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共处”

作者:熊德明 耿金良




  [摘 要]课程目标是课程构成的首要成分,是课程改革的灵魂。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建构课程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立足全球,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共处”的逐步深化和完善的体现全球精神的课程目标。
  [关键词]全球化;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灵魂,它体现着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确定课程目标,国际教育局一位饱经沧桑的哲学家B·苏契道尔斯基(Suchodolski)曾作过精辟的论述:“尽管各大洲及各发展中国家之间存有差距,尽管有各种文化的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世界的新前途而斗争的各种目标却在哪儿都是一样的。无论在哪里,最重要的问题都是保卫和平,保障对一切人的教育,征服饥饿的威胁和保护健康,保护文化的价值观和拯救一切人类群体的文化特性。必须制止狂热和恐怖,保证所有人都得到对人权的尊重和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机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立足全球,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共处”的逐步深化和完善的体现全球精神的课程目标。
  
  一、培养“完人”——身心完全、和谐的人,没有被外在因素分裂的人
  
  《学会生存》报告明确提出,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教育的崇高使命就是要培养“完人”——一个身心完全、和谐的人,一个没有被外在因素分裂的人。这种人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五个方面:(1)获得丰富的知识,并且掌握了研究和表达思想的工具;(2)养成尊重人格的复合态度,这种复合态度使人格的各部分保持平衡:(3)具有丰富的感情,特别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的感情;(4)具有美的兴趣、识别美的能力,并把美吸收到人格中去;(5)身体健康,欣赏自己的身体,把它当作生命力与体格的和谐、美感享受及自信心、个人表现与情绪体验的基本源泉。
  为了在高科技时代培养这种“完人”,《学会生存》从三个方面着重进行了论证。第一、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为了达到科学的人道主义,教育应注意科学思想和科学语言的培养、客观性法则的培养、相对性和辨证思想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训练。第二、培养创造性。对于如何培养人的创造性,《学会生存》对教育提出了如下一些原则和要求:(1)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它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2)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3)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4)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立性,而不忽视创造性也是一种集体活动。第三、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
  
   二、培养会“关心人的人”——培养出能适应未来生活的个性全面发展的人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选择了“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会议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新构想,要求教育注重一种全球合作精神,培育人们学会关心的品性;针对社会进步与个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要求教育从促进统一性转变为促进创造性和革新精神。要求培养出能适应未来生活的个性全面发展的人。反映了世界各国教育家们对21世纪教育的殷切期望。会议代表们认为,新的教育应该更能适应所有人而不仅仅是某些人的需要,“使他们成为在21世纪创造一个更加平等、更加公正和能更好生活的世界的积极参与者”。为此,我们的教育就必须教会人们变得更加:(1)关心自己,包括自己的健康;(2)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3)关心他人;(4)关心社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生态利益;(5)关心人权;(6)关心其他物种;(7)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8)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
  
  三、培养“四种基本学习能力的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又进一步提出了“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要求“围绕更加尊重自然和尊重人的新发展模式的思想”规划我们的教育事业。教育“首先应为发挥今天还有明天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一切潜力创造条件,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为了更好地促进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教育就必须围绕着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亦即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第一、“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为此,应该注重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的培养。第二、“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在未来高度技术化的社会里,专业资格的概念变得过时了,个人能力的概念被置于首要地位。个人能力包括交往能力、与他人共处的能力、管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首创能力等等。这些能力能清楚地反映学习的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因为教育才得以引人注目。这些能力的培养在目前的教育中还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第三、“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由于当今世界是一个暴力冲突的世界,人们希望有一种能使人们扩大对其他文化和精神价值的认识,希望有避免冲突的教育,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人和整个世界,平等交流、和平共处。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当今世界所最缺乏的,为此我们必须学会共同生活。第四、“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它强调世界因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非人化现象,可能会在21世纪更广泛地出现,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的全面发展。“学会生存”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展个体的人格,并依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能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
  
  四、培养“学会共处的人”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国际教育大会在日内瓦召开。面对世界全球化趋势,这次会议突出“学会共处”这一为全球各地所接受的主题。会议认为未来公民必须具有共处能力,这是生活所必需的条件,因此,“学会共处”便成为面对全球化的一种基本学习需求。这次会议就“学会共处”提出了7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首先,发展应变能力,以面对政治的、经济和社会的、文化的、科技的各方面的人类活动中的迅速变革,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其次,发展成为公民的能力,参与并创造广义的政治生活和公共机构活动。第三、能够保障和促进所有人和各领域的人权,包括生存权、自由权、自身保障权、劳动权、社会及家庭福利权,维护世界和平。第四、认识和促使植根于地方、国家和世界的优秀传统的一致性得以强化,并为着共同利益对这些传统发扬光大,保持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第五、接受语言的多样性,以便自我理解、理解他人,以便更有能力构建包含不同文化的“我们”。第六、能够获得包含技能的知识,认识科学进步对环境和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对当地、国家和世界生活的影响。第七、能够进入新的信息技术领域,并发展使用这一技术的能力以便学会共处,缩小“数字鸿沟”。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体现全球精神的课程改革目标指引下,世界各国在课程改革中都无一例外地规定了全球化的课程目标。由于我国课程目标的全球化取向不清晰,所以在课程内容的体现上就比较散漫、随意,全凭教师对原有内容的阐释和新的可用于全球教育资源的开发,如果对教师的上述行为再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那么所谓的“全球化课程”就会流于形式甚至落空。在全球化时代,不加强全球化教育,培养国民的国际素质,使我国现有的素质教育向新素质教育扩展,中国就会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影响我国全球开放战略的落实。所以,在我国课程的培养目标中,应明确提出对学生的国际素质要求。学生的国际素质可包括以下五方面:一是全球意识,诸如相互依赖意识、世界一体意识、和平发展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国际正义意识等;二是全球知识,诸如世界地理、世界历史、国际时事、国际语言、国际经贸等;三是全球技能,诸如国际理解、国际交往、批判创新、信息处理、对话合作、终身学习等;四是全球价值观,诸如关心地球、维护人权、尊重生命、公正和睦等;五是全球行为,诸如参与一切有利于全球正义事业的行动等。以上目标虽然要明确地提出,但却可以与传统的社会目标相结合,以期达到由近及远、由地方到全球的有序延伸。向各种世界性问题和共同目标打开教育的大门,并不意味着取消每种制度的特殊性,也并不意味着降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或造成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断裂。根据具体情况解释这些目标,并安排它们的先后秩序,将永远是各国政府依据某种已经被阐明了的哲学而行使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