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寄秋 > 一城主母 >  上一页    下一页
三十四


  “嘻!乖!你十七皇叔做人不厚道,十七皇婶给你送银子来,不哭不哭哟!呼呼!”她是好人,荣获好人排行榜榜首。

  听成清宁说自己厚道,叔侄俩有如被雷打中似的脸黑一半,这个坑人坑到没边的大奸商,没有好处的事她怎么会做?

  “十七皇婶,不用了,我不缺银子花用,而且我快回京了。”到时再向父皇哭穷,银子就到手了。

  “说什么傻话,银子哪有人嫌多的,你是干大事的,手边怎能没两个钱花花,有点耐心,快来了。”瞧她脑子动得多快,现成的倒霉鬼,看她一趟省下多少银两,也可抵他搬走的杂粮。

  “什么快来了?”皇甫寻傻了,心底生起不妙的预感。

  “再等一等,很快就……啊!来了。”真准时。

  “来了?”

  几乎不敢回头,感觉地面有些许震动的皇甫寻僵着颈子转身往后

  瞧,长长的一条车队缓缓驶近,前头的第一辆车跳下一位管事模样的中年男子,拿了一本厚厚的册子交到王妃手中。

  “十七皇婶,我该走了,不用送……”真的不用……他欲哭无泪。

  “我也不是来送你的,是交代你一件事,这里大概有一百二十七辆车,上面载满药材、香料、皮毛,正好大军回京,你就捎带它们入京。”瞧!多好的护卫队,都不用请镖师。

  “十七皇婶,你假公济私。”没人这么做,他带的是朝廷的兵,不是私兵,哪能夹带货物。

  成清宁眉笑眼笑的将货物单子塞到他手上。“我是呀,可你想说不吗?我让你十七皇叔揍你。”

  关门放狗……不,是放秦王,神色冷峻的男人如山一般,冷冷的往前一站,眼神锐利。

  威胁,十足的威胁,皇甫寻真的要哭了。“十七皇婶,父皇若怪罪下来,我扛不住呀!”

  “三成,贩卖所得我分你三成。”有利可图,杀头的生意人人抢着做。

  “三成?”好像……有转圜的余地。

  “小九,你可知这批货的利润有多高吗?”

  待成清宁说了个数字,他顿时咋舌的睁大眼。

  “十七皇婶,你发黑心财。”果然很奸诈。

  “你赚不赚?”一句话。

  “赚。”他二话不说。

  几十万两的暴利,不赚是傻子。

  成清宁笑得如春天的百花盛开,美不盛收。“你到了京城就交给我二哥哥,我已经去信让他准备药材铺子、香料铺子、毛皮成衣铺子,你大概三个月后就能分红。”

  顿了顿,她又道:“若是你有意继续合作,记得提早两个月给我

  来信,约半年后再派人来取货,皇子府有两千名府兵是吧?你派出一半即可,下次的出货量约两百五十辆马车。”

  她……她想钱想疯了,那么多药材、香料、毛皮卖得掉?万一他拿不到银子呢?岂不是白忙一场。

  事实证明他是多虑了,那一百多辆车抵达京城,不到一个月光景所有货品销售一空,还有人追着要货,又惊又喜得让他想再回西北拉货,狠狠地赚他一票。

  可惜收货要时间,有些药草种下去得等上几个月才能收成,还有的得上山去采挖,然后晾晒,皮毛的硝制和裁衣也要功夫。

  而且西北春天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猎户在这几个月少狩腊,因为是兽类的生育期,一宰杀了就没有小兽的出生,通常要入夏了才会大肆捕猎,因此这段期间的皮毛产量极少。

  “桓哥哥,我很能干是不是?”快夸我、快夸我,我为我们王府添进项了,很快王府的库房会堆满银子。

  瞧她两眼亮晶晶求称赞的神情,眼露温柔的皇甫桓不禁笑出声,“这会儿不冷了?”

  “冷什么冷,赚钱呐!我还要把西北变成天下三大粮仓之一,所出产的米粮不亚于江南。”她夸下豪语。

  也许她真的办得到,皇甫桓黑眸里闪着异彩。“宁儿真厉害,我快比不上你了。”

  “桓哥哥,夫妻是一体的,我的是你的,你的是我的,我们不分彼此,我是小树苗,靠着你这棵大树,你得护着我。”有他在身边,她感到无比安心。成清宁笑中有温情。

  “嗯!护着,我的王妃谁也动不得。”除非踩过他流尽的鲜血,他会护她到最后一刻。

  脸发着光,如圆月般娇媚,“桓哥哥你真好。”

  “还会更好,给我生个儿子吧!”让他做牛做马,再生个女儿来宠,百般娇惯,宠出跟她娘一样的娇气。

  闻言,娇颜上眉头皱了起来。“女儿不好吗?”其实也不是生儿子或女儿的问题,她还有很多事要做,现在怀孕生子太早。

  他摇头,“先生儿子教养起来,好巩固西北的势力,还有几波小势力尚未为我所用,想要在西北称王,不能有任何扯后腿的人……”

  送走九皇子,接下来便去集市那儿看看了。

  集市大抵已规划完成,只要有银子就不愁没人来干活,几百亩的空地共设约七百个摊位,另有马车专用、牛车专用、驴车专用的停车场。

  平沙城的土地太便宜了,她只花了九百两就买下一千两百亩的地,比预设的大,所以成清宁让人凿了十口水井,以供摊贩使用,洗碗、洗菜什么的不用走远路挑水。

  另外挖了三十多亩的池塘做蓄水池,以防有火灾,毕竟有些摊贩做的是吃食,需要用到火,屋顶是茅草,若是一个不小心烧起来,整个集市都遭殃,有个水池好救火以防万一。

  还在盖的是客商会馆,用的是红砖石瓦,楼高三层,一百多间客房,另有独栋小院,分别给不同阶层的客商落脚。

  “桓哥哥你瞧,以后百姓摆摊就不用躲雨了,也不怕半碗吃食半碗沙了。”好似来到现代的传统市场,一个挨着一个的摊位整齐排列,各人有各人的摊位不必抢,先到先得。

  半碗吃食半碗沙是平沙城的俚语,意指风沙太大了,若端着碗在屋子外头吃,很快的碗内会淹满一层沙。

  看着屋顶相连的集市,皇甫桓大为惊奇,“嗯,的确便民,不怕大热天有人晒晕。”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