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差生”是怎样产生的

作者:陈淑英




  现在的学生品德差的原因有诸多因素,本文仅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角度来分析学生“品德差”的成因。
  
  一、“目中无人”的分数教育机制导致重智轻德
  
  目前,由于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造成学校、教师、家长一切向“分”看,从教者很多时候“目中无人”,教育演绎成单一的“分数”教育。“生之情何以堪”无人问津。
  最初阶段,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备受教师关注,但多数教师的关注更多是批评指正而非循循善诱,因为教师期待的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在青春期逆反心理的驱使下,大多数学习较差学生并不因教师的批评关注而有所改变,再加上多数教师的关注缺少关爱,缺少耐心,缺少科技含量,这种无效关注的后果就是学习成绩没有改变,反而加剧了他们的无动于衷甚至导致他们放弃对学习的信念,成绩不但没提高,反而兴趣大减,品德愈劣。
  不得不承认很多双差生的制造者其实就是我们教师,是我们自己辛辛苦苦造就的!因为我们认认真真地想方设法地不惜一切代价地提高他们的分数。于是,我们对他们的品质视而不见,我们甚至用难听的话语讥讽嘲笑他们的有“德”无“分”,无意中,我们做好事“未遂”,却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让其“差”的环境。教师成为马斯洛所说的“恶劣环境”的制造者。
  
  二、教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马斯洛提出的人类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提出高层次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需要必须得到一定的满足。
  某些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应有的耐心,于是就责罚学生,甚至讽刺挖苦。故教师紧逼作业时,学生会因此惴惴不安。当学生“安全的需要”得不到相应满足时,就会对个体起支配作用,使其行为目标全部指向安全。在此情况下,学生对于教师的爱就会抛之脑后,不领教师的这份对他“负责任”的“情”(据调查,很多学生事后或过若干年后对教师因学生学习而采取的过激的行为方式表示理解。)
  为了安全需要,某些学生此时会选择撒谎,编一个不完成作业的理由;某些学生选择逃学;某些学生采取防御性对抗……于是很多教师因此将学生定格在“品行差”的位置上。
  当教师放弃这些学生时,可能就是学生安全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老师不再逼自己学习了,不必担心被责罚了,不必因此而焦虑不安了。可能在这个时候学生反而产生爱与归属的需要,因此在学校这个群体中他们要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他们希望得到同学教师的认可、接受,希望与教师同学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学生的这种需要往往在教师身上得不到满足,于是就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疏离感,产生消极的体验——孤独。恰在这时,同伴之间如果出现同病相怜者,行为得到认可,心灵得到慰籍,于是学校内就出现了“新人群”,这个人群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他们彼此的需要。于是,一群“坏学生”出现了。所谓的“品德差”的学生出现,排除其他特殊原因,有时教师无意地人为的制造了使学生展现“恶”的环境。
  
  三、错误的“偶像”崇拜导致孩子的心灵归属感出现偏差
  
  十四五岁的孩子,正是标榜自己的年纪,其内心深处急需得到群体成员的尊重,有的学生就要出风头,以此得到同伴的注意甚至赏识。所以,在学习上得不到名誉与声望的同学,就选择在“野蛮”表现上为突破口:顶撞教师,搞恶作剧、我行我素等等,并以此自我炫耀。再加上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这些胆大妄为的学生很自然地成为这个群体的偶像。
  当偶像的地位确立后,最高级需要也就随之而来了——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就是做校园“大叔”!做不了“大叔”就做“二叔”,做不了“二叔”就做“三叔”,……总之这个需要得到基本满足。
  马斯洛认为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发展高级需要、完善人格和走向自我实现的必由之路。当我们分析学生所谓的“品行差”的时候,利用马斯洛人性善恶理论在具体环境下分析,也许会更科学、更合理、更现实。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于学生的管理与认识更会理性一些。
  近几年,笔者所在学校几乎没有“品行差生”,其原因显而易见。教育细节活动的开展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关注,使他们满足了爱与归属的需要,教师之于学生的理解更深入学生心灵深处,更看重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在教育细节活动的开展中,每个学生都是教师尊重与欣赏的对象,因此当满足尊重需要的时候,学生走向自我实现之路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可以说,教育细节活动的开展帮助我们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至今,笔者还记得学校2003届一毕业生在校时说过的一句震耳欲聋的话:“我学习不好,但是我品德好!我是一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