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试谈小学阅读教学中师生的共同“失语”现象

作者:沈建林




  几乎每一堂阅读教学观摩课、研究课中,执教者们都懂得运用美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计来辅助呈现教学内容,于是声、色、光、电粉墨登场。但是孩子们在这声色光电的眼花缭乱中又获得了些什么呢?在教学设计中孩子不是真正的主人,而是老师言语里听话的“木偶人”。对于一篇美文,“你喜欢哪个段落,我们就从那个段落学起”,“你想读哪几个段落,哪你就读这几个段落”,“你喜欢哪个句子,你就读哪个句子,或就从这个句子学起”等等,这同样把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搞得支离破碎,是“分析如山”、“问题如山”的最新翻版。而语文学科所蕴含的真正的美却在这浅层的演绎中隐遁了,消散了。在语文世界里,孩子们心灵的双翅在未展开前就己折断了!小学阅读教学的“失语”现象依然存在。
  
  一.主体性:彩色的泡沫
  
  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不少所谓的阅读研究课己基本陷于模式化状态,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有的课,学生活动的样式很多,又演,又唱,又跳,气氛十分活跃,唯独读书不多。有的课放得很开,但收不拢,学生谈天说地,离题越来越远。有的课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但是课堂上却见“机”不见人。有的研究课,教学的着力点主要是对课文内容的深究,或是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或是思想内容的无限拔高。学生海阔天空,甚至离开了书本去大谈网上看到的新闻或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信息。学生主讲(主要是尖子生),教师插话补充。但是,学生读书时间和思考的时间不多了,对于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运用的时间也被挤掉了。还有一些研究课,教师仍然注重理性分析,轻感受、感悟和体验;重部分,轻整体;重发散,轻集中,等等。由于不再逐段讲解,不少阅读课随意打乱文章顺序,而不再进行梳理;任意肢解课文又不回归整体。有时冷不丁地抽出一个句子让学生比较分析,但是语言环境淡化了,整体背景也看不见了。
  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带给了学生久违的欢乐,也不能抹煞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给予了模式化的语文教学有利的冲击。但是,任何意义上的“主体作用”,以任何形式表现出来的“主体作用”,都应是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主体作用。否则,学生都将是教学中教师演绎“主体性”的道具。
  
  二、朗读:永远的缺憾
  
  通过对本校部分学生小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研,我发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能安排朗读的环节,请学生“美美地读一读”。为了激发兴趣,在不同程度上也采取“分角色朗读”、“表演”等多种方式,这些做法都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我们也同时发现一些问题:
  (1)讲得多,读得少,朗读走过场。在教学活动中,朗读是很有限的。小学生读课文仅仅是为了了解、熟悉课文内容,作为教师讲析课文的铺垫,是教学的点缀。因此,“讲”代替了“读”,“听”代替了“读”,在语文课上,缺少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即使是为了教学环节而设置的朗读,也存在着时间的不足和实质上的缺陷。在语文课上,缺少来自学生心灵感悟的朗朗书声!
  (2)分析多,感悟少,美文不美。由于长期以来的一些不良影响,语文课被当成思想的“物质外壳”,语文课的人文性质被曲解了,语文课被上成对字、词、句、段、篇的繁琐拆解过程,结果是人文精神的丰富和复杂、微妙和多彩被扼杀。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被教师的危丁之技,分析得支离破碎。美文呈现出的美无法整体感悟,更谈不上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验。因此,学生无法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据我所做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2.8%的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经常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大声地、有感情的朗读,而57.2%的小学生是“偶尔”和“几乎没有”!美文不能“美读”,失去它特有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作用,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都是评价惹的祸
  
  可以这么说,评价就是教学的指挥棒。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又何尝不是教师的命根呢?考什么怎么考,教学就怎么教,不管是素质教育,“电脑派位”,抑或是“减负”。这在基础教育领域己是一条“真理”。升学考试的“指挥棒”在小学生和小学语文教师肩上的压力同样是沉重的。我用心收集了近几年来如皋市小学语文升学考试卷,和部分《(海淀新编)小学毕业会考语文模拟试卷》(兰州大学出版社)。其中,“标准试卷?题型全面?强化基础?立意新颖”便是今年“海淀新编”试卷诱人的招牌。翻开试卷,让人吃惊的是,在阅读试题部分,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层意、文章中心意思,解释词语等等题目仍比比皆是。在分值的安排上,阅读题在整张卷子中的比分仅为20%,字词句的知识考察却占据了50%的比重!而不少的阅读测试题又过多地关注思想性的挖掘,如阅读有关动植物的文章,就要说说它们具有什么样的性格和精神;阅读有关人物的篇章,就要谈谈他们身上有什么样的高贵品质、崇高品格,等等。小学语文考试特别是阅读考试偏重于分析理解,比如,分段,概括中心思想,分析句子的内在含义等等,这些题目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要求极高。从大多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看,是力所不能及的。然而要考,就不得不教;而由于大多数学生的思维水平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所以很难较好;因为学生难以掌握,教师只能大教特教拼命教,如此循环,是教师难以摆脱讲解分析的怪圈。
  分析至上的语文教学观不但不能使我们达到理性上的训练目的,而且还严重破坏了语文教学的美感体验。曾有学生写道:“语文是一只可爱的小鸟,老师手里却拿着一把解剖刀。”这样的教育的施行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反而彻底扼杀了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完整、和谐、完善的概念是与美结合在一起的,心灵就在这里发现了美。心灵一发现美,它就沉浸在无法形容的赞美之中。”只有孩子己经获得学习语文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学才会有生命力。可是,现实中的语文教育却远非如此,它常常忘却了美,远离了美,课堂成了学生听着、记着,不断地写着的工作间,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他们的神情茫然了,明亮的眸子黯然失色。学生感受不到美,寻找不到美。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感觉的钝化,兴趣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