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设计课堂悬念 引导探究学习

作者:赖寿成




  一、设计悬念,引发预习
  
  古哲人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有疑才有问、才有究。掌握恰当的时机,精心设计提问,就能达到引起悬念的目的。我在上《§1.2有理数》这节课之前,借助多媒体展示了两幅画.一幅是穿着纱衣的新疆姑娘在摘西瓜,另一幅是穿着棉袄的新疆人围着火炉在吃西瓜。第一幅画感觉很热,大约35℃,而第二幅画感觉很冷,约零下5℃。那如何用数来表示这些温度呢?我们学过的数只能表示零上的数,零下的数怎么表示呢?不知道,那究竟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到书中去找,一有办法马上告诉老师。这时,学生带着极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自主的去预习了。
  
  二、深化悬念,引导探索
  
  怎样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设置悬念,寓解难于趣味之中呢?最佳的办法是让学生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有所认识,并意识到它们的重要作用,这时设置的悬念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4.4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一节时,同学们对相似三角形的条件记的滚瓜烂熟,一点也不含糊,可到了实际操作,却不知如何运用。这时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古埃及国王想知道金字塔的高度,问众位大臣而大臣们没有办法,结果国王大发雷庭要杀大臣。幸好古希腊数学家泰勒斯用他的测量方法测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从而挽救了大臣们的命。如果时空倒转这位国王问到了你,你能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救你自己吗?这样学生切身体会到危机,纷纷自救,并猜测泰勒斯所说的种种可能的方法。这时,教师再适当解疑,学生明白了相似三角形还有那么大的用途。这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也更加明确了学是为了用。
  
  三、留下悬念,完而未尽
  
  数学的前后知识之间都是存在着相互因果的关系,旧课的结论往往是新课的铺垫和准备。如果在结束旧课时,教师在本课小结的同时找出与下一课知识的“交接点”,精心设置悬念,就能把学生的心一下子“悬”起来,使他们的产生解“迷”的需求。此时,无须教师再不厌其烦的强调,学生便会自觉的温旧知,预习新课,探索新知。
  如在上完《§3.1平方根》之后要讲立方根的知识,我设计了一个倍积立方问题,一个正方体原来各面的面积为16,现要做一个新的立方体,使其体积为原来的2倍。请同学们用硬纸板粘好交给我。同学们知道原立方体的棱长为4,体积为64,也就是说新的立方体的体积为128,那新的立方体棱长是多少呢?同学们相互讨论相互寻找答案,探求新的知识。
  这种意犹未尽的结尾,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涂上了“神秘的色彩”,既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了孕伏,也为激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问题,夯实基础,真正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得以延续。
  课堂教学由悬念开始,也有悬念而终,使其完而未尽,趣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