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0年第8期

从东莞腾飞看邓小平理论的无穷威力

作者:□林 若





  编者按:前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同志,曾长期在广东省东莞县(现改东莞市)工作。这篇文章,是他近日访问东莞有感而专为本刊撰写的。确凿的材料,再次证明了邓小平说的"发展是硬道理"和"三个有利于"理论的无比正确。江泽民同志也说过,只要把蛋糕做大了,什么事情都好办。作者用东莞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一踏上东莞(市)的公路,就为这里的繁荣景象所吸引。到处是车水马龙、熙来攘往,一派兴旺发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东莞有13600多家外资历企业(含"三来一补"企业),7200多家私营企业,5400家集体企业,1500多家国有企业,此外还有11万多个个体工商户,组成强大的社会生产力。一万多家外资历企业中有22家为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办的企业。在这一大批企业群中,属于高新技术的占53家。
  这些充满活力的企业,每年为社会生产大量财富,1999年出口总额为151亿美元。以市为单位计算,仅次于深圳和上海,居全国第三位。去年为国家提供的外汇顺差达27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17.9%,居广东"四小虎"之首。他们对外商独资企业,只算工缴费、管理费的收入,不算产值。如果按产值属地统计,生产总值估计不下1000亿元。还有几个庞大的数字:去年用电量达123.4亿千瓦小时,仅次于广州、深圳,居全省第三位。程控电话与移动电话用户达111.9万户,一年增量达35.6万户。邮电营业额达51.6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1040亿元。年末人民币存差516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外币存差6.9亿美元,增长85%。城乡居民存款达61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82.6亿元。这些数字足以说明东莞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蛋糕越做越大,而且连续几年,都大体上保持这么好的增长势头。
  东莞市本身人口160多万人,由于工商企业的发展,吸收外地劳工达200多万人,形成庞大的劳工市场。有的乡针本身人口只有三几万人,而外来劳工则达十余万人,乡镇之间形成梅花形结构并且联接起来,与中心市区之间形成纵横数十公里的卫星城市群落。他们自称为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东莞经济发展成今天这样的格局,有其特别有利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发展模式。它处于广州到深圳两个大城市之间;拥有水陆多条交通线路,几个小时就直达港澳;在香港有几十万东莞同乡。东莞在改革开放前是广东省有名的农业大县,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了经留大市。他们一贯重视发展实业,不尚空谈,不唱高调,默默耕耘,才有今天这样的成果。
  改革开放之初,东莞一没次金,二没技术,只能从"三来一补"开始,艰苦创业,积累资金,逐步发展。当时在广东省的"四小虎"之间,被认为是一种较为后进的办法,被人看不起眼。当时的"三来一补"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含量也低。但是东莞人并不嫌弃这些落后的手工作坊式的加工业。到了80年代中后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出口加工贸易的扩大,一步一步地升级换代,才有了比较像样的加工业,出现了现代城镇的雏形。涌现出远近闻名的虎门服装市场,厚街家仫市场,大朗毛市市场等。集体经济的发展逐步改变了农村的面貌。一个镇大体上相当于一个小城市。还应特别指出的是,他们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看准了就大胆去闯去冒。对外开放,对内放宽政策,对下放权,让市(当时是县)、乡镇、大队(行政村)、小队(自然村)、个人一起上,形成一种满天星斗的发展态势。表面上看来有点乱哄哄的样子,实则把压抑多年的积极性,一下子释放出来,形成势不可挡的发展局面,把全民的积极性发挥出来了。国营、集体、民营、外商,各种经济成分都在中央允许的政策范围内放手发展。经过20多年的努力,形成今天这种蓬勃发展的规模。从这里可以看到,是一个积极性好还是多个积极性好?是一枝独秀好还是百花盛开好?过去有些人把引进外资、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看成是搞资本主义,说什么姓"社"姓"资",什么公有私有。东莞人在80年代初期,通过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切身体验,内外对比,早就抛弃了这一过时的论调,放放手发展各种经济成分,放手发展对外加工贸易。他们从历史对比中深刻认识到:只要生产力发展了,蛋糕做大了,什么事情都好办。拘泥于僵硬的意识形态,并不能把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起来,自以为正确,实则是思想僵化。经济不发展,无论唱什么调子都是无济于是。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之后,广东掀起一场大发展的高潮,多数地方在取得明显的建设成就的同时,一时间不看需要与可能地引进外资、搞开发区、搞房地产等,一时间到处开花,四处冒烟。这些现象东莞也出现过,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家大业大,管理混乱、家底不清。有的乡镇和部门不顾经济效益,盲目举债,甚至高息集资,乱上项目;有的地方奢侈浪费,穷日子当富日子过,以致开支越来越大,债务越背越重,还本付息能力越来越弱,金融债务风险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市委市政府不是听之任之,置之不理,而是敢于从实际出发,在没有上级部署的情况下,不顾一些乡镇干部的反对,坚持清产核资,加强管理,消除隐患,使企业有健康发展之路。1995年抽调1200多人,从市属到乡镇、村全面进行清产核资。1996年又结合镇区换届进行届终审计,要求每个乡镇领导都要填写好交班任务书,防止责任不清。在此基础上,对财务收支和还本付息能力进行分析,批判那种"有钱花晒(用光),无钱靠贷,还钱靠下一届"的不负责任、吃大锅饭的思想。1996年换届工作一结束,全市迅速开展了加强管理、增收节支、减债降息的工作。当年就节省行政经费1.04亿元,压缩非生产性开支3.3亿元,并清理了高息集资。通过增资、减债、降息,全市这一年减少利息支出近10亿元,从而使金融债务风险得到及时防范。
  在清产核资中,发现万江区(镇)和二轻集团公司资不抵债,财务管理非常混乱。市委以此为典型,组织全市五套班子、机关部委办局一把手和各镇委书记共200多人,深入下去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要求每个人都要通过解剖典型、写出有深度的调查报告,挖出资不抵债的根源,找出应吸取的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成功之举极大地教育了中层干部,也为近几年来东莞经济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制度,堵塞漏洞,防止挥霍公有财产或化公为私、贪污挪用的滋生。他们致力于制度建设,其主要措施有:在执法和行政部门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推行一个窗口收费,委托银行代理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实行征、管、用三分离;加强集体物业的管理,对政府和集体的物业统一回收,造册登记,重新估价招租;加强区镇和农村的财务管理,实行民主理财,定期公布收支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大力推行农村会计委派制和财会电算化。
  这些措施一环紧扣一环,使市各部门以及乡镇村之间的管理制度逐步健全起来,有效地堵塞漏洞,有利于廉政建设,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东莞市委、市政府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包括物业投资),而排除在竞争性企业投资(福地彩管厂是惟一的例外,由于及时对其采取混合经济的模式并顺利上市,已排除了险情,出现了生机),对镇区及农村基层等,也基本采取这一投资取向。因而避免了像别的地方那样走了一段弯路,辛辛苦苦办起来的国有和集体企业,现在不改革就办不下去,并背上一笔不小的债务。而东莞则在这20多年中依靠物业建设,积聚了1000多亿元的集体经济资产,巩固了集体经济地位,增强了人们对集体的凝聚力,更好地解决了共同富裕的问题。
  东莞市委、市政府一贯致力于营造投资环境。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不断改善硬环境的设施,提高软环境的服务质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镇两级政府,致力于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发展壮大,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政府为企业的申办、厂区建设、招工、后勤服务、直到投产后一个窗口收费等,提供周到的服务,排除了部门干扰。对出口报关、举办展销会等都大力予以协助,真正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严格执行政策规定,使内外商在东莞办企业感到放心、顺心。他们用不着到香港招商,各地客商慕名而来。近几年,新来客商络绎不绝,而原有客商则增资扩大生产规模。光去年即新增投资14.3亿美元,其中原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就占43%。而省内有的地方只重视硬环境建设而不重视软环境的建设,或者不重视政府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外商便对到他们那里去投资,多数裹足不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做好为企业服务的工作多么重要。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至1999年底,东莞市已有2800多家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厂家,年产值770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41%,电子产品出口总值66.8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44%。已有22家跨国公司在这里投资设厂,参与电子信息制造业,如IBM、诺基亚、朗讯、三星等,而国内有名企业如清华同方、北大方正、联想集团等也纷纷前来设厂。可以预料,用不着很长时间,东莞将一跃成为中国的IT名城。
  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着思想观念的更新,推动着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生活也改善了。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5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17元。对国家的贡献也越来越大。1999年财政税收达70.7亿元,其中国税39.68亿元,地税15.69亿元,海关关税10.59亿元。这再次证明邓小平同志说的"发展是硬道理"和"三个有利于"理论的无比正确。
  东莞经济的发展也再一次地证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多么重要。一个地方不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就不能把本地的事情办好。东莞市委头脑清醒,当发现有新情况新问题的时候,该抓什么就抓什么,不断探索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如何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当看到许多新办企业向"国营"趋同时,他们便改变投资方向,着重发展物业生产,退出在竞争性企业的投资。当发现政企不分导致管理混乱、资不抵债的时候,就主动进行清产核资,建立制度,堵塞漏洞,促进廉政建设。这些举措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做不到的,对工作没有高度的负责精神也是做不到的。陈云同志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永远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座右铭。
  (责任编辑 杜 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