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王府井亮起来背后的故事

作者:张颂甲





  破题
  王府井是首都北京的一条主要商业大街,这里白天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夜晚灯烛通明,火树银花,完全可以与美国纽约的时报广场、法国巴黎的拉迪方斯广场和日本东京的银座相比美。
  然而,二十多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白天顾客还比较多,每到黄昏,沿街商店便纷纷关门谢客。入夜,整条大街除路灯外,一片漆黑。只有行色匆匆的过客,没有欢声笑语的交易。这种状况自60年代相沿至80年代初。
  那是计划经济年代,王府井主要是国营商业的天下,商业职工八小时工作制是不容突破的,再加上吃“大锅饭”,职工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以致每到华灯初上时,商店和企事业单位一样同时下班。这种情况全国各城市概莫能外。难怪许多访华的外国友人诧异地问道:中国的城市为什么没有夜生活?
  1984年2月,刚刚创刊一年的我国主要经济报纸《经济日报》编辑部萌发了借助舆论,改变这一落后状况的想法。报社当时就在王府井大街办公,于是想从王府井夜间购物困难为切入口,开展一次批评建议性的报道,促使王府井首先亮起来,进而推动北京市亮起来,以方便群众,繁荣商业。倡议和主持这一宣传报道的是时任副总编辑兼记者部主任的我,赞同并支持这一计划的是总编辑安岗。
  
  提出倡议:让王府井亮起来,延长营业时间,服务广大群众
  1984年3月15日,《经济日报》一版右上方显著位置发表了由我撰写、安岗总编辑审阅的本报评论员文章,题目是《让王府井大街亮起来》。文章在介绍了王府井大街的现状后,提出“让王府井大街亮起来”这一呼吁。
  当天的报纸同时发表了题为《王府井大部分商店晚间关门过早,广大顾客希望适当延长营业时间》的新闻,配发了本报记者在王府井实地调查的情况:从王府井南口到灯市西口一公里长的大街上,当时共有130家商店,其中26家在下午5时到6时太阳还没落山时就关上店门,78家从6时30分到7时30分先后关门停业,有21家营业到8时或9时,只有5家小门市部营业到10时,占商店总数的4%。特别是经营日用百货、家用电器、服装、鞋帽、书籍和修理、服务业等92家较大的国营店铺,全部在7时30分前闭门停业。
  是不是在晚7时30分以后商店就没有顾客了呢?答案是否定的。3月14日晚,本报记者在采访中看到,百货大楼规定晚8时关门,还没到点,大门就关了一半,开始送客。人们蜂拥着从半扇门往外挤,而一些还想购物的人又心急火燎地往店内拥,互相碰撞,狼狈不堪。当日8时过3分,一位家住北京站附近的大娘领着小外孙,由姑娘陪同,急匆匆地来到百货大楼,可惜晚了一步。原来,这位老大娘想给小外孙买顶帽子,吃完晚饭就奔赴王府井,先到儿童用品商店,吃了闭门羹,又急忙赶到百货大楼,没想到也关门了。
  那时每到下午和晚间,在王府井吃饭也很难。记者于3月14日下午4时多来到百货大楼南边的地下餐厅,只见售货窗口高悬“面条售完”的通告,玻璃柜内只剩几盘花生米,十几张餐桌空无一人,服务员已经把店堂清扫干净,准备打烊了。
  这位记者当天还看到,有些商店不到规定的停业时间便提前关门。精工牌钟表专修店不到6时半就有人提前把门看住,许出不许进;不少商店虽然开着门,但不再往货架上进货;全素斋餐馆到下午5时多就只剩下一种豆制品菜了;懋隆外宾服务部、东华门供销经理门市部、王府井家具店等于下午5时或5时半关门;云峰皮鞋店、北京照相机厂修理部等在下午6时也关了门。对上述情况,报纸都做了如实报道。
  这一天《经济日报》一版显著位置还刊发了由摄影记者李保国、王正桂拍摄的一张王府井夜景照片,说明是:“一到晚上8时以后,王府井大街店门紧闭,行人稀少。”从中可以看出,入夜后王府井街道两侧漆黑一片。
  《经济日报》的这组批评报道见报后,立即得到众多读者的共鸣和欢迎。
  
  上级斥责:事关全国财贸职工的工作安排和生活问题,宣传前为何不请示?
  改革和突破一些旧事物,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阻力。3月16日下午,报社编辑部接到上级领导机关国务院财贸小组主要领导同志的电话,指问这组报道是谁让发表的?事前为什么不请示?事关几百万财贸职工的工作和生活问题,你们解决得了吗?你们如此轻率地提出批评,如何收场……
  安岗总编辑接电话后,立即嘱我停止发稿。对上级的命令,我们只有服从。自3月17日起,《经济日报》有关让王府井大街亮起来的报道立即停止。读者不知出了何事,有的打电话询问:“这方面的报道以后还登不登?”半个月过去了,报纸始终保持缄默。
  对于这一组批评报道不仅报社的上级领导有意见,北京市商业部门的某些领导也有一大堆意见。一时间,对报社的批评意见铺天盖地而来:
  “八小时工作制是法定的劳动时间,为什么财贸职工要加班加点?”
  “不搞夜市,可以大大节省电力消耗,符合勤俭节约精神。”
  “不搞夜市,可减少一些青年的生活腐化行为,有利于培养第二代。”
  “不搞夜市,不给宵小提供活动场所,可减少偷窃案件,有利于治安。”……
  对这些似是而非的批评,我们无法作答,只能啼笑皆非地倾听。
  一天夜晚,本报北京记者站副站长李志贤悄悄告诉我:有人在调查主抓这个报道的张××是什么人,为什么给北京市添乱……?
  
  中央支持:总书记九个字的批示改天换地
  1984年初春,安岗总编辑和我商量,要我把有关情况直接反映到党中央。于是,由我执笔并署名的一份《内部情况》很快绕过了报社的领导机关,直接送进中南海。当时有同志劝我不要冒这个政治风险,我认为一个共产党员有权利直接向党中央总书记反映情况。
  令我没想到的是,这组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闻报道很快惊动了党中央,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看到我所写的材料,当即于3月24日批示给时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的段君毅同志:“可否从王府井先改起?”总书记的批示,力量无穷,对后来全国亮起来起了决定性作用。
  与此同时,邓小平同志这一时期对新创刊的《经济日报》表示出很大兴趣,其后不久,他亲笔为《经济日报》题写了报头,以示支持。
  陈云同志专门让他的秘书朱佳木同志给报社打来电话:“这张报纸办得不错,方向明确,敢于碰硬,面对实际,很有生气。”陈云同志明确表态:“王府井搞夜市,这个宣传抓得好。”
  曾任北京市委书记、常务副市长,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万里同志,也让他的秘书打电话给报社支持让王府井亮起来的报道。
  就在王府井大街亮起来稿件停发的当天(3月17日),曾任北京市第一常务副市长,时任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的张友渔同志在接见本报记者庹震、李洪波时指出,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商店关门过早给群众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他说:公私合营前,人们晚间在王府井大街要吃点啥、买点啥都还很便当。直到建国十周年前夕王府井大街的商店也通常在晚上9点以后关门,甚至更晚一些。二十多年过去了,首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市区人口增加多了,二是就业水平提高了,三是国际交往频繁了,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外国客人大量拥来,内地群众来首都办事、开会、旅游的也与日俱增。白天,国内群众要上班、开会、办事,海外来客要谈生意、赴宴会、会朋友、游山玩水,只有晚上才能抽点工夫来逛马路。因为商店关门早,往往要吃“闭门羹”。为什么群众批评我们有“官商”作风?“官商”就是商店机关化,人家上班你上班,人家下班你下班。白天拥挤不堪,晚上关门大吉,这合适吗?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