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红卫兵运动第一个殉难者卞仲耘

作者:钱 江





  春天来到京城的时候,作者整理《人民日报》史料,发现了拍摄于1948年春天的一张照片,照片中有一位年轻女编辑卞仲耘——当时人民日报社仅有的几位女编辑之一。随后我又发现,这位1938年投身革命的前辈竟是“文革”中北京“红卫兵运动”的第一个殉难者——1966年8月5日在她工作的北京师大女附中被自己的学生打死!从《人民日报》的创建者之一到“文革”的最初殉难者,她的生命轨迹怎样迤逦而来,又怎样突然地被“文革”所阻断?
  
  充满革命理想的新女性
  
  卞仲耘,安徽无为县人,生于1916年。她的父亲原先很穷,少年时到钱庄学徒,渐渐积累经验自己开了一家小钱庄逐渐致富,后来当上了县商会会长。卞仲耘长大时家庭已经比较富有。
  但是卞仲耘的青少年时代充满了苦涩。她出生不久生母即去世,父亲重男轻女,不雇奶妈,让独身居家的姑母和卞仲耘的三姐用米糊糊把她养大。最初,继母不让卞仲耘上学,卞仲耘奋力争取,又得到了姐姐的支持,才勉强读完小学和中学。
  1937年初夏,卞仲耘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就当了3个月的小学教师,一边补习中、英文和数学,准备再考大学。
  这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春天,卞仲耘随同安徽省芜湖女中师生迁移到长沙。倾向进步的卞仲耘来到八路军驻长沙办事处,提出了去延安抗大学习的请求,当场填写了表格。这时又有热心抗战的同学拉她参加奔赴前线的“战地服务团”,她很快来到了武汉投身抗日宣传,错过了去延安的机会。但是卞仲耘希望去延安投身革命的热忱给八路军办事处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共党组织将她作为培养对象,后来确定,卞仲耘参加革命的时间从1938年填写去延安表格之日算起。
  经历武汉会战后,卞仲耘所在战地服务团进入国民党第31师进行宣传,逐渐转至大别山区。战地服务团中有许多中共党员,他们的言行深深地影响了卞仲耘。
  进入1940年,国民党掀起了反共高潮,战地服务团在国民党军队中无法坚持。卞仲耘打算继续上学深造,遂考入已迁移到陕南的西北大学经济系,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1941年,她在那里加入了中共党组织。
  不料,地下党组织很快被国民党破坏,有的地下党员被捕,卞仲耘等一批学生被校方勒令退学。党组织负责人要卞仲耘立即离校,前往内地大学继续求学。于是她来到了成都,进入燕京大学经济系继续求学。
  刚刚来到成都,与地下党组织还没有接上关系,卞仲耘有意识地订阅了一份在国统区发行的中共机关报《新华日报》。
  没过多久,《新华日报》社长潘梓年来到成都,应邀到燕京大学演讲,演讲大教室里挤满了人。卞仲耘闻知消息赶来,已进不了屋子,就站在门外倾听。
  这时,她发现身边还站着一个男同学,他们的目光对射到一起,互相打了招呼。他是新闻系学生,名叫王晶(Yao,音:尧),是接受中共南方局青年组负责人刘光领导的青年进步组织负责人。卞仲耘初到燕京大学就公开订阅《新华日报》,引起了王晶的注意。
  不久,王晶组织的文学研究会吸收了卞仲耘。又过了些时候,文学研究会转为秘密青年进步组织“蓉社”,又一度改称“马克思主义小组”。名称几度改换,卞仲耘都是其中惟一的女性。在追求社会进步的学生运动中,王晶、卞仲耘由一见钟情进而相知相爱了。
  青年时代的卞仲耘,性情温和,喜欢读书,爱好歌咏,充满革命理想,不惜为之献身。她和王晶相约,待到大学毕业,就投身于推翻旧制度的战斗生活。
  
  投身解放区新生活
  
  王晶于1944年秋经中共地下党员、川大教授李相符和著名民主人士刘清扬介绍,进入美国新闻处成都分处图片部工作。王晶随后介绍燕京大学同学李肇基、陈浩、张学礼、孙贡三等中共党员进入了美国新闻处。抗战胜利前夕,美国新闻处要发展建立西安分处,王晶又接受党的指派,到西安参加分处筹建。他到西安不久,接待了同样接受中共南方局青年组指示到那里开展工作的何燕凌和宋。
  抗战胜利后,美国新闻处决定迅速建立北平分社,王晶又一次领受中共的指派,前往北平。他于11月赶回成都,将卞仲耘接到西安结婚,婚后一起越过风陵渡进入太岳解放区。
  王晶、卞仲耘夫妇同行者一共6人,3男3女,都是城市知识分子模样,很快就被解放区民兵截住了,送往太岳军区敌工部。王晶等向解放军首长详述了自己的身份和要去北平的目的。
  太岳军区对这几位年轻人不摸底,既然他们要去北平,就索性先将他们送到上级军区——晋冀鲁豫军区,从那里再去北平也是顺路。
  几位年轻人在解放军战士护送下徒步跨越中条山、太行山,于1945年12月下旬来到晋冀鲁豫军区所在的武安县(现属河北)伯延村,住进军区司令部对面的招待所。
  这时,晋冀鲁豫军区已经了解清楚了王晶、卞仲耘一行人的情况。他们住下才一两天,就有安徽老乡来看望卞仲耘。来者是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记者吴象,他奉总分社负责人安岗的指示前来探问,看看是否有可能将王晶、卞仲耘留在分社工作?接着,分社领导安岗前来探望。又过了些时候,晋冀鲁豫军区副政委张际春登门看望。他进屋上炕盘腿坐下,说话亲切,表达了希望这些年轻人留下工作的愿望。
  晋冀鲁豫军区上下真诚欢迎知识分子的热情,使王晶、卞仲耘非常感动。
  几天后就是阳历年底,晋冀鲁豫军区机关召开晚会欢度新年,军区后勤部为王晶、卞仲耘发了军装。军区的年轻人爱热闹,齐声叫着,要穿上了新军装的“大学生”出个节目,后来更是点名要卞仲耘唱歌。
  王晶、卞仲耘站起来,来了一个男女声和唱《在太行山上》,博得一片掌声。正是这片热烈的掌声,使他们下定决心留在晋冀鲁豫,到新华分社工作。
  
  战火中的《人民日报》编辑
  
  1946年上半年,王晶、卞仲耘都在河北省邯郸度过,迅速熟悉了新华通讯社的工作。这年5月,晋冀鲁豫中央局首长邓小平、刘伯承决定创办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由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张磐石任社长兼总编辑,以原《新华日报·太行版》编辑人员为主体,组成《人民日报》编辑部。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负责人安岗原先就是《新华日报·太行版》成员,这时又率队归并于《人民日报》编辑部,同时继续承担向新华总社发稿的任务。《人民日报》于这年5月15日在邯郸创刊。
  当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领导机关于月底撤回武安伯延,《人民日报》编辑部随同领导机关离开邯郸,在伯延不远处的南文章村住了下来,不久又撤进山区,在太行山麓的河西村落脚,并且一直驻扎到1948年6月。
  这年8月,卞仲耘生下了大女儿,她带着孩子来到了河西村,一直从事编辑工作。
  1947年3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撤出延安后停止播音。根据中央的指示,晋冀鲁豫中央局责成《人民日报》组建接替台,在新华广播电台3月29日停播当晚即发出台号电波,次日全面接替播音。王晶被抽调参加“临时新华总社”,赶到河北涉县西戎村参加广播稿编辑工作。数月后新华总社人员赶到,王晶继续留在总社工作。
  卞仲耘留在河西村当编辑。这期间,又有一对颇有文艺天赋的青年夫妇丁丁和胡志涛来到人民日报社工作,他们曾在延安鲁艺学习,其中胡志涛还曾在延安协助冼星海抄写《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她和卞仲耘都喜欢唱歌,彼此很快就熟悉了。
  丁丁、胡志涛夫妇在人民日报社工作时间不长,即调往育英学校。后来北平和平解放,胡志涛参加接管了北京师范大学女子附属中学,终生从事教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