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青春校园 > 烟花散尽 >  上一页    下一页
四七


  葛天卫在路引走后,像个虚弱的老人一样靠在椅子上,满是疲惫。有些话他没有对路引说,那是他心里真正的忧虑,也是他萌生退意的主要原因。葛天卫听说老板在上海操作的项目全线停工了,集团总部正在接受调查,涉及的主要是资金问题。金玉的旅游项目要不断地追加投入,公司的那点利润要应付银行利息、要支撑老板在上海的集团的运作,金玉的资金不断地被抽空,就像一个手上插着一条输血管的人,随时被抽血,这个正常人很快就会因贫血而头昏眼花、体质下降,坚持不了多久。而缺乏真正的深加工和医药、保健品的终端产品,光靠农副产品的经营收入,是永远不可能使金玉农业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表面上看来,金玉农业目前红红火火,但纸永远是包不住火的,一旦挪用贴息贷款东窗事发,公司马上就会陷入巨大的困境之中。这也是葛天卫为何坚持一定要在公司好景的时候给员工普遍加工资的原因,他希望能给手下这些追随他多年的员工尽可能多的实惠。至于老林和老陈,那是为了平衡。他深知这两个人的厉害,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只能继续跟他们虚与委蛇。对于路引,他一直器重有加,他希望,在他真正离开的那一天,能把路引扶上一把手的位置,如果公司能良性地发展下去,确实需要一个像路引这样的人。从个人感情的角度,路引跟了他这么多年,他也希望能帮他一把,让他的职业生涯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平台,为他提供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这个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在大城市念过大学,在职场历练了六七年,具备了指挥驾驭一个企业的能力,这样的人不能人尽其才,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路引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想起方才葛总语重心长的话,想起这五年来葛总对他情若父兄的关怀和照顾,想起"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那句话,觉得就是为他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他刚到云海时,这个城市正处于房地产泡沫的经济低谷,百废待兴,这个以旅游、港口和对外贸易为经济支柱的城市几乎没有工业,大企业也很少,自然也就没有太多好的工作岗位可以提供。那时他每天顶着烈日,奔波于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才市场,几乎每两三个月就要换一份工作,住在八十元钱一个月、没有窗户的小房子里终日靠方便面和腌萝卜充饥,那样的生活是怎样的颠沛流离啊。如果不是当初叶小曼说过喜欢云海,说希望毕业了能到这个空气清新、海滩绵长、生活节奏缓慢的小城市生活,远离大城市的喧嚣,他也不会那么坚定地选择留下来,也许会回到武汉,或者去了广州、深圳。直到后来遇到在一家房地产公司里当老总的葛天卫,他的生活才开始出现转机。如果没有葛总,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会是怎么样呢,更不敢奢想能住上自己买的房子。他实在很想为葛总分忧解愁,但又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对于公司的经营,他已经是倾尽了全力,甚至像葛总说的,为了工作,他连终身大事都耽误了。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叶小曼,一直沉浸在深深的痛楚和无法释然的懊悔之中,使他无法投入全部的精力去工作。

  6

  龙生京都的生意由于有金玉农业稳定而优质的货源,淡季不淡,每周两个货柜的汽车快运,能源源不断地补充福建、山东两省鲜货的不足,有不少过去是龙生竞争对手的大批发行都转而向龙生要货,兰月冰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和客户关系随意调货。一个月之后,龙生把第一笔四百多万元的货款打到金玉账上,兰月冰看着公司蒸蒸日上的业务量和不断扩张的市场,感到金玉几百亩塘的货源仍不足以填饱北方市场的空白地带,她希望金玉能在云海向其他养殖户收购,再发货过来,那样的话货源将更加充足。龙生只需把北方市场所需要的海鲜的品种、规格报给金玉,金玉完全可以向散落在云海市三面环海的几百个养殖户下达收购订单,让金玉成为云海最大的中间商。这件事情,换在几年前,兰月冰肯定会亲自出马,自己到云海成立一个分公司,挨家挨户地去开拓业务,这样可以避免有很大的一部分利润被中间商赚取。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在商海多年的磨砺,兰月冰现在的想法和从前不一样了,一方面,她感到自己已没有了刚出道时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和从最底层干起的草根精神;另一方面,龙生贸然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开拓市场,要付出极其高昂的时间、资金和人力成本,更为重要的是没有当地的社会资源,而金玉具有完备的先决条件,这一切恰恰是龙生所不具备的,有些钱必须让别人赚。资源整合、取长补短、各尽其能,这就是生意能越做越大的根本之道。

  兰月冰把自己的想法草拟了一下,交给市场部的人去完善,要求他们加入财务数据和前景预测,使之成为一份新的市场开发方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向龙生的总经理汇报工作,这是兰月冰最不愿面对,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人,顾隆平。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