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语文课堂教学应充满活力

作者:纪学锋




  为人师者总希望自己的学生拥有快乐、幸福的学习生活,并希望他们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如何摆脱传统的满堂教学模式,并解决课堂教学单调、枯燥、低效率的问题,就成了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将面临的难题。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乐趣、情趣。使学生在知识的主动获取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并培养创新能力。所以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充满活力的课堂才能完成如此神圣的使命。本文就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进行了探讨。
  
  一、语文课堂教学应追求主动性
  
  因为只有充满主动性的课堂教学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接受的品质,师生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性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在此基础上,我根据教学内容的有序性、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了灵活取舍,克服了以前那种满堂问及对课文内容进行繁琐分析的弊端,把教材实际与学生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充分挖掘学生喜欢“读、画、唱、跳、演”的天性,并通过诱发、引导、鼓励,进一步加以激发。同时,相关教学内容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被学生主动接受。此外,通过情感交流,还能发展语言,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教学《莫高窟》一文时,笔者首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以使他们对敦煌莫高窟先建立起感性认识,再要求他们熟读课文,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在介绍莫高窟时,笔者设计了“导游”和“游客”的方式,让全班学生分别体验“导游”和“游客”的角色,他们兴趣盎然,活力四射,从而充分地理解和掌握了课文内容,并有效地发展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就这样,一堂课在学生的主动学习及欢笑中结束了,并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二、语文课堂教学应体现趣味性
  
  在语文教学中,要给予学生们较多的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就必须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使他们人人都想多读课文、读懂课文、读深课文,并对课文产生深刻的感悟,发表独特的见解。同时,语文教材本身就图文并茂,极富趣味性,只要善于挖掘,就一定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九寨沟》这篇课文时,笔者就让学生事先通过收集九寨沟风光的VCD、邮票、明信片、旅游门票、纪念品及观看相关电视节目等课文外的教学资源,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从而大大地拓展了同学们的眼界,使课文内涵得以丰富。然后,再组织学生阅读课文,使他们被文中优美的自然风光所陶醉。在学生形成了初步想象的同时,就进一步让他们了解九寨沟的自然风光的由来,并充分去联想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特别是经受了5.12大地震后,使学生情系九寨沟,并激发出更多的情感体验:现在的九寨沟还那样美吗?那里的人们现在还好吗?全国各族人民的心永远和四川灾区人民的心在一起,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九寨沟及四川整个灾区的明天会更美好!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学这篇文章,学生对文章内容就会加深理解和认识,使他们在领略自然风光美的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人更美,理解到血浓于水、情浓于血的道理。
  
  三、语文课堂教学应凸显互学性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民主的师生、生生关系,往往会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理解时,往往会引起激励的争论,他们都希望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能有让大家认可的观点,从而产生成就感、美感、陶醉感。形成了这种局面时,教师千万不能随意表态,而一定要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同龄人之间的心理沟通的概率最高。如在《假如我是一名教师》的口语交际课中,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一种这样的见解:“假如我是一名教师,我觉得教育学生太善良了不一定好,因为在我们的社会中也有很多不善良的人不也一样得到了别人的信任吗?”全班学生哗然。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此时,笔者坚持让他们继续讨论,然后再在全班交流,要求学生各抒己见。终于,大家的结论得到了统一: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虽然也有刚才这位同学所讲的这种情况存在,但是这些人得到的信任是不真诚的,是不长久的,老师教育我们做人要善良,是因为每一份善良都会感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也一定能得到别人真诚的理解和回报!这也是中华传统美德!整个探讨过程的气氛非常活跃,教学目的就在学生这样的讨论声和争辩声中达到了。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我们认为,教学的技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博采众长,努力创设一种和谐、轻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语文课堂教学始终充满活力,才能迎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