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云南少数民族的知心人阎红彦

作者:袁子清





  阎红彦同志于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奉调从四川到云南,任省委第一书记兼昆明军区第一政委。1967年1月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在这期间,全国经历了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在1961—1965年一系列艰苦的调整工作后,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是党在政治上的“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及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
  阎红彦在十分复杂困难的条件下,坚持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和群众的思想脉搏。他坚决反对照抄照搬上级的指示,坚持从云南的实际出发,以实事求是的精神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对经济上的调整,他积极主动地倡导进一步放宽政策。对政治上“左”的错误,他在某些重大问题上有所抵制。这在边疆民族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边疆工作必须以发展生产为中心,以保证边疆稳定为根本任务
  
  云南每个县都有少数民族,有8个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一,大部分分布在边疆和山区。边疆地区有29个县,面积占全省面积的四分之三,人口有24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占边疆人口的70%,其中有13个民族在4000多公里的边防线跨国境而居。解放初期,少数民族分别处在封建领主制、农奴制,甚至原始公社的末期。直到1955年,边疆才开始进行某些环节的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1958年初,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户有10%。这一年“大跃进”中,边疆开展了“反三论”(边疆特殊论、民族落后论、条件论)斗争,“一步登天”,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导致边疆局势动荡不安,边民13万人非正常外流。
  阎红彦到任后,深入农村进行调查,批判“反三论”和“五风”(“共产风”、强迫命令风、浮夸风、生产瞎指挥风和干部特殊化风)造成的危害。他说:“农民从1958年以来,只看到‘共产风’,没有尝到社会主义的好处。”“反三论不是没有常识就是故意说假话,是刀枪不入的主观主义。”针对当时流行的“左”比右好的思潮,他说:“‘左’并不比右好,都有立场和方法问题。你的愿望很好,但是愿望不能作为处理具体政策的依据。把明天的事拿到今天来办,是错误的。”
  “民以食为天,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阎红彦强调,边疆工作必须以发展生产为中心。他说:“判断一个制度是否优越,就要看它生产的东西多不多,群众生活好不好。”“不利于发展生产的政策,就肯定不是好政策。”“生产的发展,是关系群众生活的最大实际,是广大群众最根本的要求。”“抓住生产,就抓住了民心!”“脱离生产,必然脱离实际,也就必然脱离群众,就会失掉民心。”“生产好了,群众满意了,什么事都好办。”
  阎红彦认为,要发展生产,边疆稳定是个大前提。1960年12月8日,根据中央关于西藏必须采取稳定发展方针的指示,省委关于边疆地区执行“十二条”的指示提出:边疆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照顾大局,服从稳定,继续坚持慎重稳进的方针。阎红彦说,我们的根本任务,是保证边疆的稳定局面,以支援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外交斗争。边疆的一切政策措施,要服从大局,有利于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团结各少数民族人民的大多数,有利于加强对内外敌人的斗争。
  
  云南农村“不需要以阶级斗争为纲”,边疆不提两条道路斗争,不搞“整党内走资派”,不能搞“文化大革命”
  
  1959年12月5日,在开展反右倾斗争,强调阶级斗争、两条道路斗争的形势下,阎红彦对云南省边委的一份报告批示:在边疆不要笼统地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
  1962年10月,中央要求全国农村“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展一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阎红彦和云南省长于一川研究认为,云南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以发展生产为中心,改善经营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进行思想教育,而不需要以阶级斗争为纲来开展这项运动。这个想法请示邓小平得到了支持,后经省委常委会和扩大的工作会议讨论同意。应各级干部的要求,省委于1962年12月21日发出文件。西南局常务书记看到文件后,指责这是公然违抗毛主席讲话,与八届十中全会精神唱对台戏,进行严厉追查。
  阎红彦非常反感,说:“简直是教条主义!现在云南情况刚好一点,是不是也要把它搞乱?让人民吃不上饭?如果谁能发明人可以不吃饭,我就天天搞运动。”他为此夜不能寐,后来说:“老顶着也不行。我一个人倒了不要紧,不能把省委其他同志都牵连进去。”他给西南局常务书记写了信,承认文件的提法有错误,说明了情况,承担了责任。但始终得不到回音。
  1963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杭州会议上,毛泽东点名批评了阎红彦。会后,彭真受中央委托到云南检查处理此事。他听取了省委的检查,并到农村做了调查,肯定了云南的农村形势,说问题在于对阶级斗争思想认识不够,文件的文字处理欠妥。为时半年的这场风波终于告一段落。阎红彦深有感触地说:“想给老百姓做点好事,真难啊!”
  1965年1月,中央发出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二十三条”,提出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错误纲领。阎红彦根据实际情况和前两年蹲点、试点的经验,提出无论点上、面上,都必须以生产为中心。对边疆民族地区,他先是提出1963至1965年暂时不动,后经反复调查研究,提出“边疆不搞整党内走资派”。在他的坚持下,省委决定边疆社教运动的内容是五抓(即抓培养民族干部、抓生产、抓生活、抓文化教育和抓卫生工作)和两带(科学知识、先进思想)。
  1966年8月23日,昆明地区造反派开始“炮轰省委”和批斗阎红彦。11月,云南各级党政机关被冲击后普遍陷入瘫痪、半瘫痪状态。阎红彦在异常艰难和复杂的形势下,忍辱负重,坚持原则,坚持省委的集体领导。有恃无恐、无法无天的造反派查抄、进驻了这位开国上将的家。他的生命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他仍一再强调:“边疆地区是国防前线,一定要保持稳定。不能搞‘文化大革命’。”12月27日,省委为纠正违反民族、宗教政策的错误,发出《关于师宗、玉溪等县一些单位取消回族食堂,强迫回族职工吃猪肉的通报》,要求坚决制止。此时距阎红彦被害身亡只有11天,距省委被“造反派”夺权仅仅一个月。
  
  不能因为建国营农场就向傣族群众征地和让他们搬迁
  
  1960年,我国还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之中。橡胶,作为关系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战略物资,在海南岛和云南西双版纳、德宏试种成功。农垦部在西双版纳筹建的国营农场,解决了发展计划、资金、技术和职工队伍等问题,需要云南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土地的划拨和征用。阎红彦到西双版纳调研时,农场方面提出,考虑到橡胶属于战略物资,只能掌握在国家手中,不宜让群众个人种植。为了落实种植计划,避免今后可能发生的种种矛盾,便于管理,要求云南帮助解决在农场规划范围内居住的傣族群众的搬迁、安置和向他们征地的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要求是合乎逻辑的。人们没有想到,阎红彦十分详细地询问了有关情况和许多细节,提出了一个新思路。
  他说,要不要向农民征用土地和让傣族群众搬迁,既关系到橡胶生产的发展和农场建设,也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还涉及到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处理得好不好,影响重大。
  他指出:我们掌权了,有些干部往往只简单地考虑运用行政手段去完成上级任务,而不注意从实际出发,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与群众商量。本来想更好地完成任务,却往往事与愿违,也损害了与群众的关系。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