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艾佟 > 娘子香饽饽 >  上一页    下一页


  满儿往旁边一站,拉开他们的距离,点了点头。“小姐每日都要练字。”

  岑叔好奇的靠过来一看,赞道:“苏姑娘这一手行书真是漂亮。”

  满儿骄傲的扬起下巴。“这是当然,小姐最厉害了。”

  “这是……”伍丹阳询问的目光看向岑叔。

  “这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岑叔对苏以薇更佩服了,不但是个聪明的,还是个有学识的,真看不出是一个无父无母,只有一个哥哥在高老秀才的学堂读书的姑娘。

  虽然不爱读书,伍丹阳却也在岑叔用心的调教下懂书懂画懂字,看着字帖的眼神不禁多了一种敬意。岑叔也逼着他练过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可是最终他一个字也没记住,而这个丫头竟然……某人的目光太刺眼了,让他赶紧故作冷酷的收回视线。

  满儿歪着脑袋瓜打量着伍丹阳,心想着他是不是看不懂?

  “你看什么?”这颗圆嘟嘟像包子的丫头刚刚不是还怕他怕得要死吗?

  “没有。”满儿不自觉又往后退了好几步。

  “我进去瞧瞧。”伍丹阳起身转向厨房的方向。

  “等等……我只是想告诉伍公子,小姐不喜欢人家在旁边吵她。”满儿的声音最后几乎含在嘴里,虽然伍公子至今没有伤她们一根寒毛,可是他一个眼神杀过来,就让人恨不得缩得不见踪影。

  “本公子是那种多嘴的人吗?”伍丹阳不自觉放慢脚步,来到厨房的门口,看着厨房里面正在做糕点的身影,只觉得她专注的眼神说不出的动人,更感觉四周都因为她沉静下来,以致于张婶和陈闵兄弟问他是谁,他都没听见。

  终于忙完了,苏以薇伸了一个懒腰,脸上满是笑容,一想到五文钱可以变成二两银子,她岂能不开心呢?不过,她显然忘了乐极很容易生悲,转个身,竟看见那位凯子就站在厨房门口,惊吓得瞬间嘴巴大张,都可以塞进一颗鸡蛋了。

  原来她也有惊慌失措的时候,这意外的发现让他觉得很愉快。“好了吗?”

  回过神来,苏以薇先缓了一口气,这才道:“好了,请伍公子去前面候着。”

  伍丹阳的心情实在太好了,没有异议的马上转身去外面等候,可是当苏以薇将糕点递给他,索价二两银子时,他的笑容顿时冻僵。

  “这要二两银子?”他没有金钱概念,但并非不知米价,岑叔时时在耳边提醒,别说庆余的物价,就是整个大周的物价他都很清楚。

  “方才我就提醒过你馅料的食材很贵,你也说没关系啊。”她回得理直气壮。

  伍丹阳张口结舌,没错,他确实说没关系。

  “伍公子舍不得银子就算了,我也不是非卖伍公子不可。”

  “我没说不买。”伍丹阳转头看着岑叔。

  岑叔的脸色难看到极点,但仍是掏出银子付了。

  “伍公子若舍不得银子,下次记得请早。”接过银子后,苏以薇又道,口气带着挑衅。

  “笑话,我岂是那种舍不得银子的人?”

  为了证明自个儿不是那种小鼻子小眼睛的人,隔日,伍丹阳依旧故我的挑在此时过来,苏以薇虽然恨不得借着馅料昂贵为由狠狠敲他一笔,但也不敢常常如此,只是偶一为之。

  几次之后,两人自然混熟了,可是,苏以薇还是不喜欢他,没办法,一开始他就被她归类为流氓,而她不过是个平凡的小人物,没有宽阔的胸襟,难以用公平的眼光看待像他这种会欺压良善之人。

  每个月,苏以薇总会挑出一日带着满儿、李毅和陈闵兄弟去庆余城外的乞丐庄。

  乞丐庄,顾名思义,是乞丐聚集的庄子,不过,这已是两年前的模样。自从苏以薇遇见扒她荷包的李毅,认识生活在此的乞丐,便帮助他们养鸡养鸭、种植蔬果,教导他们上山采药材,后来还挑选了李毅和陈闵兄弟跟着她开了十面香,从此脱离那种没有盼望的日子,甚至还有余力收留遭遇洪水淹没家乡而流离至此的灾民。这儿的人早已不再四处行乞,但是依然将此地取名乞丐庄,无非要自己记住过去的苦日子,珍惜如今拥有的一切。

  马车一停,几个人跳下马车,乞丐庄大大小小就很有默契的涌上前,将马车里的米和棉布搬进院里。

  “小姐,怎么又送东西来了呢?”

  开口的是陈婆婆,她是乞丐庄的所有人,儿子、媳妇染上疫病早早死了,刚开始陈婆婆也凭着一技之长做绣活养育两个孙儿,可是没几年眼睛熬坏了,最后只能典当家里值钱的东西换银子,不过,坐吃山空,不到十岁的陈闵、陈新两兄弟只好四处行乞求温饱,也因此认识同样行乞无家可归的孩子,陈婆婆心疼这些孩子,便让孩子们都住到这儿,这儿就从三个人变成一个大家庭。

  “这是贵客买糕点多给的银子,你们也该做新衣服了。”虽然她想方设法为他们开源,不过一大家子的人,大部分都是孩子,吃饭的比做工的多,日子当然辛苦。

  满儿连忙用双手捂住嘴巴,免得控制不住笑出声,什么贵客买糕点多给银子,根本是小姐将伍公子当成冤大头敲诈。

  苏以薇悄悄瞪了她一眼,满儿赶紧转身背对着她。

  “少爷不是明年要上京赴考,小姐应该帮少爷多存一点盘缠。”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