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5期

郑维山三进三出河西走廊

作者:●郭梦林 郑维山





  将军生前对笔者言,我一生为伍,三次进甘肃:第一次是1936年西路军进军河西走廊,因敌众我寡而兵败;第二次是人民解放大军进军大西北,我率第63军与马步芳较量,打得他一败涂地,打开兰州,黄河上飘浮着一层敌尸,我西望河西走廊大喊:战友们,大仇已报,江山已归我,你们可以瞑目安息了!第三次是1982年,我出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离京前,邓小平向我交代,交给你两个战略任务,一是用20年时间绿化大西北,二是要选拔和培养10个接班人。我到任后三年行程11万余公里,走遍了大西北地区……
  1998年夏,郑老的秘书来河西走廊,为《郑维山回忆录》一书进行补充采访。我们结伴去武威核实几个村庄地名和位置。1936年时,郑老是红军西路军第88师政委,时年22岁。当时,西路军西渡黄河后,无群众基础,无后方补给,无援兵策应,陷入狭长的河西走廊,无回旋余地,时令正严寒,部队无御寒衣帽,很多人冻掉了脚手趾,连枪栓都拉不开,行军只能拄着棍子跑。而敌人兵力多于我五、六倍,西路军很英勇,但失败得很惨,很壮烈。
  郑老病逝后,经中央军委审查,江泽民、胡锦涛签发了《郑维山同志生平》,对郑维山在西路军河西走廊作战中的一段历史作了如下表述:
  他参加指挥了四十里铺、永昌、八坝、水磨关、倪家营子、梨园口、康隆寺等多次大血战。战斗中,他身先士卒,浴血奋战,几陷绝境,直至头部负伤。西路军失败后,他一心向党,冲过马家军的层层封锁和搜捕,历经艰险,百折不挠,回到延安。
  郑老在世时,笔者曾同他四次见面,相谈甚融,使我了解到许多平时难以接触的真实而生动的史料。关于郑老在西路军失败后,与主力失散,孤身一人奔延安找党一事,笔者了解的真实情况是:1937年3月初,西路军在临泽县倪家营子与敌马家军抗争40多天后,被迫突围向祁连山中转移,郑维山奉命率88师265团在山口阻击敌人,掩护总部机关和主力转移,战斗到最后,265团拼得只剩郑维山几个人了,在山中孤立无援,与总部失去联系。而总部在最后突围分兵时,混乱中清点所余下的师团干部,发现郑维山未归队。有人猜他战死或被俘,也有人猜可能脱队逃跑了。
  其实,郑维山是在受伤后与主力失散的,他流落到祁连山下的民乐县境内,在饥寒伤痛关头,受到一户农民三兄弟的救护。一个多月后,他只身一人,靠一条打狗棍,半截破棉袄,亡命两个多月,终于到达了陕北。
   “文革”开始,毛泽东八次接见1300万红卫兵,每次毛泽东身边必有尽职尽责的郑维山。为此,毛泽东说“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两位都是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可是,几个月后,“中央文革”小组抓住武汉“七·二0”事件,攻击陈再道及四方面军。作为四方面军的老干部郑维山,也被诬为西路军的“逃兵”,遭受造反派的“幽禁”,长达八年之久。直到“四人帮”垮台,才脱离苦海。
  (责任编辑 刘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