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回归生命 回归人本

作者:徐新星




  [摘要]当前培育人文精神,实施人性化教育成了教育的热门话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生命”和“人本”的回归,应该做到:给学生生活的溪流,让他们能惬意遨游;给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能快乐飞翔;给学生多元的画纸,让他们能描绘五彩画图;给学生动听的音乐,让他们能吟咏心灵之歌。
  [关键词]生命;生活;想象;图画;音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本是用来描绘雪景的,笔者觉得用来形容活泼灵动个性纷呈的孩子也很贴切。近几年来,大家都意识到传统语文教育对于生命的辜负和摧残,“培育人文精神”、“人性化教育”之类的口号层出不穷,有关此类的文章也数不胜数。的确,意识层面的觉醒大家已经做得很好了,现在我们真正迫切需要的是行动!需要的是在语文课堂上,在与孩子相处的分分秒秒里,切切实实地作出努力,给孩子一个真正鲜活的生命。
  
  一、给学生生活的溪流,他们就能惬意遨游
  
  有句古话叫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其实是与真正的语文教育背道而驰的。语文教育的真正神髓应该是学生与人、与世界、与文本精神的交流与共鸣。而现在语文教育的窘境恰恰就在于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知识的解读和识记上,而让真实生活这条源源不断的溪流与自己的心灵错失,学生主观心灵世界的贫乏导致了真正精神交流的失败,于是语文教育便在这样的困境里恶性循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让孩子的心灵世界丰富起来,那就是给予他们真实的世界和生活。这才是他们心灵源源不断的活水。
  1.会心凝视
  凝视是需要时间的,需要一颗平和的心,这样才会有最大程度的收获。在这个越来越急功近利的社会里,匆忙的脚步、快节奏的学习和生活让孩子们已经将他们原本灵敏的触角收起,各种各样的习题集蒙住了孩子明亮的双眼,更蒙住了他们原本伶俐敏感的心。但即使这样,还是必须静下心来学会凝视,引领学生凝视。春天来临,笔者带学生去闻油菜花香,去听鸟叫,去看蜻蜓,去捕蝴蝶,去感受柳条拂面那轻轻瘙痒的滋味,去感受什么叫天蓝,什么叫雪白,什么叫鹅黄,什么叫嫩绿……去感受一个有色彩有生命的春天;夏天到了,带他们去看睡莲和爬山虎,去听知了叫,去捉天牛……接下来孩子们的语言和文字会让人惊喜,而他们会心的微笑也表露出他们内心沉甸甸的满足。
  2.积极体验
  如果说对生活和世界的凝视是心灵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关照,那么“体验”则更多注重主体积极地参与到这种感知中去,从而形成对生活的经验和态度。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教给学生的绝不是几个字的写法、几个句子的读法和几篇课文的分析,而是应该在课堂和平时活动的时间里让他们真正地生活,真正地经历一些事情。体验成功固然不可少,但失败、困惑、紧张、责任、负担,甚至是生活的灰暗……都应该尽可能地让他们体验。
  有了凝视和体验,孩子的心灵和精神世界才会真正地丰富起来,遇到文本时他们便可以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深入文本,与文本深交,真正的精神和情感共鸣由此产生。
  
  二、给学生想象的翅膀,他们就能快乐飞翔
  
  儿童的想象十分丰富。“他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鲁迅语)每一个孩子都是有着无限发展可能性的独特个体,我们永远猜不透他们脑子里的奇思妙想,只要给他们一双想象的翅膀,他们就能飞翔。想象给学生带来的愉悦和激励是我们无法估量的。给孩子们长期的想象训练和激励,是激发孩子们独特创造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
  语文课堂其实是最能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的平台,给孩子们想象的翅膀,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学《秋游》一课让孩子们观察完白云后,笔者顺势提出这样的问题:“天上的云还像什么?”学生抢着说:“像龙、像马、像房子、像大山、像棉花糖、像蒲公英吹出去的绒毛……”学《云房子》后,笔者问:“你自己还想造怎样的云房子?”学生回答:“造一座能充电的云房子,等打雷闪电的时候就把我的云房子充上满满的电,这样它就可以带我周游整个世界。”“让自己靠在云上,印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云房子给爷爷奶奶住,这样就好象自己一直陪着爷爷奶奶了。”……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想象平台的创设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难,很多时候它们就是信手拈来的。其中的关键还是教师是否有一颗不急于完成教学任务的心,是否给了自己一个细心聆听、善于欣赏的心是否给了孩子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三、给学生多元的画纸,他们就能描绘五彩图画
  
  课堂教学中,讨论问题这一环节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对话过程。由于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性格特点、情趣爱好,他们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时自然也会有着不同的假设和推想。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怎么办?作秀似的倾听学生的发言,然后借某一学生之口推出教师早已认定的标准答案,这种披着合理外衣的教学方式比明显地给出标准答案高明不了多少,甚至更加恶劣。师生追求标准答案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否定了文本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否定了学生内心世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笔者在教学《负荆请罪》的时候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提问“你觉得廉颇是个怎样的人?”在学生们的一片“知错就改”声音中,有只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我觉得廉颇其实也很爱国,也是顾全大局的,因为如果廉颇不爱赵国,他就不会向蔺相如请罪。”坐在下面的孩子一片嘘声,发言的孩子本来抬着的头渐渐低了下去……笔者知道这时不该沉默了,于是给那正低头的孩子报以坚定而响亮的掌声,并让那个孩子大声地重复了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这时,其他的孩子信服地点头了,并对那个勇敢地说廉颇顾全大局的同学投以敬佩的目光。再如,教学《爷爷的芦笛》进入尾声时,屏幕上投影了几段环境描写的句子,让学生体会主人公此时的心情。其中有这样一句:“门外伸手不见五指,强强缩回脚,又钻进了被窝。”“紧张、焦急、害怕”的答案即将被锁定,可就在这时,教室里有了杂声:“强强是个胆小鬼。”孩子们哄堂大笑,“标新立异”的孩子也红了脸。“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笔者问。小男孩有了自信,反问道:“难道不是吗?”“没错,”笔者带头鼓起了掌,“谁初次在这样的环境里不胆小呢?可是后来当他听到爷爷的芦笛声,感觉到爷爷就在身边时,他就‘不怕不怕’了。”孩子们一阵开怀大笑,那笑犹如一朵朵灿烂的花儿,开在每个人的脸上,也开在每个人的心里。这里,教师顺势引导,既保护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所以,语文课堂中的问题讨论应该尽可能地减少统一,最大限度地多一些个性,学生发表见解的过程其实就是个性得到张扬的过程,教师应该使语文课堂成为彰显学生个性的天地,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让学生在多元智慧的磨砺和碰撞中获得精神愉悦和享受。
  
  四、给学生动听的音乐,他们就能吟咏心灵之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音乐”充其量只是一个起辅助作用的小角色,但恰当贴切的音乐会成为整个课堂的点睛之笔。很多时候,有了音乐的课堂更会让学生焕发心领神会的熠彩。
  有人说:“喜欢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这话虽然略显绝对,但的确充分说明音乐对人性情的熏陶和人格的感染所起的作用。如果说要找一种东西确切地表达人物内心最细腻的情绪和感受,那莫过于音乐。音乐与文字是相通的,在很多时候,音乐给人心灵的触动是最精妙的文字也无法企及的。在平常的文本阅读中,恰到好处的音乐适时地响起将是一剂最绝妙的催化剂。如果说有些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一开始还有隔膜的话,那么随着美妙乐声的流淌,他们会有醍醐灌顶的感受,对于文本的理解将更深入更透彻。
  在教学《黄河的主人》这课时,笔者选了《黄河船夫曲》作为配乐,课一开始播放课件,让学生随着时而舒缓时而铿锵的钢琴曲感受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学生一个个目不转睛,细细聆听观赏,不时还发出阵阵赞叹。接着,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一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更投入地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而另一篇课文《长江之歌》本身就是一首歌词,课一开始先让学生感受这首歌,在学生学完课文背诵时再适时地配上音乐,师生共同沉浸在诗、歌交融的情境中,美的享受在音乐和文字的奇妙组合里沁人心脾。在整个课堂中,音乐的感染让每一个人都如痴如醉。
  其实,翻开任何一册语文课本,应该(而不是可以)用上音乐配合阅读的课文比比皆是,可现在大多数教师都可能因为怕麻烦或条件不够等原因而把这一环无情地丢弃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在笔者看来,像《二泉映月》这类的课文如果连最贴切的《二泉映月》二胡曲都没有让孩子聆听感受的话,那简直是对课堂对学生阅读的一种破坏与摧残,因为本来能给孩子们最好的、最贴切的心灵共鸣与感悟,却没有这么做。当然,这里所提的用音乐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绝不是为了矫情的表演或作秀,它必须以一种丝丝入扣、恰到好处的姿态嵌入课堂中,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最好地发挥音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