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4期

我随习仲勋同志下乡记

作者:●万绍芬





  1985年11月中旬,我有幸陪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同志,在江西老区井冈山、宁冈、遂川、赣州、兴国、瑞金等地视察了9天,耳闻目睹了仲勋同志对老区人民的热爱之情,切身感受到他为加快老区建设、改善老区人民生活那种求真务实的作风和爽朗真诚的性格。
  那年6月,我刚当选为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当时,在中央领导下,全省上下正在热气腾腾地贯彻中共江西省第八次代表大会的精神,为大力促进江西省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尽快改变江西老区的面貌,展开顽强拼搏。8月下旬,省委在全省老区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对老区实行“减轻、放宽、搞活”的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加强横向经济联系,加快老区建设步伐,全面振兴江西经济。接着,全省组织了12000多名干部深入老区基层,展开了解放以后第二次大范围、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活动。在这样的时刻,习仲勋同志来江西老区视察,使我们倍感亲切和振奋。
  11月14日,习仲勋同志到达南昌,顾不上消除旅途的劳顿,看望了杨尚奎、白栋材等老省委书记,然后仔细听取了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对不久前召开的全省老区工作会议情况,以及会议前我去兴国、瑞金、石城、广昌等地调查研究的报告,很感兴趣,不时提出一些问题。他那神情,似乎已经置身在老区了。
  果然,一听完汇报,他便急迫地说:“走,明天一早就出发!”
  
  后面车上坐的不是老爷
  
  11月15日早上8时,我们乘车向井冈山进发。
  尽管已经入冬,江西大地上还是一片绿色,阳光照得车里暖洋洋的。
  习仲勋同志是第一次来江西。他神情贯注地眺望着前面道路两旁的山山水水,脸上露出深思的神情。沉默了一阵,他说:“绍芬同志,我看,你们在省第八次党代会上确定的老区建设的方针、目标和措施都很好,江西搞好老区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江西是毛泽东同志领导创建的革命根据地,是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后夺取全国胜利,是从江西开始的。江西老区人民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你们不是有个统计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省……”
  “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是苏区,人口占全省的二分之一。”我说,“那时候,党先在江西建立了中央苏区,后又建立了六个省苏区,110个县苏维埃政权。全省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5万多人,占全国烈士总数的六分之一,不知姓名的烈士就更多了。那时,江西的人口几乎剧减了一半。”
  “是啊,特殊的重要意义就在这里,江西老区的经济搞得好不好,群众生活状况如何,对国内国际都有重大影响。你在汇报的时候,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习仲勋同志回过头来望着我:“你说,‘解放30多年了,在埋着烈士忠骨的土地上还存在目前这种贫困状态。对此,每个共产党员,每个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感到不安!’”
  “这是我们省委一班人的共同认识。”我说,“解放后,江西老区人民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至今还有364个贫困乡,520多万贫困人口,其中有50多万特困户。想到这点,大家心里都很不安!”
  “对,应该感到不安。”习仲勋同志轻轻地说,声音里充满了感情。“要加快老区建设的步伐,不抓紧改变老区的贫困落后面貌,我们对不起老百姓呀!”
  我们的车子急速地向井冈山奔驰。从南昌到井冈山的公路上,有好几处路段正在翻修。这些地方,道路变得狭窄泥泞,凹凸不平,车辆行驶不畅,常常发生堵塞现象。
  车子的行速减慢了。在我们前面开道的警车不时地鸣响警笛,常常从车上伸出两面红旗左右挥动,指挥过往车辆注意让道。路旁施工的民工和行人,来往车辆上的人,都把目光投向我们这个车队。
  习仲勋同志望着这种情景,脸上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怎么能这样呢?”他转过脸来对我说,“他们拉着警笛,两面红旗左右开弓,这样会吓着群众,也可能会把过往的车辆挤到沟里去的。不要因为保证我们赶路,影响老百姓的正常通行。”
  我向仲勋同志作解释。他听着,眉头逐渐皱了起来。
  “你们往日下乡,也这样鸣锣开道吗?”
  我笑着说:“我的车是上海牌的,神气不起来。”
  仲勋同志笑了。
  “那好,请你告诉前面警车上的同志,他们后面车上坐的不是老爷,不要动辄八面威风。我们是来给老区百姓办事的,不能给群众添麻烦!”
  “现在停车,反而会造成堵车。”我望望前方情况说,“走过这段路,前面就是新干县城。一到那里,我就跟他们说。”
  他没有作声,但我明显感到他的焦虑和不快,这使我更感到局促不安。但当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大哥大”、BP机,只好叮嘱我们车上的司机不要过于占道,影响其他车辆行驶。
  过了好一阵子,我们的车子总算在新干县城停下了。我还没有来得及下车,习仲勋同志便下车快步直向警车走去,我赶紧跟上前去。
  “同志,你们不要再像刚才那样,又鸣笛又挥旗。”他生气地说,“你们这样一弄,来往行人和过往车辆都要赶紧躲避,万一他们的车翻到沟里去怎么办?你们保证我的安全,我很感谢,但也要考虑群众的安全嘛。大路朝天,各走半边。我们不是老爷呀!”
  我上前对警车上的同志说:“请同志们在往后的路程上,尽量不要鸣警笛,也不要挥旗,请注意影响。”
  警车上的同志接受了意见。
  车子又向前开了,果然再没有出现“鸣锣开道”的情景。
  “这就对了。”习仲勋同志脸上露出了宽慰的笑容。
  
  任何时候不能忘记老区人民
  
  中午,在吉安略事休息,傍晚时分,我们的车子开上了井冈山。晴朗的冬日,天特别的蓝,夕阳把苍翠的山岭罩上了一层金色。车子在郁茂的树丛间盘旋而上,也有一种“跃上葱茏四百旋”的气势。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长期战斗在陕北老革命根据地的习仲勋同志,此刻置身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井冈山,显得特别兴奋。和在南昌一样,他不顾旅途的辛劳,第二天一早便开始瞻仰革命遗址,看望老红军和老赤卫队员以及烈士后代,召开座谈会调查研究。在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红军烈士墓、黄洋界哨口、茅坪八角楼、砻市朱毛会师地、三湾改编旧址,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那天,我们陪同他瞻仰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在旧居后面的两棵树下,他久久伫立,不舍得离去。
  那两棵树,一棵是海罗杉,一棵是柞树。当年,毛泽东和朱德经常在树下,观看红军官兵操练。1929年1月底,两棵树和毛泽东同志旧居一起被敌人烧毁。可是,红军打回来以后不久,经过几场春雨,这两棵树奇迹般地萌芽复活了,而且长得枝繁叶茂,四季长青。因此,井冈山上的老百姓称它们为“常青树”。
  习仲勋同志久久注视着这两棵常青树。他摸摸坚实的树干,望望那青翠的枝叶,无限感慨地说:“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井冈山上的群众,对这两棵树有着特别的感情。‘文革’中,这两棵树再次被毁,可是“文革”后又复活了。”我说。
  “中国革命能够胜利,靠的就是群众。”习仲勋同志说,“是他们和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浇灌了革命的常青树”。
  在井冈山上,习仲勋同志这种对革命先烈和革命群众的强烈感情,一直感染着我。
  一天,他会见了王佐和袁文才烈士的后代。
  “绍芬同志,我们一定要常常把烈士家属的疾苦放在心上。”他嘱咐我说,“把老红军、老赤卫队员和烈士家属的生活安排好,让人民放心,让党中央放心,让烈士在天之灵得到安慰。”
  沉默了一会儿,他又说:“王佐和袁文才两位同志,虽然不是牺牲在国民党的枪口之下,但他们对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有很大功劳的。对待他们的亲属,也要像对待所有的革命烈士亲属一样!”
  在走访井冈山老赤卫队队员的时候,我向仲勋同志讲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吉安地委领导人到井冈山了解群众的生活情况,来到一位老赤卫队员的家门前,却见房门紧锁。有人告诉他们,老人听说上边领导要来,一早就躲出去了。因为老人家里很穷,怕上边领导看了心里难过,老人觉得还没有靠自己双手摆脱贫困,对不起领导。
  “听了这件事,我心里真是难以平静。”我对仲勋同志说,“解放30多年来,井冈山上有些老百姓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哪里是他们对不起领导,是我们对不起他们呀!后来,我在许多场合都说,不能忘记他们呀,忘记他们就是失职!”
  仲勋同志听了说:“对,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他们。多好的老区人民啊!”
  
  “你们事先安排好的,我不看”
  
  从井冈山上下来,在通往兴国县的路上,小车沿着曲折的山道,从一个个小村庄旁边驶过,他注视着这些村舍。看到一些新盖的砖瓦房,门前儿童嬉笑奔逐,屋檐下挂着大红的辣椒串,一片祥和宁静的景象,他的脸上便浮起了笑容;看到有的小村子房舍破旧,屋场脏乱,他便问这是什么地方,生产状况如何?
  车行几个小时,我们来到了兴国县城。我向习仲勋同志介绍说,当年作为苏区中心的兴国县,23万人口当中,有8万人参军参战,23000多人英勇牺牲,相当于长征路上每一里路就洒下一名烈士的鲜血。这里出了50多名将军。这些年,兴国县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虽然有了提高,粮食基本能够自给了,但是还没有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从1981年到1983年三年的调查统计,每年人均纯收入在120元以下。这里水土流失特别严重,《人民日报》曾报道说,兴国已经出现了黄土高原现象,如不抓紧治理,兴国就要“亡国”,它的邻县宁都就要“迁都”。这些年,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治山育林,治理水土流失,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难度很大。
  习仲勋同志说:“你们如实汇报情况,很好。在出发前,我已经讲过,这次下来,希望能够真实地了解老区的现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回避矛盾,不掩盖矛盾,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只有这样,才能弄清老区贫困落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情况明,决心大,办法也就多,步子才会快。”
  我请习仲勋同志放心,我们一定会按照他的要求,让他了解这里的真实情况。这一点,出发前我已经叮嘱过各地一定不能只报喜,不能只安排看先进的和好的,必须要将中等的和差的都请习仲勋同志视察,决不能弄虚作假。不料,尽管这样,也还未能完全达到他的严格要求。
  这一天,我们一行来到一户村民家里。户主是村里的兼职会计,是个党员,听说党中央领导同志来了,十分兴奋,把砖瓦屋的厅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按当地接待贵客的习俗,在堂屋桌子上放了四个碟子,装着土产:一碟薯片,一碟腌生姜,一碟金桔,一碟花生。
  我陪着习仲勋同志走进了这户农民家里,一看就明白了,这大概是当地要给我们看的“好中差”里的“好”的典型。
  仲勋同志一看这景象,便转身走了出来。
  我和其他陪同的同志都感到奇怪:在别的农户家里,习仲勋同志态度亲切,问长问短,问寒问暖,有时掀开锅盖看看,摸摸被褥厚薄,和老百姓亲切交谈,只是到这一户人家,怎么转身就走了呢?
  “这一家我就不看了。”他边走边对我们说,“我看这户早有准备,就不必看了。我早说过,你们事先安排好了让我看的,我不看!”
  事后我了解到,这位会计一家,在村里确实情况比较好,当地干部也确实事先给他打了招呼,所以出现了上述的情景。
  幸好,这样的事后来再也没有出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