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浅析“留守子女”成长缺陷的成因及对策
作者:董选珍
⑴心理偏常,不能主动融入班级群体。很多教师反映“留守子女”上课不能积极回答问题,与同学们合作意识差。老师找他们交谈,他们惯于缄默,不能大胆与老师交流。与同学相处,交往面较窄,只与“老朋友”型的同学产生“过密”接近。在他们身上流露出自卑、固执、亲情观念淡薄、团队精神不佳等性格弱点。
⑵自律性差,不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习惯上,人们以为“留守子女”比同龄人早些过上“独立生活”,自觉、自律、意识要强些,事实上并非如此。由于缺乏行为习惯的正确引导,他们在成长中的规范意识较差。表现在课外时间,他们耗时最多的是看电视,他们不能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不能自觉遵守学校作息时间;与同学发生纠葛时,他们容易冲动、痛哭、大骂,甚至动手打架;来自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诱惑极易在他们身上发挥作用,像对“网吧”、游戏厅、赌博活动的沉迷等等。
⑶上进心差,不能努力学习文化课。各项管理、约束对于他们来说相对“疲软”,“留守子女”的文化课成绩大面积偏差,他们也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上进的信心。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缺乏参加文娱活动的热情,缺少战胜困难的耐力和能力。一名初三年级的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养猪,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至今还不知道我为什么要上学读书,只知道读完初中父母便要把我接过去帮他们的忙。”学习环境失衡,就是这样影响着“留守子女”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在人生的“起跑线”上首先就输给了他们的同龄人。
二、探寻“留守子女”缺陷的成因
调查显示,缺陷的形成与下面四个方面有直接的联系。
⑴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带来心理偏常。在调查的114名初中“留守生”中,有78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极差、28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8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其中不少靠在外打工的父母每月寄回的几百元钱维持祖孙两代人的生活。与他们的同龄人相比有天壤之别。他们常因为家境贫穷而自卑;因为过分看重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担心别人取笑和否定而产生过敏心理;因为回报父母的欲望强烈,当一次举动或一次考试失意会一蹶不振而产生自责心理。
⑵隔代抚养缺乏必要的亲情沟通。农村常有“隔代爱”的说法,这种亲情交融今天并未完全消失。在由祖辈看护的中小学生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与祖辈有着浓厚的感情。但是,与祖辈能沟通思想、商量事情的,只有极少的学生。问及“为什么不相互沟通”,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祖辈不能理解自己想要的生活。。
⑶学校教育缺乏积极的应对方略。“留守子女”已发展成为农村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班主任没有完善的教育模式可参考,只能在摸索中寻找教育的途径。大多数老师对他们的教育往往只是同情,表现为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不能深入学生心理需求,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
⑷农村社区缺乏充分的邻里关照。学生在校时间每天只有那么长的,更多的时间在他生活的社区或村民小组。在这段时间内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目前几乎是空白,没有父母督促的孩子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面对的是心理的折磨、行为的抉择。
三、修复“留守子女”成长缺陷的思考与对策
⑴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子女”的教育机制建设。农村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实施单位,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职权和职能范围内,加强对“留守子女”的教育机制建设。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参与的监护网络,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二是关心呵护“留守子女”,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比如,为他们介绍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技巧等,在生活、学习上更多地关心、爱护他们。三是提供弱势群体补偿机会。诸如学习补偿、生活补偿等,富有创意地设计一些活动,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引导他们,让他们情感有所依托,生活有信心,用实际行动去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减少“留守儿童”从结拜兄弟、姐妹或游戏或故意捣乱等非正常渠道寻求精神安慰、感情寄托的可能性,这样也更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⑵建立间接沟通制度。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因此,家长外出前后要同学校主动取得联系,确定必要的沟通方式和渠道,建议沟通制度,确保“留守子女”的情况在第一时间内反馈畅通。一是定期与学校老师沟通,全面了解孩子学习、生活及表现情况;二是经常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三是及时与委托监护人互通,全面了解孩子生活、成长环境。让孩子感受到亲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⑶进一步加强宣传的力度。要让全社会意识到,“留守”现象不仅仅是一个孤立教育问题,而是社会发展中、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必然产物,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各种媒体、企事业单位、组织和个人都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此作出努力。尤其是家庭、学校和社区应紧密配合,齐抓共菅,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来关心“留守子女”的浓厚氛围,真正为“留守子女”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