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论教学中教师课程创生的实现

作者:赵庆来




  【摘 要】教学在本质上是一个课程开发的过程。新课程倡导课程创生取向,教师在教学中应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意义、课程资源和课程理论持续、主动地变革、建构和创新,以生成新课程。而良好的知识结构、课程意识、创生能力、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的课程权力、教育评价支持等是实现课程创生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教师 课程创生 意义 实现条件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课程创生,但目前,教师在教学的课程创生中面临一些困难和困惑,存在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教师课程创生的内涵和意义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在本质上是一个课程开发的过程。真正的课程是情境化、人格化的,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文本、环境等多种因素持续不断的互动生成过程。现行课程文本、知识的意义是多元的,它蓄藏着解释的无限可能性。因此,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课程文本作出相应的解释。要把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联合创造的经验作为外在作用物,引导学生实现认知发展、能力形成、人格建构,并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可见,课程创生是课程的本质要求。所谓课程创生,是指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自身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优势、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等,通过批判、反思而实现的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意义、课程资源和课程理论的持续、主动地变革、建构和创造,从而形成具有教育意义的知识内容。
  在课程创生中,教师应由一个课程消费者转变成积极主动的课程开发者,要使教学超越狭窄的书本内容,使师生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课外资源进入到教学过程中,以利于革新教育理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同时,要开发、利用大量能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资源,以丰富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使他们在知识、品德、能力和人格各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此外,还要打破课程资源单一和“学科本位”的限制,丰富课程的内容,深化课程知识、社会实践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课程整合。
  
  二、教师实现课程创生的条件
  
  总的来说,实现课程创生的条件可分为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其中,主观条件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课程意识、课程创生能力等,而客观条件则包括课程资源、教师的课程权力、教育评价支持等。
  1.良好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一般包括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教师在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良好的知识结构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解读文本、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进而生成新的课程意义的基础。从课程创生来说,教师需要具备课程创生观,了解课程创生的意义、方法、途径、原则等。否则,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就会流失,课程创生也就失去了根基。
  2.课程意识。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在教育行为中明确或隐含着的“课程哲学”,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程观与方法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对课程进行追问、反思、调整,并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发展中。要培养课程意识,教师就应以对课程的独特理解为基础,从目标、课程、教学、评价等维度来整合教育活动和行为方式,以成为课程的动态生成者。可见,教师就是课程的动态构建者、课程的生成者。
  课程的生成意识是课程意识的基本构成部分,教师要将自己看成课程构建的主体,而把教材视为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明白教材是可以超越、选择和变更的。其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对预设课程进行拓展、补增、改造,并重建不合理的地方。课程在动态的运动过程中生成了无数的课程资源,而这些资源又是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产生的,直接与学生的知识、智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相联系。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捕捉、判断,并重组这些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从而在生成新的课程意义。
  3.课程创生能力。教师的课程创生能力是建立在他们一般能力的基础上,并与课程实践相联系的特性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在课程的创生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以广泛而扎实的学科、社会知识为基础,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解读文本的能力。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还是“体验课程”。课程文本虽然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但能生成更多有价值的教育内容。教师对文本解读得越透彻、深刻,生成的知识点就越多,对课堂教学的驾御能力也就越强,达成的课程目标就会更加丰富。
  (2)观察、分析学生的能力。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叶澜教授认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职业敏感性,要善于观察、及时捕捉、分析此类学生资源,以较好地利用、生成课程,从而对学生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
  (3)信息的处理、加工能力。无论是解读文本还是课堂教学,生成资源的数量与质量都是纷乱复杂的。因此,教师要在达成目标的前提下,对这些信息进行取舍、分类、加工。如对资源的来源、价值等进行判断,看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此外,还要掌握哪些资源需要在课堂中展现,以进一步生成;哪些是 “潜在课程”,需要在课后加以修订、完善和开发;哪些是需要重点强调并探求结果的;哪些是需要适当提醒及课后思考的,等等。这样,就能及时地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处理、加工,并形成不同类型的课程,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完善。
  (4)教学机智。机智是“瞬间知道该怎么做,一种和他人相处的临场智慧和才艺”。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教育情境的复杂性使其中的很多因素都无法预设,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然而,正是这些不确定的“意外”才使得课堂更加生动。因此,师生应在围绕着教材展开的情境对话中相互启发、相互感染、相互促进,以激发主体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积极地思考。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会催发、生成许多新的教学契机,教师要抓住这些契机,促进教学的开展,否则就会阻碍教学的进程。所以,教师要善于抓住有价值的偶然情境,并因势利导,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5)教学研究及反思能力。课程创生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且每一次创生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因此,教师需要对自己的创生行为不断研究和反思,以总结出经验,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研究与反思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促使教师对课程理论、目标、内容、意义等进行全新地审视,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创生行为,从而提高后续课程创生的有效性。
  4.丰富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并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它是保证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顺利实施的基础,是课程因素的天然来源和课程实施的条件。这在校内的课程资源建设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如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资源中的实物、活动等,就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手段和内容,且易于开发、利用。但如果没有广泛而开放的课程资源系统,现代课程的动态生成就失去了基础,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就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效果。此外,不能把课程资源局限在校内,学校与教师应加强同外部的联系,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校外资源,降低校内资源建设的成本,并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的联系。因此,学校之间应加强合作、交流,以达到资源共享、相互借鉴、互助发展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课程资源的足与不足是相对的,具有良好课程意识的教师能够克服条件的限制,创造性地使现有资源生成新的意义,从而促进教学的开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