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发挥“多媒体”功能 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作者:周 丽




  我国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为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作文教学结构的弊端是明显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养成依赖心理,缺乏独创精神;教师劳动高耗低效;教师脱离学生的评讲,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框子里模仿,甚至抄袭。因此,要想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如果学生开始接触作文时教师引导不当,容易造成学生对作文的害怕情绪,致使作文变成学生的学习负担。实践证明,利用多种媒体手段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构建现代作文教学模式的第一步。
  录像以其活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声音来展现作文教学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这就要求作文教学,以引导学生感知为基础,尽可能运用直观手段,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通过放录像、幻灯片,播放录音等手段创设特定教学情境,激发写作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后,作文会成为他们主动的追求和热烈的向往,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好作文,写好作文。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一个运动场面时,借用奥运会伏明霞跳台、跳水最后一跳时精彩的片断录像片进行启发诱导,学生被运动员高超、精湛的技艺折服,听着激昂的音乐或有感情的解说,学生的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运用电教“创设情境”,教师教得自如,学生学得轻松,越教越有趣,趣学越爱学。
  
  二、启发想象,开拓思维
  
  多媒体有极丰富的表现力,通过各种事物形象、情景过程的再现,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发散思维教学,是培养思维求异性的有效途径。对同一思维的对象不拘泥于惟一答案,可以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层次上做出立体的交叉答案。如指导“写好一个场面”的习作,先出现栩栩如生的场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庄严激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乐曲奏响,学生听觉、视觉受到强烈的感染。这时,抓紧时机发问:“看到此情此景,大家会联想到什么?”往往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会产生联想:“听到这乐曲,我们会想起每周一在校园操场上升国旗的场面”;“听到这乐曲,我想起了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获冠军的时刻”……联想能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会产生表达的欲望,推动想象力的发展,这样可使学生写出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文章。
  
  三、观察再现,感受真实
  
  小学生作文“无米下炊”的原因并非其生活中真无“米”,而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力较差,还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作文材料,所以作文首先“从内容入手”即从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摄取内容,以解决“米”的问题。
  在“例文分析”后,紧接着指导学生观察认识事物,有利于学生及时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如在指导看图作文《公园一角》时,让学生按地点转移顺序观察景物。以喷水池为中心,指导学生由近到远,有顺序地对喷水池前后左右进行整体观察。为使观察更加细致,可先遮住其中一部分景物,只留“喷水池”部分,引导学生从下到上按顺序观察,并且口述。经过多次指导观察,学生观察事物由笼统变得细致,学会先观察整体,再观察局部,懂得运用顺序法、分类法和比较法观察等,提高观察的质量。
  
  四、自评自改,完善提高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是课堂作文的深化和继续。作文评改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作文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认识和掌握作文规律。用现代教学媒体可以把学生作文展示出来,信息反馈及时,可见度大,给传统的习作评改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使作文评改这一环节焕发勃勃生机。
  对于学生课堂练笔,在教师巡视后,找出程度不同的几篇作文,然后映示在屏幕上请同学们一起评改,面对面指出优缺点,分析原因,进行修改。学生直接参与评改,充分调动群体智慧,把传统的背对背的作文评改方式变成面对面、多向型的作文评改。如评改《我爱家乡》习作,把学生完成的作文映在屏幕上,品词析句,共同评改。学生从交流评改中受到启发,学习别人作文的长处,改进自己作文的不足。
  利用多媒体评改作文时,教师还应组织设计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讨论综合式、讲练结合式、重点突破式、对比评析式等,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开阔性。这样做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繁重的批改负担,提高了作文批改效益;另一方面,学生学到作文评改方法,思维更加缜密,语言文字更加确切,想象力更加丰富,作文水平会有很大提高。
   作文是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同时又是提高思想觉悟,发展能力、智力,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的过程。要使这一过程最优化,作文教学应与多媒体紧密结合,遵循人的认识规律,扎根于素质教育的沃土之上,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始,教会学生观察,学生才会有话可说会写,才能获得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