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直击探究性阅读存在的误区

作者:高敏康




  前不久,笔者曾去一所学校参加由区教育局组织的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课改已进入了第三个年头,因而本次活动显然是为展示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成果而精心策划的。承担本次活动示范课的几位老师也是各显神通,使出浑身解数努力想把最好的课奉献给大家。其中有一位老师执教的苏教版第七册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引起了我的一些思索。课文语言浅显,层次分明,叙事清楚。还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细腻传神。教者显然深谙新课改的理念,在设计本课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由题生疑,然后自主阅读课文,放手让学生在文章中去发现问题,并尝试在小组内将问题解决掉,最后再由学生将自己发现、解决的问题在大堂进行交流、碰撞。乍看之下,这课俨然就像是一堂比较规范的研究性阅读课,学生在课堂中雄辩滔滔令与会者叹为观止,学生的一句“我发现了……”让他们已然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然一课下来,我总觉得似乎缺了些什么,这里面应当还存在着某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探究性阅读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发现、自主学习的天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与人切磋交流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享受到探索、发现、创造、成功的乐趣。然而由于急于事功,当前的教学实际却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出现了诸多完全背离探究性阅读初衷的、背离教学规律的倾向,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一、 以牺牲人文为代价的探究不可取
  
  语文是一门社会学科,人文性是它的基本属性。也正是因了人文性,语文才不同于其他的学科,语文才具有了不仅仅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功用,更是人格、情操、精神得以提升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历来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好的语文教学,需要师生共有一种植根于语言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充分激活本来凝固化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感交融,造成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化情境,从中体悟语言妙处,学会语言本领。——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根本。”(韩军《限制科学主义 张扬人文精神》)。语文教学注重体验、感悟,注重诵读、吟哦,在读者与文本的交流过程中领略文本的内涵、意境,感受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然而本课的教学却背离了语文学科固有的属性,单纯地让学生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去分析、思忖其间的逻辑关系,而对于文中主人公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置之不理。试想,如果纯粹采用科学理性的方法去学习语文,学生所认识与理解的充其量只是一堆无生命的文字符号。叶圣陶先生早在四十年代就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得多了;可是 学生吟诵的功夫 太少,多数学生只是看看而已。这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面不偏 。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我想叶老的这段话会对时下愈演愈烈的探究式语文教学产生一些警示的。当然,在这儿,我也并非是在完全否定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策略,诚然,这一策略的引入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其强烈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如果单纯地采用“拿来主义”,不加分析、顾及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只能使语文教学走入误区,甚至会重蹈科学主义的覆辙。
  
  二、全盘否定接受学习的探究不可取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于是不少教师就对接受式学习大加鄙夷,直至完全抛弃。该讲授的不讲授,该要求学生记忆的不记忆,课堂完全成了研究场所,什么问题都要研究研究、探索探索、讨论讨论,这样的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似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没有了扎实的语言积累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语文素养的形成失去了坚实的基础。纵观几千年的中国的母语教学,“积累-感悟-运用”历来是语文教学得以代代相传的一贯传统,语文教学不同于理科教学,用清大附中特级教师韩军的话来讲,理科教学注重“举一反三”,而语言学习(即语文教学)应当是“举三反一”,也就是说,“人类语言的学习,是在“巨大数量”的语言(言语)的“例子”的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成年累月数量再无限量地加大后,才“奔涌而出”。因此,数量的巨大,例子的极大丰富,才是形成语言(言语)能力的最首要的前提条件!”因此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必要的接受式学习是必须的,教师的系统讲授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应有的知识,让学生在积累中运用,在传承中创新。
  
  三、缺乏指导流于形式的探究不可取
  
  还是拿本文开头所提及的这堂课来说,教师表面上似乎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去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由于没有进行有效的指导,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并提供必要的材料,致使台下学生呈现出一派貌似繁荣的景象,学生在叽叽喳喳、热火朝天的“研究”了一番之后,依然一头雾水,在交流的过程中同样不得要领,甚至漫无涯际乱讲一气。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显然是流于形式的。既不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健康发展。探究性阅读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探究但并不意味着学生的探究活动可随意脱离课题,甚至放任自流。如果疏于教师的指导,学生的研究活动则可能陷入自由化的误区。因而,在这堂课中,有学生甚至在大堂交流的时候把“我发现了这一自然段共有4句话。”这一浅显、毫无价值、意义的内容作为了他本课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实践证明,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是研探究性阅读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各种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点拨、督促和监控,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研究,给他们辅导和帮助,这样,学生就会在“研究”中真正感受到创新的价值和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探究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既不能包办代替,按照教师单方面的意愿操纵、主宰学生的学习活动,又不能推卸责任,而导致学生的研究学习处于一种松散、自由、散漫的状态。要切实摆正自身的位置和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努力做好组织、指导和促进工作,实现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