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杨 苏




  【摘 要】本文通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活动,探讨小组活动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并就开展小组活动中存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策略,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并完成活动任务,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小组活动 策略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课堂环境几乎是他们学习英语的唯一场所。教师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地利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更适合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是外语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可借助小组活动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开展小组活动的意义
  
  小组活动是合作学习理论用于课堂教学的一种学习活动方式,强调教学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依据,主张学生更主动、充分地学习,强调学生之间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1.小组活动提供了交互性的(interactive)语言实践的平台。
  教师设置与课文和学生实际相关的交际情景,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进行大量的操练、实践语言,加深对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理解,从而使“言语技能”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发展成为可能。
  2.小组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通过“pair by pair”的形式,有节奏地让学生练,人人都参与进来,将大大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大幅度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有助于他们提高语言学习的能力。
  3.小组活动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小组活动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实现不同的目标。有的学生擅长acting,与小组其他组员表演课文;有的学生擅长表达,选择与小组成员讨论;有的学生擅长归纳,就选择调查,并把小组组员的观点用自己的话写出来。通过小组活动,学生的才华得到了充分地展示,发挥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优势,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实现了自我超越,达到了教学目标。
  4.课堂小组活动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
  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时,教师可到各组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共同的问题集中解决,小组中单独存在的问题可适时解决,切实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二、开展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些课堂小组活动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不利于优质课的生成。
  1.小组活动模式和内容僵化,学生被动参与。
  例如,有的教师在新授单元对话时,先和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做对话示范,然后布置两人或三人小组练习单元课文对话,甚至把已设计好的对话再呈现在黑板或投影上。每个小组成员只能完全照搬教师提供的对话内容,导致学生表演的内容如出一辙,毫无新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把discussion的问题作为对教学内容的拓展。但在小组交流互动之后,教师又把整个活动的主动权牢牢掌控在手中,汇报方式就是师问生答,回答的内容往往是教师期盼和预料的,完全按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模式,导致学生陷入被动状态。
  2.小组交流准备不足,互动流于形式。
  例如,在设计make a survey, make an interview 等活动时,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课堂有限时间内根据既定内容开展互动活动。但由于事先缺乏信息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学生还没有来得及独立思考,教师已经进入汇报反馈环节。这种草草收场的小组互动留下的仅仅是一些表层肤浅的问答,教师难以掌握学生互动合作的准确信息,小组互动活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3.随意分组,合理性不够。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学习互动形式是按前后左右座位自然分成两人或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学期初按学生的高矮、男女搭配而成。这样分组虽然便于小组活动的开展,但人员搭配不够合理。各小组成员长期固定不变,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有时,教师会凭自己的主观臆断随意编组。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往往会被组合在一起,进行积极的语言交流,而那些性格比较内向、基础不好的学生就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成为被忽略的对象。长此以往,容易使这些学生丧失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类似这样缺乏明确分工或者成员任务分配不合理的分组,非常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评价主观,忽视情感。
  在评价小组学习时,教师习惯把肯定的眼光、赞许的言语、发言的机会投向有优秀学生的小组。那些学生在教师的表扬声中更加信心百倍,发言积极,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相反,有些学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稍逊,往往会失去发言、表现和被肯定的机会。当他们回答出现错误、甚至不敢举手参与时,轻则被批评,重则被训斥,从而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热情。
  
  三、提高小组活动效率的对策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课堂小组活动的效率。
  1.把握适当时机是提高课堂小组活动效率的前提。
  教师不能把小组活动当作活跃课堂外显气氛、体现课堂表面互动的添加剂,不可为活动而活动。这不但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会渐渐削弱学生活动的参与欲。一般来说,课堂教学是由一连串活动构建成的活动链,每个活动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即前者进行目的定位,后者进行实施,后者的展开以前者为基础。这样,学生才能循序渐进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小组活动的目的定位也应纳入其中,即使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活动(小组活动往往是如此),其目的也是为了下一个活动,即课后活动(如课后作业、课外活动)。
  2.教师精心设计是提高课堂小组活动效率的关键。
  一个任务,是学生所能完成、想完成、应该完成的,才是有效的设计。在小组活动设计时,教师应注意:①话题要小,可以控制活动时间;②设问要具体,有助于学生思考;③内容要新颖,能够诱发学生参与;④难度要适宜,保证学生有话可讲。有些活动需要师生共同准备,教师要舍得让学生“浪费”时间搜集材料。
  3.科学分组是提高课堂小组活动效率的保障。
  分组时,教师要了解学生,做到人尽其才。根据活动内容不同,可以进行强强组合、弱弱结合,将难的任务交给强组完成,把容易问题留给弱组思考,避免弱者话语权失缺,也促使强者竞争、弱者参与。另外,还需考虑分组的相对稳定、适时变动。小组活动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在于小组的合作,而合作需要时间的磨合。不稳定的分组不利于学生间的磨合,但是固定不变的分组又会减弱交流对象的新鲜感,同样会影响小组活动的效率,还不利于培养学生与各种人交流的能力。
  许多教师没有考虑到合理分工这个问题,结果小组活动进展无序,参与者随意性很大。要么强者独占话语权,要么组员互相推脱,应付了事。所以在分组或布置任务时,教师可以给每位成员明确组内角色,如组织者(负责活动开展)、记录员(笔录活动内容)、咨询员(解决活动难点)、报告人(汇报活动结果)等,确保任务到人,促使人人参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教师正确处理好相对稳定、适时变化的问题。相对稳定有利于学生某种能力的培养,适时变动有利于维持他们的新鲜感,让他们充分体验活动中的各种角色。
  4.教师角色定位是提高课堂小组活动效率的基础。
  在课堂小组活动中,教师普遍存在着脱位和错位这两种倾向。脱位就是教师在学生小组活动中无所作为,以为自己放弃话语权,就能让学生有效地自主活动;错位就是教师过分介入学生的小组活动,以为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活动质量。其实,前者的话语失缺和后者的话语霸权对小组活动都起到了负面作用。教师的话语失缺就是放弃了对活动的调控,失控的活动就是低效的活动;教师的话语霸权就是剥夺学生的话语权,没有话语权的活动是无效的活动。要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教师无疑要控制好自己的话语权,调控好学生的活动。对于学生的活动,教师要关注他们的进程;对于学生的困难,教师要帮助他们搭建必要的“支架”,适度引导。
  5.及时有效评价是提高课堂小组活动效率的保证。
  评价是所有课堂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不能把评价只设定在活动结束时,而是应贯彻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在小组活动前(即活动设计时),教师应该对学生有个评估。他们能干什么?他们想干什么?他们应干什么?这三个问题是教师必需考虑的。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随时调控进程、节奏,以便活动朝着高效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一种过程评价。在小组活动结束后,学生往往会有一个结果呈现(或陈述、或对话、或表演),对此教师理应有个积极评论,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评估。在小组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前评(sizing-up)、中评(formative assessment),还是后评(summative assessment),都是课堂教学小组活动效率的保证。
  小组英语学习互动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语言实践的参与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但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时,不能为了迎合教学理念而互动,不能为了烘托热闹气氛而合作,而应结合教学实际,努力探索出切实有效的小组学习互动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习互动的实效性和高效性,让小组学习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效、高效,力争让每一节课变得更加优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