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至少你自己是爱她的

作者:刘 昕




  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薄俊生这样说,“有人把语文看成是几本厚厚薄薄的书,这样的老师从语文中看到的只是灰色的书页;有人把语文看作是案头批不完的作业,这样的老师从语文中感到的只是日子的无奈。我把语文看作是神奇的矿石,是祖先的乐器,当我凝神走近它,我听到了深藏于地底的乐音,听到了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这番话中对“语文”的界定值得我们重视,那就是:语文是动人、博大的;语言的教学是美丽的、充满情感的。因此,可以说,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态度最终决定了教师是否能上好语文课,能否做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
  语文本身是充满情趣的,然而,这种情趣首先是要靠教师自己对文本、对语言进行关注,进行充满诗意的凝视,才能让学生们感受到诗意,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笔者认为,快乐的语文课堂大致可以从读、品、写这三个方面去努力创设。
  
  一、乐读,赏其美
  
  如果学生能够领悟一篇文章或文章的优美之处、动人之段、情深之句,那么,体悟文情就不再是什么难以攻克的“堡垒”了。问题是学生必须愿意去读,并把达到感情朗读的较高境界作为他们乐意追求的一种享受,这就必须要解决怎样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朗读的问题。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设置前景——诱读。如在教学《九寨沟》时,笔者引导学生朗读了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也就是写动物的那一段。笔者说:“下面的一段话,只要你们反反复复地去品读品读,咀嚼到最后,你就会把自己带进一个神奇的,也许你永远都没有机会接触的有趣的世界里,让你乐不可支。”在这里,笔者给他们设置了一个诱人的前景,学生自然会抑制不住好奇、怀疑、向往,从而快乐地走向美丽的“陷井”中,使朗读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2.营造氛围——引读。在学生朗读前,给他们营造与朗读目标相吻合的情感氛围。当他们的情绪达到饱满时,有感情地朗读就成为了他们情绪宣泄的需要,并完全处于一种自主、自然的状态中。营造氛围的方法有很多,如音乐的渲染,图画的暗示,语言的营造等。在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时,笔者指导朗读了课文的最后一部分。笔者这样引读:“是呀,我们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远与大海同存,与人民同在。只要有浪花的地方,我们就能看到他的身影,听到他那震撼人心的声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爷爷将在大海中永生!”师生共读时,我在黑板上涂上蓝色的大海,浪尖上飘着朵朵鲜艳的花瓣,同时将“春天的故事”的序曲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的心跟着乐曲激荡,使倾情朗读成为他们的迫切需求。再如,教《诚实和信任》这篇课文时,笔者也采用了以语言铺垫来营造氛围的方法。该课语言平实而情感动人且富有深刻的哲理性,但由于它没有美丽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因此,要求学生自主地朗读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在指导品味课文的重点部分,即两位陌生人在电话中的对话时,笔者先范读了一遍,要求学生听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请两位擅长朗读的同学到讲台上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读完后,笔者指着乙问甲:“你认识他吗?”甲:“不认识。”再问乙,乙同样说“不认识”。笔者接着问:“那此刻你们觉得彼此相隔远吗?”两人都答:“不,觉得很近。”笔者追问:“是什么使你们心与心的距离变得这么近,让你们觉得彼此是那么熟悉呢?”生说:“是彼此间的信任。”于是,笔者问全体学生:“有相同的感觉吗?那你们……?”同桌的两位学生迅速地对望片刻后,纷纷模拟拿起话筒,那真诚的表情足以说明他们的投入和满足。
  3.放飞自由——赏读。摆脱禁锢,自由驰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渴求。在课堂中,如果学生能够欣赏课文并充满感情地朗读出来,直至让教师欣赏,学生彼此欣赏,这才是引导自主朗读的最美妙的境界。在《小露珠》一课的朗读教学中,笔者就大胆地尝试了一下。在指导朗读小露珠反射霞光,给植物们带来生机的那一段,也就是课文描写最美丽的一段时,让学生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如轻声朗读、高声朗读、边读边画、找伙伴读、打擂台读、推荐同学读、邀请同学辅导自己读,等等。学生欢呼之后,就开始自由地选择方式,自由地赏读。当一位同学向全班发出邀请,齐读这一段之后,笔者情不自禁地说:“读得真动听!我也想加入你们,愿意带上我吗?”孩子们兴奋了,感动了,师生彼此欣赏,同时又共同赏读了一遍课文,这样的朗读才真正是一种享受。其实,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通过理解词语来指导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指导朗读,拓展文字的想
  象空间,以教师情感的传递来指导朗读,等等。
  
  二、乐品,尝其味
  
  语言和精神不断地同构共生,并在人的心中积淀后,就形成了语感结构。一个人的语感品质主要体现在语感的清晰性、丰富性、深刻性、敏捷性和独特性上。如果说促进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是语文课的形成性目标的话,那么,提高学生的语感品质则是语文教学的终结目标。语感是左右听、说、写的质量的杠杆,语感素养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培养学生清晰、丰富、深刻、敏锐和独特的语感品质是语文教学的本位目标。那么,要怎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语感呢?笔者以第八册课文中的教学为例,做了一些尝试。
  1.在评读中品。如教材中《燕子》这一篇文章,文中第二自然段有几个短语用得妙极了,如“微风吹拂”、“细雨洒落”、“柔柳展开嫩叶”、“赶集似地聚拢来”、“烂漫无比的春天”、“燕子从南方赶来”,等等。笔者想使学生在不自觉的状态下比较轻松地品味这些文字,并感受它们的妙处。于是,便在屏幕上打出两段文字,一段是原文,一段是被简化的文字。然后,让班上两名朗读最出色的学生抽签,并分别代表两组同学朗读这两段话。读完后,笔者问:“谁读得好一些?”学生一致认为读原文的那个同学读得好一些,再问另一组同学和当代表的那位同学:“你们有意见吗?有什么委屈吗?”他们站起来七嘴八舌地说:“有!我们抽读的这一段没有他们读的那一段写得好,而不是我们的朗读水平差!”接着,笔者就让充满委屈的学生说说那段文字到底好在哪儿,学生细致准确地分析了其中的精妙之处。这样,在评读的过程中,学生尝到了斟字酌句的美妙滋味。
  2.在选读方式中品。不同的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自然是不同的。情感外显的方式基本就是读,因此,不同情感的体验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激动处大声地读,伤心处低低地诉,体会深刻哲理时则需默默地读。如果学生能够在初读文章后,就自觉地选择出与所蕴之情较一致的朗读方式,且这种方式又是他此刻认为最舒服的,那他就已经在品其味了。如教《鸟语》这课,为了让学生品一品“软语”,尝一尝与鸟对话时的情趣。在教“我”与布谷对话的那一段时,笔者问:“这段对话,你们想怎么读呀?是高声一些,还是低声,还是默默不出声地读呢?”生答:“较轻声地读。”笔者追问:“为什么?”生答:“鸟儿软语,我们也该轻言细语,不吓着它们,对鸟儿也是尊重。”笔者再问:“此刻你们愿意全班齐读呢,还是小组读,还是……?”大部分学生选择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读或一个人细细地读。这样的品读,其情也温馨,其声也动人。
  
  三、乐写,感其趣
  
  要想让学生乐于写作,并把它当作一种乐趣,是所有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而其过程则实属不易。究其根源,学生在写作时有几个难过的坎儿。一是题材缺乏,无内容可写;二是语言障碍,尤其是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再向最粗浅的文学语言过渡,这种近乎架空的过渡,常常让大部分学生都感到无所适从。三是思维的深度不够,难以表达自己所想的或想要说的,这些都导致了学生提笔就皱眉。因此,要让学生乐写,就必须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尽快让中年级的学生进入状态。苏教版教材中所挑选的课文,一部分具有很强的示范性,结构清晰,语言朴素秀丽,适合学生从结构到语言的仿作。还有一部分课文具有留白空间大的特点,能给学生想象填空的天地,同时,文本又是他们想象的切入点和再创作的凭借,这些特点都非常有利于他们开展小练笔。
  新“大纲”隐去了“作文”的提法,将低年级的写作训练称作“写话”,将中高年级的写作训练更名为“习作”,其用意就在于进一步明确并强调小学生的写作训练属于“练笔”——练习用笔来说话。那么,应怎样使学生乐写且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呢?仍以第八册教材为例,《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较典型的借物喻人的文章,树品即人品,树香即人美。笔者便以“梅兰竹菊”曰君子为引子,让学生再说说还有哪些植物有什么品质,常用来比喻什么样的人或什么样的精神。然后,要求他们模仿课文,写一篇习作。又如,《沙漠中的绿洲》主要介绍了阿联酋人民怎样使沙漠变成绿洲,又是怎样爱护这绿洲的。文中有几处细节,描述了那里的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的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这课的小练笔就是“我是阿联酋土地上的一棵草(或一棵树、一盆花)”。当《生命桥》教完后,学生仍沉浸在心灵的震撼中时,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头,“夕阳西下,山谷间仍回荡着小羚羊声声悲切的啼叫,猎人们转过头,默默无言地向山下走去……”让他们进行续写。有时,笔者也会让学生根据需要,自己确定练笔的内容或形式。如在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中,小萨沙认识到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并且也这么做了,这让学生觉得他很可爱,也很感动。于是,就有学生提议以萨沙妈妈的口吻为萨沙写一篇成长日记,还有学生提议,开头该这样写“我的小萨沙健康地成长!今天,我的儿子让我骄傲,也让我感动……”这样的练笔就做到了既有米下锅,又有菜谱在手,学生自然乐于去煮,且能够煮出趣味。长此以往,书面表达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最后,笔者想把自己喜欢的几句话送给大家共勉:一个优雅的语言教师就是语文本身,一个脱俗的语文教师就是人文显现,一个领悟了语文教学真谛的老师就是仁者智者,他会因此显得沉静而又热烈,严谨而又豁达,专注而又潇洒。只要愿意,每个语文老师都将因为自己的职业而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