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把握尺度 提高实效
作者:刘金艳
一、管理与民主的结合度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繁杂琐碎。所以在班主任实际工作中,许多班主任与其说在管理班级,不如说在“看管”学生。这种警察型的管理,其效果往往不佳。一是会把学生管“死”了,太多的约束和强制会降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班内工作不推不动,不问不行。二是会把学生管“懒”,太细的指导和帮助,会造成学生严重的依赖心理,凡事都等靠班主任的安排。那班主任是否可以不管,把班级的大事小事都放权给班干部处理,使学生完全享受民主呢?这样过分的民主也是不对的。班干部毕竟还是孩子,或因能力有限,或方法欠妥,以至于有的班干部因权力过于集中而肆无忌惮。对班级管理产生了消极影响。
班主任应在组织好,协调好班级管理的基础上,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给学生一定的民主,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各项活动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做,如:主题班会、运动会、班级日常工作等都应听取学生意见。使“民主”的前提是“管理”,只有用心的“管理”在前,才能放心的“民主”。
二、 宽容与处罚的宽严度
俗话说“严是爱,宽是害”,一个学生犯了过错,只要承认错误,大可既往不咎。但个别学生他们或抵死不悟,或阳奉阴违,或屡教不改。这时班主任就应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批评,甚至有分寸的进行处罚。切不可姑息迁就,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教育他们从所犯过失中吸取教训,纠正缺点错误。处罚应是善意的,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同学也可以说:“因为爱,所以处罚。”
但是,对学生的错误也不能一味的训斥、惩处。有时适当的宽容也是一剂治疗学生思想疾病的良方。宽容并不是回避矛盾,也不是一种妥协,而是当学生有错误时,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只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一想,那么就可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纠正错误的。宽容往往能产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人格力量。
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而不严厉,爱护而不溺爱。对学生弱点、缺点的处理要做到宽严适度。使学生感觉到的不仅仅是合乎情理的严格,而且是充满人情味的关怀。宽容和严格结合,只有这样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发展。
三、对优等生、后进生的平等度
今天我们一些班主任对学习好的学生宠爱有加,百般呵护,只给鼓励,不作批评。对好学生爱而不严;对差学生严而不爱,甚至损害学生自尊。这样做往往使优等生经受不了挫折,承受力最弱,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容不得别人批评,反倒害了优等生。同时使后进生得不到肯定,看不到希望,对自己丧失信心,只好破罐子破摔,也害了后进生。
作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该做到对待优等生特别注意不能一味表扬,“响鼓还得众锤敲,好马也须扬鞭催”,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多吹些“秋风”让他们清醒,可以经常鼓励他们应象高标准看齐;当他们有了缺点、错误时,不要捂着掩着,而要适时指出,促其改正;当他们受到挫折时,要及时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心态,让他们及时摆脱失败的阴影,轻装前进。对所谓的差生更不能一味批评,要多一些关爱、赏识,不歧视他们,鼓励他们尽量争取多学一点知识。班主任要善于寻找突破口,挖掘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及时对他们的优点进行表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他们的进步。使他们在平等温暖的氛围中,自由愉快的学习、生活,发展、进步。
四、师生距离的远近度
教师与学生之间,从情感上说,距离越近越好;从管理上说,又必须留有一定的距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与学生保持一个适度的距离,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既可亲,又可敬的班主任形象。
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的接受班主任的教诲。因此,在日常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必须努力创造良好的氛围,积极探询与学生情感的交融点,使学生真正把班主任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乐于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从而使得学生对教师崇敬、信任和亲近,拉近师生情感间的距离。
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师生之间必须有一个适度的距离。要让学生在这个适度的距离中,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老师在学识、能力、经历等方面的距离,从而对教师保持应有的尊重;而师生之间如果距离过近,片面强调和学生“打成一片”,那么学生则会与你称兄道弟,轻慢老师应有的权威,不尊其师,何谈“信道”,何以“服管”?这种若即若离,才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