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以语作导 熠熠生辉

作者:龚侃侃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授业,乃讲授学业。教师在授业时,如果能吸引孩子的视线,调动他们学习的激情,那课堂就是精彩的。于是,笔者尝试着从导语的设计入手展开教学。
  导语,就是能引导学生逐渐理解文本,切合实际,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语言。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心理发展特点,并适时地选用合理的导语,就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温故导语,激学新知。
  温故知新是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新课开始时,教师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通过复习、沟通、对比,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导到新课文、新知识上来,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笔者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小朋友,我们在第三册语文课本中,已经学过了《狼和小羊》一课。请你们回忆一下,那只可怜的小羊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是一只老山羊和一只狼相遇的故事,那这只老山羊会不会被狼吃掉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新课《会摇尾巴的狼》。”
  这样的导入语,将已学课文的知识作为铺垫,有利于学生较顺利地进入新课的学习。温故式导入的内容和方法应该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变化,有的可以温古人古事而导入今人今事,有的可以温现实生活而导入课文所写生活,有的可以温课外而导入课内,有的可以温旧知而导入新知……但无论如何,必须要有两个前提:所温内容是学生已知的,所温内容和所学课文的内容之间是有联系的。
  2.情境导语,引人入胜。
  古人的诗往往是“言不尽意”的,很多时候学生要借助于教师的语言才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的语言能不能入情入境地引导孩子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进行《早发白帝城》的教学时,笔者在导入时便以谈话激趣:“诗人李白写的《早发白帝城》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很美的画面。白帝城笼罩在彩色的云霞之中;长江之水白浪滚滚,一泻千里,两岸青山层层叠翠,江畔传来猿猴的啼叫声。这有山有水、有声有色的长江三峡美景真令人陶醉。想学这首诗么?”学生听后,受到感染,学习兴趣就激发起来了。
  诗歌往往是借景抒情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在学完第一、第二句诗,转入学习第三、第四句诗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清晨,蒙蒙的雾气还没有散尽,诗人按耐不住思归之情,在缤纷的云霞笼罩中的白帝城出发,沿长江之水顺流而下。近了,近了,快到江陵啦。在江水拍岸声中,他还听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心情如何?”
  学完全诗后,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笔者又设计了这样的总结语:“《早发白帝城》出色地描述了穿行三峡的情景,并描绘了瞬息千里的壮观,使读者体会了诗人遇赦放国,轻松、愉快的心情,同时也生动地显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同学们想到三峡去走一走,看一看么?”(出示三峡图片)“同学们,‘百闻不如一见’,你们长大后有机会要到祖国各地去走一走,看一看。”
  故事中的情境往往需要教师通过语言加以描述,才能把学生带入其中,理解故事中的“言不尽意”,收到含蓄意丰、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3.关键词作导语,激发感情。
  在教学一篇课文时,如能抓住关键词就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那么,合理地运用关键词,一步一步地引领学生理解课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丰碑》一课记叙的是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教学中,笔者从“军需处长”这个词语入手,用“军需处长”做跳板,指导学生从他冻死的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崇高精神。进一步提出问题:“在本课中,哪个词语出现的次数最多?”(“军需处长”前后出现五次)接着,弄清“军需”的意思。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当学到描写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那个自然段时,学生已经知道军需处长是掌管部队给养、被服等物资的人,是“发棉衣”的人,但是此时,他自己却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活活被冻死在树下。这一情境让学生深受感动。这时,笔者顺势引导:“身为军需处长,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的环境中,却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通过对关键词“军需处长”的精心处理,使学生对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有了较深的体会,对军需处长死后的形象被称为“丰碑”也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
  抓住关键词一步步的导入,这样,感情慢慢渗透了,课堂逐渐“热”起来了,学习情趣也高涨了。这种导语的设计,既讲解了文中的主要词,又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为学生学习课文架起了一座桥梁。
  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彩的导语。无论是新课导入,还是教学中的引语,甚至结尾语,它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都需要教师的独具慧眼与别具匠心。经验的采摘是可贵的,但教师在教学时不可机械模仿、东施效颦,还要考虑施教对象的身心、知识、阅历等多种因素。要讲究导语的艺术,一定要让导语真正成为教学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之成为教师谱写的一篇优美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