素,如个人的自由和友谊。Larson(1990)的研究证实了朋友关系对幸福感的重要作用。在他的研究中,被试随机地处于不同场合,然后被要求报告出不同的情绪。结果发现,当他们同朋友在一起时,他们的积极情感最高,而同家人在一起时积极情感的水平较低,独处时积极情感水平最低。
  4.关于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同伴互助的学习活动中完成发展。学习的最高的效率是让孩子动手、动眼、动嘴、动脑。在分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变原来的单纯旁观者为积极参与者,由于学生间原有的认识特点、经验水平的不同,对事物理解存在差异,通过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将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使学生个体从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必须动脑、动手、动口,是老师又是听众,无论是从语言信息的提取迅速性还是保持的持久性上,合作学习都比传统的老师讲授要高明得多。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使教学的单位时间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每个学生独立地在课堂上表情达意的训练次数和时间都比传统的老师与学生单向教学的问答式要多得多。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条件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归宿的主导作用,只有摆正这两者的关系,才能使我们走上“幸福课堂”。
  5.关于新课标的要求
  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美国心理学家格拉塞通过调查指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结伴、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这种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学习共同体内相互之间的交往更经常、更亲切、更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机会,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二、“幸福课堂”内涵:结伴学习,自主动脑,互助发展
  
  1.结伴学习
  两个学生结成学习伙伴,构成“学习共同体”。两个“学习共同体”构成一个学习活动小组。
  2.自主动脑
  教师提供“学习纸”,备好“设问”,重在生成,让个体自主动脑,促进学生思考和发展。
  3.互助发展
  采用多种形式的互助方式,促进同伴在“三维”目标上得以实现,共同完成发展。
  
  三、途径:改变教室排列方式、改变课堂教学流程
  
  1.改变教室排列方式
  两张课桌正面相对,结伴学习,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四张课桌相邻排列,构成一个学习活动小组。废除秧田式,整个教室呈“U”型排列,“U”口对黑板和教学媒体,教师居于“U”型中间,以方便监测“学习共同体”动态最短距离为要。
  2.改变教学流程
  废除以课本知识线性走向为主的讲授方式。以“学习活动”为教学单位,设计数量不等的“学习活动”板块,将教学目标和相关知识镶嵌到“学习活动”板块内,按照“教师示范—学生自主动脑—同伴互助学习—达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流程进行建构,逐步推进,达成目标。
  四、操作方式
  1.组建“学习共同体”
  (1)把全班学生按照性别男生、女生,性格内向、外向,发言积极、消极,态度主动、被动,说话活跃、木讷,成绩优秀、落后等进行分类,然后进行结伴。在初期和低年级,应以“拉郎配”为主;在初二、初三年级,应以自由结伴为主。
  (2)不断强化结伴学生的友谊和合作意识、能力。采取多种形式构成良性的朋友关系,包括家庭互访活动,双方亲子活动等,使结伴对象成为无话不说、无忙不帮的“学习共同体”。
  (3)在教室建立对“学习共同体”的激励机制,譬如按照组别进行奖励的图表等,促进“学习共同体”的良性互动。
  2.设计和推进“学习活动”
  (1)教师首先建立“师本课程”意识,在对课程标准、本册教材和学生学习、分析、吃透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班级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添加、删除和整合相关内容,建构自己的“师本课程”。
  (2)精心备课,构成“学习活动”预案。要明确达成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把教学内容分解成数个“学习活动”,设计过程和方法。
  (3)落实“学习活动”。
  第一步:教师通过典型案例进行讲解或示范,能够解决基本知识问题。
  第二步:设问一:向学生提供“学习纸”,让学生自主动脑,解答问题。通过“笔头”落实,学生动手、动脑,提高书写能力,保持精力集中。
  第三步:同伴间交换“学习纸”,研讨和评价学习伙伴的学习结果,通过双方比较,加深教学效果。教师随时监测学习活动,发现个性问题,应单独辅导;共性问题,应提取典型进行释疑。
  第四步:设问二(强化或加深),向学生提供“学习纸”,让学生自主动脑,解答问题。
  第五步: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共享学习成果。教师仍随时监测学习活动,发现个性问题,单独辅导;共性问题,提取典型进行释疑。
  第六步:设问三:根据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巩固或拓展训练。最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